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科书里读不到的趣历史(原来你是这样的魏晋名士)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陈甲取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魏晋时期,始自曹魏,终于东晋,绵延两百年。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魏晋时期仅仅占据了甚为短暂的一个阶段,可是,这甚短的一段历史中,却又饱含着满满的不同寻常的底蕴,既不同于汉代的厚重大气、唐代的雍容富丽,也不同于宋代的拙朴雅致,更不同于明清的盛世黄昏,而是一段民族分裂、政局动荡、战乱频仍、黑暗血腥的乱世史。

陈甲取著的《教科书里读不到的趣历史(原来你是这样的魏晋名士)》用谐趣幽默、无厘头的文字,勾勒出立体、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

精心的原创作品,非常有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丰满、传神的历史故事,看了就停不下来,你可千万不要错过!

内容推荐

陈甲取著的《教科书里读不到的趣历史(原来你是这样的魏晋名士)》用风趣的语言,围绕《晋史》《世说新语》等正史或非正史,将散布于历史角落的魏晋名士的逸闻趣事汇成专属一册,将魏晋名士的放浪形骸、饮酒享乐,或者不为名教所拘的自由散漫、物我两忘,其内在的才情、容貌、品质、风神用现代的语言展示出来。让大众读者轻松读懂这些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

目录

引章 建安名士

 孔融:乱世“大V”,死于嘴贱

 祢衡:刺头十年,只欠一死

 陈琳:“讲职操”的好员工

 阮踽:温柔劝降,檄文也可绕指柔

 崔琰:曹操为我捉过刀

第一章 曹魏三公

 钟繇:是重臣,是书祖,不是盗墓贼

 华歆:世人误读我,清者自然清

 王朗:配角的配角也能光彩照人

第二章 正始名士

 何曼:天生靓颜,教我怎能不自恋

 王弼:玄学大神,却玩转不了官场

 夏侯玄:将耍酷进行到死

第三章 竹林七贤

 嵇康:官迷,哥要跟你绝交

 阮籍:哥不是疯子,只是寂寞

 山涛:是竹林大哥,也是官场达人

 向秀:世界虽大,你能向哪儿秀

 刘伶:矮穷矬酒鬼,一样扬名立万

 王戎:吝啬是吝啬者的通行证

 阮成:与猪共饮,恃才放旷

第四章 金谷众友

 石崇:独富乐不如众富乐

 左思:虽然我很丑,但我才高八斗

 刘琨:胡笳能退敌,阻挡不了英雄末路

第五章 琅琊王氏

 王祥:当得了孝子,当不了重臣

 王览:我爱我妈,我更爱我哥

 王敦:我很土,但我会打鼓

 王导:非完美职场偶像

 王恬:傲娇不是我的错,谁让老爸不爱我

 王羲之:相亲是门技术活

 王徼之: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我

 王献之:玩的就是文艺范儿

 王珣:虽有拆婚之仇,抵不过名士道义

 王珉:Hold住哥哥,Hold不住岳父

第六章 陈郡谢氏

 谢鲲:砸掉门牙算个啥

 谢尚:谁说“伪娘”不能有颗汉子心

 谢奕:说我脾气暴?得看是对谁!

 谢安:为“淡定”代言

 谢万:“龙兄”罩我去战斗

 谢玄:上马传奇名将,下马风流名士

 谢混:御用猪头肉,敌不过皇家杀猪刀

 谢晦:既为心头好,亦是眼中刺

第七章 谯国桓氏

 桓范: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桓彝:生为家族,死为家族

 桓温:糙骨柔肠

 桓冲:爱洗澡,不爱穿新衣服

 桓玄:坐塌龙椅,不是体重而是德厚

 桓伊:剑胆琴心,就是这么潇洒

第八章 颍川庾氏

 庾敳:谁说胖子不能是男神

 庾亮:纵横朝堂靠什么?俊脸

 庾翼:书圣面前服软,岳母面前丢脸

第九章 太原王氏

 王湛:不怕当宅男,就怕没人点赞

 王济:恃帅妄为,不一样的美男子

 王述:跟鸡蛋死磕,活出真我

 王坦之:标准软蛋,还是智勇双全

 王国宝:混迹于玉树丛中的芦苇

 王忱:惊世骇俗,专治各种不服

 王恭:外表是帅哥,内心住猛男

第十章 陈郡殷氏

 殷羡:想让我当邮差?没门!

 殷浩:咄咄怪事!咄咄怪事!

 殷仲堪:是重臣孝子,不是好领导

第十一章 泰山羊氏

 羊祜:行走江湖,靠的是以德服人

 羊绣:背靠皇帝,恃宠任性

 羊曼:早来的客人有大餐,晚来的客人吃剩饭

 羊孚:你虽富贵逼人,奈何我才气熏天

第十二章 河东裴氏

 裴秀:不以做官为主业,也能流芳百世

 裴遐:想入岳父的法眼,先学岳父的长处

第十三章 高平郗氏

 郗鉴:耐得住清贫,受得了冷眼

 郗愔:你爹不如我爹,你儿不如我儿

 郗超:尽孝老爸,孝心另类

第十四章 吴郡顾氏

 顾荣:送人一盘烤肉,获报一路平安

 顾恺之:不是真痴,只是装傻

第十五章 吴郡陆氏

 陆机:口才秀个性,情商是硬伤

 陆云:爱笑成癖的名士

第十六章 陈留阮氏

 阮孚:怪诞好酒,越名教而任自然

第十七章 河东卫氏

 卫璀:一生谨慎,死因进谏

第十八章 陈郡袁氏

 袁宏:耍小聪明能铺官路,也能挖坑

第十九章 浔阳陶氏

 陶侃:节俭不是抠门,是远见

第二十章 男色当道

 潘安:当年曾为美男狂

 卫玠:被活活“看死”的美男子

 裴楷:当美男不抢眼,积善德才过瘾

 王衍: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去拼才华

 王漾: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慕容冲:我是龙,不是凤

 赫连勃勃:天使的外貌,魔鬼的内心

第二十一章 乱世红颜

 钟琰:难得一见的奇女子

 贾南风:丑女昏后

 羊献容:皇后当自强

 谢道韫:生为女儿身,长就男儿心

第二十二章 魏晋名流

 管宁:请我做官?我就是不去!

 刘毅:有我在,皇帝也别想胡来

 钟会:投机的腹黑粉和野心家

 孙楚:让我再为你学一声驴鸣

 周顗:谦谦君子,任性率直

 石勒:屌丝逆袭,奴隶成皇帝

 郭璞:算卦!算卦!

 温峤:为别^做媒,当自己的月老

 刘恢:成也狂傲,败也狂傲

 郝隆:不拍砖,毋宁死

 孙绰:蹭死人名气,挨活人白眼

 支道林:虽然长得丑,我是清谈高手

 荀羡:逃婚的驸马爷

 罗友:吃货的世界你不懂

试读章节

孔融:乱世“大V,死于嘴贱

汉末魏晋堪称历史上最为另类的朝代,崇尚个性自由,追求洒脱放旷,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行为放浪不羁,而且时兴搞辩论赛,侃大山扯皮,谁的嘴皮子最溜谁就是天皇巨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造就了大明星孔融的悲剧人生,在让人同情的同时也不乏争议。

孔融,在今天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让梨的轶事。作为中华民族尊长的模范,“孔融让梨”被编入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用来教导儿童“学习孔融好榜样”,可算是当时感动中国的一大人物。孔融的来头不小,他是孔圣人的第二十世孙,善于演讲辩论,还是汉末著名作家团体“建安七子”的首席代言人,更是当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意见领袖。

很多习惯是自小就有的,比如说脾气、性格,孔融从小就有着浑不懔的性格。孔融十来岁的时候,跟着老爸去京城雒阳(今河南洛阳)见世面。

东汉名士“八俊”之首的李膺名高望重,家中经常高朋满座。孔融慕名前去拜访,对看门人说:“我是你们老爷世交朋友家的孩子。”看门人一听关系还挺亲近,不敢怠慢,通报过后就让他进门了。李膺一看来客是个小孩,就好奇地问他:“小朋友,你跟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说:“你看,我的祖先孔子先生是您的祖先老子李耳先生的学生。以此类推,我们当然是世交呀!”李膺啧啧称奇,在座的众人也是一致夸赞,小神童的呼声不绝于耳。

太中大夫陈韪不满小屁孩出风头,酸溜溜地来了句:“别看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未必会有出息哟!”孔融哪吃过这瘪,当即白眼一翻回击说:“据此说来,想必陈先生小时候肯定聪明绝顶喽!”一句话把陈韪闹了个大红脸,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李膺开怀大笑,拊掌夸奖说:“好!好!好!小乖乖,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尽管从这事能看出孔融的确有辩才,但没有大智慧作为后盾、图逞口舌之利的“最佳辩手”,除了会得罪人树敌外,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长大后,孔融非但没改掉这毛病,嘴巴反而越发毒辣犀利,周身充满着要给这个世界一点颜色瞧瞧的负能量。作为闻名天下的公众人物,孔融酷爱发表一些引人瞩目的先锋言论,也因其能说敢说,拥有粉丝无数。

汉献帝上台后,孔融陆续担任过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等职,在任期间,除了搞出几个形象工程装点门面外,也没见他干出什么政绩,倒是热衷于担当意见领袖,整了个文学沙龙,聚了一大帮人整天说东道西,净忙着喝酒、侃大山了,把从政这么严肃的事情搞得如同儿戏。不仅如此,孔融还喊出了响亮的口号:“不惊世骇俗毋宁死!”嬉皮士范儿十足。

当时的实权人物是曹操,我行我素的孔融看不上他,逮住机会就讥讽他几句。孔融挺会找碴儿,那时酒风盛行,用于酿酒的粮食供不应求,曹操就下了禁酒令。孔融向来无酒不欢,不让喝酒还不如让他去死,因此他大为不满,就写了篇反对禁酒的文章公开发表:“如果酒能把国家搞乱,那么商纣王因为美女把国家都丢了,女人不是更祸害?现在为啥只禁酒,你曹先生干脆把结婚与生育也给禁了得了!”引得网友纷纷点赞,跟帖无数。(P2-3)

序言

行走在魏晋的星空下

丙申年,八月,北京,雨后,时值午夜。窗外万籁俱寂,偶有啾唧虫鸣,一个人静坐桌前,在台灯的光影中将思绪放飞,任其逐渐铺陈开去。

这几年,一直是一个人在离家乡颇远的外地漂泊不定着。在不断地往前行进中,工作与生活不觉已将个人时间占据大半,少有闲暇思考,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似成奢望,只是对历史的喜好已深入髓,始终未曾改变过。

犹记得,曾在历史课上读到魏晋,心甚向往之,只可惜课本对魏晋时代惜墨如金,那些闪耀着洒脱风姿和个性魅力的人物,只是半隐半露在历史事件的片段中,并未展露出完整的真颜。

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魏晋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时代。许多年前,经常会有人问我,何谓魏晋风度?对于我所理解的魏晋,真正谈起来,也能信口数出为数不少的魏晋名士,甚至对他们的趣闻逸事也能津津乐道。但是等到真正沉下心来翻阅史书,透过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再看魏晋人物,方觉汗颜,甚至于无地自容。就对魏晋风度的理解之深度而言,我之所知所闻实在粗陋浅薄。

细究之,魏晋时期,始自曹魏,终于东晋,绵延两百年。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魏晋时期仅仅占据了甚为短暂的一个阶段,可是,这甚短的一段历史中,却又饱含着满满的不同寻常的底蕴,既不同于汉代的厚重大气、唐代的雍容富丽,也不同于宋代的拙朴雅致,更不同于明清的盛世黄昏,而是一段民族分裂、政局动荡、战乱频仍、黑暗血腥的乱世史。

诚如宗白华所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就魏晋而言,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那个时代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孕育造就出了名士非同一般的独特人格精神。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无数个风云人物如大浪淘沙般来了又去,各领风骚一时却又转瞬即被淡忘者,未知凡几。此即历史规律使然,纵是遗憾却也无法阻挡。

幸运的是,诸如《晋史》《世说新语》等正史或非正史,将当时诸多魏晋名流的言行一一记录下来,留予后世好之者,使其不至于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了无痕迹。从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到中朝俊彦王衍、庾亮,到江左领袖王导、谢安;从书法通神钟繇、王羲之,剑胆琴心桓伊,到画痴皆绝顾恺之;从一世枭雄王敦、桓温,到“腹黑青年”钟会、王国宝;从绝世美男潘安、卫玠,到巾帼英杰钟琰、谢道韫……

这长长一串堪称伟大的魏晋名士,犹如点点繁星,共同照亮了魏晋时期那片黯淡的夜空,也引发了后人对那个星光灿烂的时代无尽的遐想与思考,让人为之目眩魂夺、神超形越。他们遁世、远人,他们尚通脱、爱自由,他们蔑礼法、轻名教,他们谈玄论道、舌灿莲花,他们超然物外、自在淡泊,他们借酒浇愁、痴迷山水,他们掩面涕泣、长歌当哭,他们仰天大笑、混舞于市,他们拂袖行翩跹、风流孤自赏,他们沉湎书画艺术、寄情胡琴笙箫,他们看淡功名富贵、勘破毁誉生死,他们向往逍遥恣意行事、追求随情任性而为,他们习惯于听从内心的感召、遵从灵魂的呼唤。放荡恣睢也好,凄清冷峭也罢,但是,他们绝非市井无赖、名门败类或愚钝顽徒,更不是教坏青年、吓跑幼儿的怪蜀黍,而是有着深厚文化功底和艺术细胞的真豪杰,鲁迅先生也对他们青眼有加,还专门做了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探究其言其行。

可以说,热衷于魏晋风度的人们,其出发点并非是钦羡魏晋名士的放浪形骸、饮酒享乐,或者不为名教所拘的自由散漫、物我两忘,而是被其内在的才情、容貌、品质、风神所吸引与感召。

将散布于历史角落的魏晋名士汇成专属一册,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只是难尽如人意者在于,虽有心将难以计数的魏晋名士一一介绍,奈何力有未逮,只能挑出寥寥百余人聊以简介。当然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魏晋名士在各人眼中,自然千人千面,亦有诸般不同形象呈现。于我而言,只是尽己所能用笔墨将我眼中的名士描画出来,我手写我眼寄我心,以飨读者罢了。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真吾辈心声也!

记忆已经模糊氤氲,在短暂的恍惚之中,一个个魏晋名士穿越千年的历史画卷,从那个铁血不羁的年代中微笑着施施然走来。

陈甲取于北京

后记

此书可算是《那些特立独行的历史人物》的孪生兄弟,因此,后记也可说是书接上文了。

先说几句闲话吧!魏晋历史是什么样子的?魏晋历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有人再拿诸如此类的问题问我,我想我会是茫然的,或许答非所问来一句“凤山的早晨,空气真清新啊!”也未可知,原因大概在于写就了太多历史人物,反而变得看不到人物的本心了。但是,清醒可知的一点是,我所能回答的、所要回答的,答案或许早就散落在书中一个个人物身上了。

本书所刻画的魏晋人物,仅仅只是一个个肉体早已化作飞灰,精神却长存世间的名士,无论怎么说,留下的只是史册里的名字罢了。历史只是历史,今月曾经照古人,而历史能不能使今人得“鉴”,真的尚未可知,大约是因人而异吧!

许多人看魏晋历史,为风流名士潇洒做派所吸引,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魏晋名士的角色中去,在游戏人生中体验一把主角的快感,可以放纵恣肆,可以洒脱任意,可以呼风揽月,万般自在皆由我心。只是游戏终归只是游戏,短暂的畅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还是要在当头棒喝中猛醒,回归到循规蹈矩的平淡生活中来。而这,正是社会进步的意义。

按照惯例,要对这本书的内容略作介绍了。概括说来,本书秉持以史实为依据的原则,以家族结合时代的方式分类,记录了曹魏三公、竹林七贤等时代宠儿,以及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十余个大家士族的风流名士。文章以人物为中心,以史实为铺垫,以谐趣谈史、调侃魏晋世家大族名流为宗旨,行文力求诙谐、好玩,试图用幽默搞笑的笔锋简要勾勒出魏晋名流的趣言囿行糗事,争取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能有所感慨与领悟。

无奈之处在于,限于才力、识见、文笔等,文中疏漏、偏颇乃至谬误之处,概当在所难免,但请读者朋友们担待。书稿将版,心实惶恐。

还是要感谢我们生长的这个年代,让我们还有梦想可以追逐,还有心思、还有时间、还有精力去写一些幽默历史去逗乐子。当然了,历史只不过是历史,我们需要着眼的,应当是未来……

最后,祝女儿诺都整一岁半快乐!

陈甲取于萧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