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撤县设区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崇明撤县设区”工作大会,崇明撤县设区,标志着县级行政建制在上海成为历史。
原崇明县隶属于中国上海市,位于长江人海口,全县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其中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继台湾岛、海南岛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美誉,陆域总面积1267平方千米。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支水道,陆域总面积88平方千米。横沙岛是长江人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陆域总面积56平方千米。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互成犄角之势,组成崇明县,崇明县下辖16个镇和2个乡。三岛户籍人口总量为68.8万人。崇明县内除汉族外,还有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
崇明有1300多年历史,历经五代,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崇”取高义,“明”取清明义,“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
崇明的前身——东、西两沙于唐初露出水面,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始有人居住。约在五代初设镇。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在三沙设天赐盐场,隶通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场为州,始筑州城于姚刘沙,隶扬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先隶扬州,后改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民国期间,先后隶属于江苏南通、松江(沦陷期间曾隶上海特别市);新中国成立后先隶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长兴、横沙原属上海市宝山区,2005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长兴、横沙由宝山区划归崇明县管辖。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行政区划经历过多次调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行政区划是相对较稳定的“10区10县”格局。在市郊10县中,最早撤县设区的是宝山,1988年1月原宝山县和原吴淞区合并为宝山区。1992年9月,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合并为闵行区。1992年10月,原川沙县以及原上海县三林乡,黄浦、南市、杨浦区的浦东部分合并成立浦东新区,嘉定县撤县设区。1997—1999年,金山县、松江县、青浦县先后撤县设区。2001年1月,南汇、奉贤撤县设区。此时,只剩下崇明一个县。
区和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变化却非常大。对上海市而言,县改区,扩大了全市的功能覆盖和辐射,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问,将促进城市功能优化,便于更好地从全市层面配置资源。崇明撤县设区后在行政级别上,与上海其他区域的差距将拉平,崇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可以更好地平衡发展,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三方共赢。
依据《宪法》《行政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崇明“撤县设区”后,与原来的县相比,新设区的行政区划、机构设置和经济、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及权限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在行政区划上,将由以农村为主的空间结构向以城区为主的空间结构转变;在职能重心上,将从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向以第三产业、城区、市民为主转变,主要履行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机构设置上,将转为以提供服务、改善民生为中心设置机构。
“撤县设区”涉及纵向管理的隶属关系调整和横向的部门职权范围的调整。崇明“撤县设区”后,上海原有的“区县”建制将统一为“区”,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平衡,规划的整体性将更加突出,城市管理也将更加顺畅。同时,崇明政府部门与市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将更加顺畅,在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方面更加融合。
长期以来,由于崇明岛与上海市中心有一江之隔,人流和物流沟通不畅,所受上海的经济辐射影响较小,导致经济发展相对上海其他区域较为落后。“撤县设区”意味着来自上海的支持更直接。今后上海市级的资源、资金、重大项目可能更多向崇明辐射,提升崇明在上海全市的地位,加快崇明发展。
“撤县设区”意味着崇明发展方式将由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发展向以城镇化为主的区域发展转变,有利于崇明享受更多的城市建设政策,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效破解崇明的“瓶颈”制约,超前谋划和推进一系列重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城乡服务管理能力和综合承载力。
崇明“撤县设区”,有利于崇明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将为崇明的百姓谋福祉。“撤县设区”后,崇明规模较大的城区将纳入上海郊区新城建设总体规划,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置也将更加融入上海总体规划,老百姓将得到更多实惠,在交通、居住、旅游、文化休闲、农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另外,崇明还将吸引一批高端资源要素、高端产业快速集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更快增长,真正把重大历史机遇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色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崇明群众,在更高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崇明撤县设区后,并不是说崇明变为区以后就要城市化,而是继续以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为目标,将崇明建设成为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崇明要建设世界级生态岛,这是崇明对上海、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撤县设区,可以优化生态功能布局,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更好地保护上海水资源、涵养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
(吕志伟)
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