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1世纪上海纪事(2015-2016)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当代上海研究所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崇明撤县设区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崇明撤县设区”工作大会,崇明撤县设区,标志着县级行政建制在上海成为历史。

原崇明县隶属于中国上海市,位于长江人海口,全县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其中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继台湾岛、海南岛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美誉,陆域总面积1267平方千米。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支水道,陆域总面积88平方千米。横沙岛是长江人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陆域总面积56平方千米。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互成犄角之势,组成崇明县,崇明县下辖16个镇和2个乡。三岛户籍人口总量为68.8万人。崇明县内除汉族外,还有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

崇明有1300多年历史,历经五代,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崇”取高义,“明”取清明义,“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

崇明的前身——东、西两沙于唐初露出水面,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始有人居住。约在五代初设镇。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在三沙设天赐盐场,隶通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场为州,始筑州城于姚刘沙,隶扬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先隶扬州,后改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民国期间,先后隶属于江苏南通、松江(沦陷期间曾隶上海特别市);新中国成立后先隶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长兴、横沙原属上海市宝山区,2005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长兴、横沙由宝山区划归崇明县管辖。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行政区划经历过多次调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行政区划是相对较稳定的“10区10县”格局。在市郊10县中,最早撤县设区的是宝山,1988年1月原宝山县和原吴淞区合并为宝山区。1992年9月,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合并为闵行区。1992年10月,原川沙县以及原上海县三林乡,黄浦、南市、杨浦区的浦东部分合并成立浦东新区,嘉定县撤县设区。1997—1999年,金山县、松江县、青浦县先后撤县设区。2001年1月,南汇、奉贤撤县设区。此时,只剩下崇明一个县。

区和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变化却非常大。对上海市而言,县改区,扩大了全市的功能覆盖和辐射,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问,将促进城市功能优化,便于更好地从全市层面配置资源。崇明撤县设区后在行政级别上,与上海其他区域的差距将拉平,崇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可以更好地平衡发展,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三方共赢。

依据《宪法》《行政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崇明“撤县设区”后,与原来的县相比,新设区的行政区划、机构设置和经济、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及权限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在行政区划上,将由以农村为主的空间结构向以城区为主的空间结构转变;在职能重心上,将从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向以第三产业、城区、市民为主转变,主要履行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机构设置上,将转为以提供服务、改善民生为中心设置机构。

“撤县设区”涉及纵向管理的隶属关系调整和横向的部门职权范围的调整。崇明“撤县设区”后,上海原有的“区县”建制将统一为“区”,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平衡,规划的整体性将更加突出,城市管理也将更加顺畅。同时,崇明政府部门与市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将更加顺畅,在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方面更加融合。

长期以来,由于崇明岛与上海市中心有一江之隔,人流和物流沟通不畅,所受上海的经济辐射影响较小,导致经济发展相对上海其他区域较为落后。“撤县设区”意味着来自上海的支持更直接。今后上海市级的资源、资金、重大项目可能更多向崇明辐射,提升崇明在上海全市的地位,加快崇明发展。

“撤县设区”意味着崇明发展方式将由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发展向以城镇化为主的区域发展转变,有利于崇明享受更多的城市建设政策,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效破解崇明的“瓶颈”制约,超前谋划和推进一系列重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城乡服务管理能力和综合承载力。

崇明“撤县设区”,有利于崇明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将为崇明的百姓谋福祉。“撤县设区”后,崇明规模较大的城区将纳入上海郊区新城建设总体规划,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置也将更加融入上海总体规划,老百姓将得到更多实惠,在交通、居住、旅游、文化休闲、农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另外,崇明还将吸引一批高端资源要素、高端产业快速集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更快增长,真正把重大历史机遇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色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崇明群众,在更高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崇明撤县设区后,并不是说崇明变为区以后就要城市化,而是继续以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为目标,将崇明建设成为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崇明要建设世界级生态岛,这是崇明对上海、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撤县设区,可以优化生态功能布局,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更好地保护上海水资源、涵养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

(吕志伟)

P15-17

后记

编写《21世纪上海纪事》系列丛书的初衷是记录上海这座城市每天发生的事,感悟它的瞬息之变,审视它发展的各类问题和前进的轨迹,为了解和研究当代上海提供一份鲜活的材料。作为当代上海研究所的传统项目,编写《21世纪上海纪事》成为我们的日常功课,如何忠实、客观、详实地记录上海每天发生的变化、勾勒其发展的轨迹,成为该书责无旁贷的使命。

古老而年轻的上海生机勃勃,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每年都有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自贸区(扩展)深化建设、崇明撤县设区、C919大型客机研制、迪士尼建成开园等,一桩桩激动人心、一件件目不暇接,体现了上海蕴藉的活力,昭示了上海前进的步伐,宛如上海一如既往的发展中掀起的狂涛巨澜,给上海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抹夺人眼目的璀璨亮色。记录常事、关注新事、突出大事是本书的宗旨和原则。

“记录常事”就要反映全貌,做到无一阙漏,一些低层面的事件就会进入“纪事”,而这样势必导致流水账式的“叙家常”,这似乎又不符合“上海纪事”的高度,如何兼顾“全面和高度”,这是摆在编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换句话说,如何界定“每日纪事”入选的门槛,成为困扰编者的难题。

为了体现“忠实记录、客观反映”的原则,我们也不回避天灾、人祸和时弊,对事件的记录则本着“述而不论”的原则,最大限度客观记载,以为上海留下珍贵可信的历史档案,为广大读者了解当代上海、研究当代上海提供全面、真实的材料。

本书由当代上海研究所副所长宋仲琤担任主编,他对本书的编撰体例、宗旨、选材原则(标准)等煞费苦心,副主编黄婷在组织协调方面东奔西走、恪尽职守,本书“每日纪事”由史越、冯军、朱神龙和张玲玲编撰,“专题纪事”部分由上海通志馆吕志伟等编写;照片由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年鉴》编辑部沈思睿提供,本书的终审工作由宋仲琤承担。对于他们的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涉猎面和研究程度及掌握资料等各方面的关系,本书难免存在挂万漏一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7月

目录

专题纪事

 上海各界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上海加快落实以街镇、居村为重点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上海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静安区、闸北区合并为“新静安区”

 崇明撤县设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

 上海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2条意见

 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规定

 C919大型客机研制

 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开园

 上海中心建成运营

 青龙镇遗址考古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

每日纪事

 2015年

 2016年

后记

内容推荐

当代上海研究所编的《21世纪上海纪事(2015-2016)》按日记述上海发生的一些要事,在年终对该年度的一些特别重大的事情作更详细的记述;分专题从几个方面描述上海在该年度的主要情况和变化;附录收入上海新世纪有关资料。

编辑推荐

进入21世纪后,上海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为了真实、客观地记录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全面、生动地描述上海发展的脚步,由当代上海研究所牵头,由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和信息研究所专家参与编写《21世纪上海纪事》,如前几本的体例,当代上海研究所编的《21世纪上海纪事(2015-2016)》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比较详尽的每日纪事。按日记述上海发生的一些要事。在月终或年终对每月、每年的一些特别重大的事情作更详细的记述。二是专题纪事。分专题从几个方面描述上海在该年度的主要情况和变化。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