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东坡(古代中国最潇洒的文豪人生)/读鉴小说轩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宁业高//宁耘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宁业高、宁耘著的《苏东坡(古代中国最潇洒的文豪人生)》展现了苏东坡在逆境之下的心境与情怀,比较集中在他的感情生活的角度,折射当时宫廷、文坛的的波动走势,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突出了苏东坡坦荡磊落的文豪情怀与独特个性,揭示了潜隐苏东坡之所以成为万古景仰的不世大才后面的社会人文逻辑。这对读者认知历史、人之社会、人之人性是有很大启迪意义的。

内容推荐

宁业高、宁耘著的《苏东坡(古代中国最潇洒的文豪人生)》叙述了竹杖芒鞋,雪泥鸿爪,旷行天下,得美神王弗,“幕后听言”传佳话,短松三万摇明月,年年肠断煞。黑云翻墨,祸起乌台诗案,连遭贬发。闰之温存,保谪仙仙翼无折:牛衣古柳酒困,衣襟染枣花,西湖西子无晴雨,狂夫要把天狼杀,乱石穿空,婵娟千里,萍碎一池泪花。枯木怪石满素笺,帘外瘦竹轻夸,乌墨狂卷,诗文滔滔漫无涯。豪气干云,啸月遏日,潇洒旷达。踽踽南行,蹉跎困苦,幸有朝云娇娃,不合时宜满肚皮,暮雨倍思卿家。气卷千秋一东坡,豪放绝冠华夏!

目录

第一章 仁宗从谏立皇储 赵曙登极用名士

第二章 夫人命归黄泉路 小姨身入苏家门

第三章 王安石立朝变法 苏子瞻执疏论政

第四章 初上书皇帝动意 屡抗言执政滋怒

第五章 受诬劾出判丽都 缘同胞伴行颍川

第六章 悴杭州郡民颂德 游西湖情女献曲

第七章 通守判艺妓出籍 夫人聘少女入侍

第八章 门吏进献流民图 宰相出知江宁府

第九章 奏章为赈济灾民 赋词因缅怀亲人

第一○章 移官巧娶范氏女 守职奋保徐州城

第十一章 衔诏令南下湖州 遭弹劾北上乌台

第十二章 诸御史藏奸逼供 众大臣冒罪疏救

第十三章 送鲊台狱传遗书 问疾后宫讲故事

第十四章 死里逃生谪黄州 黔驴技穷别计谋

第十五章 渔善友难中无忧 纳美妾祸后有喜

第十六章 谪臣无端被谣诼 天子有意用人才

第十七章 庐山题诗遇狂僧 金陵系舟晤名相

第十八章 羁旅失子暗弹泪 归耕安家初开颜

第十九章 君实荐举起登州 太后庇荫归朝廷

第二○章 议政力驳司马光 题诗漫和王安石

第二一章 灵堂前戏言结怨 便殿内垂泪聆训

第二二章 善属对折服辽使 畏攻伐再莅杭州

第二三章 因问对名妓削发 缘奸情淫僧斩首

第二四章 承皇恩复人翰林 避党祸旋出颍川

第二五章 察民瘼请免积欠 除民害判罢花会

第二六章 宣仁升遐政骤变 侍郎抗言职即落

第二七章 熙丰党再逞淫威 元祜臣尽驱流放

第二八章 谪惠州故友反目 流岭南美妾疾亡

第二九章 小诗吟闲传岭北 老躯投荒浮海南

第三○章 一哀中宫云初散 九死南荒人终归

尾声 一代巨擘一时陨 千古大才千秋名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仁宗从谏立皇储 赵曙登极用名士

赵云崧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话至理,诚然信然。中国数千年文化孕育出了无数俊秀雄杰,一代有一代的才人,各朝有各朝的明星。北宋中期,眉山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皆以文章名世,时人称为“三苏”。有民谣云:“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这是极言眉山集天地精气草木灵秀而孕育出这盖世俊杰苏氏父子——老苏、大苏与小苏。

苏氏文章擅天下,“大苏”尤殊。神宗皇帝尝读其文,竟致废寝忘食,赞不绝口:“奇才,奇才,真乃奇才也!”有人将苏轼方比李白,神宗道:“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此仅就才学而论,且其生平之曲折自孔圣人不比,情趣之丰富当屈大夫莫至,性格之刚正则靖节先生不及,人品之伟大似诗圣杜甫难至,交谊之深广不短刘皇叔之度,智慧之聪睿不亚蜀丞相之衡,审事之理性可与大唐名相魏征齐座,办案之明断可与一代青天包拯同堂……诗、词、文、赋、书法,皆可圣称,骑猎、制作、酿造、鉴物、工程设计……均能神话。

欲知苏轼人事,《苏东坡》自有表述,读后便明梗概。苏轼生平事迹,遍闻闾里,妇孺皆知,岂敢任意编排?《苏东坡》以正史为骨干,务求确凿。虽杂之稗史、笔记、小说所辑轶闻和民间传说,亦均加以勘核辨正。纵使故事奇特,绝非臆造;情节神异,亦未虚妄。仿若苏轼绘墨竹,拔地而起,株株皆有来历可寻。既别章目,少不得剪裁取舍,谓之小说,免不了铺张渲染,倘若见些枝叶虚构,然终不害史实骨架,毋更于人物形貌。《苏东坡》希冀让史家见史,说客见事,诗人见诗,资老者鉴史事,裨少年识古贤。只缘作者识局浅薄,敷陈罔既,笔舌难周。但愿专家学者、才人贤士不吝赐教,自然不胜感激。

却说阅览中国史书,方至唐季,一片兵戈扰攘,烟尘弥漫的景象便扑面而来。这个时候,李唐运祚已尽,皇室衰微,王纲不振,政权旁落,天下纷乱。凭他何等人儿,都见势窥局,伺机跃动冲突起来,彼此争夺,相互角逐,雄长一时一地,竞而抢龙椅,做帝王,占山头,称土皇,把个好端端的一统九州,扯得支离破碎,践得千疮百孔,做成了所谓梁、唐、晋、汉、周、吴、吴越、南唐、闽、楚、荆南、前蜀、后蜀、南汉、北汉这五代十国的局面来。大约六十年间,天闭地倾,兵燹连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再往后看,赫然跃出一桩事体,令人触目惊心。众所周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用人心、兵威、权谋、天时与意志铸就的“陈桥兵变”。叙说的即是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于陈桥驿黄袍加身,代周称帝的故事。有好事者咏此事,诗云:

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

又诗云:

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  这桩历史公案,当时议论窃窃,后世评解纷纷,多有书载册记,这里恕不详表。却道赵匡胤既登极称帝,即改国号为“宋”。于是,赵氏子孙传继,延历十八主,计三百二十年,演绎出蜿蜒曲折的“两宋”历史。

被尊为太祖的赵匡胤坐了十七年龙椅,即为弟弟光义取代,是为太宗。太宗在位二十年,乃由子恒接玺,庙号真宗。真宗做了二十五年皇帝,便传位于子祯,史称仁宗。(P1-2)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