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比尔·盖茨传记(热衷于慈善事业的电脑天才)/小学生必读的名人传记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比尔·盖茨是热衷于慈善事业的电脑天才。郭冬杉编的这本《比尔·盖茨传记(热衷于慈善事业的电脑天才)》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学生们讲述了这个电脑天才从出生到退休的传奇故事。全书共分十一章,包括:盖茨的童年、中学时光、与计算机结缘、哈佛的学生时光、退出哈佛、微软的创办与发展、软件帝国等。是小学生必读的名人传记之一。

内容推荐

比尔·盖茨曾经和我们一样一文不名,但因为一次成功的退学而抓住了身边的机遇,成就了全球首富的传奇。郭冬杉编的这本《比尔·盖茨传记(热衷于慈善事业的电脑天才)》较详尽地向读者讲述了这个辍学的电脑天才从出生到退休的故事,去掉伟人身上的层层光环,再现创造神话的巨人拥有怎样的天赋才华和特质魅力,为您展现巨人背后的世界,探寻一个真实的比尔·盖茨。阅读本书能帮助小学生了解比尔·盖茨的经历、品质和成就,总结其人生经验,得出自己的体会,并通过阅读,学习写作,将好的情节和语言用到作文中去。

目录

10分钟了解比尔·盖茨

第一章 盖茨的童年

 第一节 盖茨的出生

 第二节 特立独行

 第三节 爱好读书

 第四节 图书管理员

第二章 中学时光

 第一节 数学天才

 第二节 结识艾伦

第三章 与计算机结缘

 第一节 编写软件

 第二节 爱上计算机

 第三节 第一次做生意

 第四节 建立交通数据公司

第四章 哈佛的学生时光

 第一节 良好的校园氛围

 第二节 差点成了数学家

 第三节 竞争精神

第五章 退出哈佛

 第一节 沉迷于计算机编程

 第二节 计算机革命

 第三节 辍学哈佛

第六章 微软的创办与发展

 第一节 微软起步

 第二节 招兵买马

 第三节 微软的广阔前景

 第四节 移军西雅图

 第五节 与IBM合作

第七章 软件帝国

 第一节 全力作战

 第二节 建立行业标准

 第三节 招揽西蒙尼

第八章 遭遇阻击

 第一节 第一次落了下风

 第二节 金泡沫软件

 第三节 脱离IBM

 第四节 与苹果公司交恶

第九章 全球时代

 第一节 微软文化

 第二节 微软上市

 第三节 放眼全球

 第四节 关注中国

第十章 巨人也平凡

 第一节 低调做人

 第二节 离开微软

 第三节 平凡生活

第十一章 乐善好施

 第一节 健康比赚钱重要

 第二节 用钱节制

 第三节 投身于慈善事业

名人年谱

试读章节

虽然比尔·盖茨经常会不惜重金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市场,但在私人的金钱花费上,比尔·盖茨却非常节制。同所有企业家一样,比尔·盖茨也在进行分散风险的投资,他除了拥有股票与债券外,还进行房地产投资以及其他行业投资。虽然他是个经营天才,但是他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财更胜一筹。他聘请了一位“金管家”——小他10多岁的劳森来管理自己5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以及相关的慈善基金会的资金。

比尔·盖茨非常讨厌那些喜欢摆阔的人。他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过分享受,你将不能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而我希望过普通人的生活。”

众所周知,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的个人净资产已经超过美国40%最穷人口的所有房产,退休金及投资的财富总值。简单地说,他6个月的资产就可以增加160亿美元,相当于每秒有2500美元的进账。然而,比尔·盖茨的节俭意识和节俭精神比他的财富更令人惊诧。

从微软创业时起,比尔·盖茨就非常注重节俭。一次,兼任微软总裁的韦兰德将自己的办公室装饰得非常气派,比尔·盖茨看到后非常生气,认为韦兰德把钱花在这上面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对韦兰德说,微软还处在创业时期,如果形成这种浪费的风气,不利于微软的进一步发展。

即使在微软开始成为业界营业额最高的公司时,比尔·盖茨的这种作风也没有改变过。1987年,比尔·盖茨与女友在一家饭店约会,助理为他在该饭店订了一间非常豪华的房间。比尔·盖茨一进门便惊呆了,一间大卧室、两间休息室、一间厨房,还有一间特大的、用于接见客人的会客厅。比尔·盖茨气急了,禁不住骂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干的好事?”

比尔·盖茨与妻子虽然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们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比尔·盖茨甚至公开表示:“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做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比尔·盖茨从不会给孩子们一笔很可观的钱,他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一分钱让孩子去挥霍。当小儿子罗瑞还不会花钱,但女儿珍妮佛已经可以拿着一些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比尔·盖茨有自己的说法,他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在生活中,比尔·盖茨从来不用钱摆阔。一位曾到过比尔·盖茨住所的人惊讶地发现,他的房间中不仅没有电视机,甚至连必要的生活家具都没有。比尔·盖茨在生活中遵循他的那句话:“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成难咽。”

一次,他与一位朋友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那次,他们迟到了几分钟,以致没有停车位可以容纳他们的汽车。于是他的朋友建议将车停放在饭店的贵客车位。但比尔·盖茨不同意,原因非常简单,贵客车位需要多付12美元。虽然他的朋友说:“钱可以由我来付。”但是比尔’盖茨还是不同意,他认为那是超值收费。

比尔·盖茨几乎很少回家吃午餐,通常他会在公司以汉堡包当午餐,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有时由于工作上的需要,他才不得不光顾一些高级餐厅。

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有,作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除了公务旅行坐经济舱外,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请人吃饭只点汉堡包。这似乎和他的富翁身份十分不配。

但是他却对此乐此不疲。平日里,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会议,比尔·盖茨会选择便裤、开领衫,以及他喜欢的运动鞋。有时他还会光顾一些很有异国情调的小商店,“淘”一些异国的特色商品。他的生活信条是:“一个人只有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比尔·盖茨还把这个节俭的传统带到了微软。在微软,人们运用金钱更是精打细算、锱铢必较,花钱一定讲究实效。

今天的微软尽管已是一个雇用11万多人的公司,还是一直保持着刚创业时的样子,一直维持“创业维艰”的心态。微软的员工都非常懂得节俭,因此一些人称这是微软的“饥饿哲学”。比尔·盖茨告诉他的员工:“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是我们的血汗钱,所以不应该乱花,应花在刀刃上。”

在微软,没有主管特别保留停车位或休息室,没有员工有秘书或私人助理,每个人读自己的电子邮件,接听自己的电话,写自己的备忘录。如果一个工作需要用5个人,微软只会指派4个人,因此,这些人就会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做最重要的工作。

单从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可以拿出五分之一的财富来进行研发。自1990年以来,微软公司在研发上投入了326亿美元的资金,超过其他最大的5家软件厂商的总和。

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人的张亚勤认为,微软投资研究院是做战略投资,就像公司买了保险。实际上,研究院起着“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院不仅仅能推动产品研发,还是新产品的孵化器。比如Windows CE的概念,就是1994年研究院首先提出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最初成立时,微软总部曾许诺,6年内投资8000万美元。实际上4年时间内,投资就已经超过8000万美元了。

P141-143

序言

10分钟了解比尔·盖茨

名人简介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的西雅图,软件工程师、慈善家,世界一流企业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也是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他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悉数捐到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福布斯》杂志2009年3月12日公布全球富豪排名,比尔·盖茨以400亿美元资产重登榜首。

生活背景

比尔·盖茨,1955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他的父亲是一个热爱运动、不善交谈的人,退伍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律师。他身上艰苦奋斗的优点明显地被比尔-盖茨继承。比尔·盖茨的母亲可以说是名门闺秀,但她低调而朴实,她的良好教养也熏陶了比尔·盖茨。比尔·盖茨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比尔·盖茨出生的时候,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已经制造出来,到他上初中的时候,计算机逐步从军用转向民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正初露曙光。随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与研究机构开始关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但是,人们当时更多的是注重开发硬件,只有比尔·盖茨真正看出了软件的巨大价值。

成就与贡献

开发微软系统

今日我们能方便地使用电脑,离不开比尔·盖茨的汗马功劳。他领导的微软公司开发出了一系列不可或缺的软件,使得电脑能够方便地进入千家万户。许多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等,都是微软公司开发出来的。Windows 95、Windows 97、Windows XP以及很多让电脑越来越实用的软件系统,都要归功于比尔·盖茨及其公司。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离不开比尔·盖茨。

慷慨的捐助者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他没有将这些钱用于挥霍享受,而是投身于慈善事业。盖茨从微软退出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捐出580亿美元身家,投身于慈善事业。盖茨“裸捐”的决定让世界震惊,也让世界富豪开始重新审视财富的价值。盖茨表示:“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巨大责任,现在是把这些资源回报给社会的时候了,而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是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

更让人崇敬的是,比尔·盖茨在宣布捐出全部资产做慈善之前已用长达7年的时间,投入超过300亿美元(占他资产的一半以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慈善事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他的影响下,全球第二富豪巴菲特也宣布将其85%的财产——370亿美元,投给盖茨的基金会做慈善事业。仅2005年,盖茨夫妇就捐出60亿美元,刷新人类史上捐款的纪录,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开销不相上下。其中大部分善款用于预防和治疗危害人类的疾病以及帮助贫穷地区提升教育水平。

地位与影响

就财富来说,比尔·盖茨多年蝉联世界首富宝座,说他富可敌国毫不夸张。财富为他聚集了世界的目光,但他赢得世界的尊重并不仅仅是因为财富,而是他的奋斗精神与平民特质,以及他的慷慨好施。

“我对比尔特别敬仰,不是因为他的技术,不是因为他的财富,也不是他的战略商业头脑,而是他这么成功还能够做到如此谦虚,有这样的胸怀,对世界上用户的福利抱着这么大的一股期望,我觉得看到一个很伟大的人,这是我比较感动的地方。”李开复博士这样说道。

动人事迹

谦虚优雅

微软公司的程序员埃勒在工作中发现公司的一个语言软件中的着色功能有问题,他花费了一些工夫把问题处理好。然后,他兴冲冲地去找比尔·盖茨。

“盖茨先生,我发现了一处设计错误。”

比尔·盖茨很感兴趣,他微笑着问:“错在什么地方?”

埃勒激动地回答:“你看看,错误竟然在这里,真不知道是哪个没脑子的混蛋设计的这个程序。”

比尔·盖茨又问:“你把问题处理好了吗?”

“处理好了。”

比尔·盖茨脸上依然闪烁着优雅而迷人的微笑,他赞赏地对埃勒说:“你做得很棒。”

后来,埃勒惊讶地发现那个设计错误程序的“没脑子的混蛋”就是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的“机会”观

《机会》杂志的记者采访比尔·盖茨时,列出的采访提纲全是与“机会”有关的提问:一、你是怎么想到不等大学毕业就抓住“机会”离校创办微软的?二、你对这个发展机会有多大把握?可有什么条件来判断它就是“机会”?三、关于“机会”对人生、对事业的影响,你怎么看?……《机会》的记者就是要逼比尔·盖茨多说一些有关“机会”的内容。

比尔·盖茨打开采访提纲就笑了。他说:“根据你的提问,我谈三点。第一,当我母亲病逝时,我深感对母亲的孝顺是不能等待的;第二,我认为在爱情上也不能等待,只要你真的爱她,就不要迟疑,直接向她求爱,不然她就属于别人了;第三,就是企业要回报社会,不能等待,如慈善事业。只要你认可这是很重要的,也不要等待。投身于慈善事业是我的理想和追求。”

记者吃惊地发现:他所要的“机会”二字,在比尔·盖茨嘴里始终没有出现。

俭朴本色  有一次,比尔·盖茨到我国台湾地区去演讲,他下飞机后就让随从去下榻的宾馆订了一个价格便宜的标准间。很多人得知此事后,大惑不解。在比尔·盖茨的演讲会上,有人当面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您已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了,为什么要订标准间呢?为什么不住总统套房呢?”

比尔·盖茨回答道:“虽然我明天才离开台湾,今天还要在宾馆里过夜,但我的约会已经排满了,真正能在宾馆的这间房间里所待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又何必浪费钱去订总统套房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