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日)坪田一男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详细地记录那些作者坪田一男从走过的弯路中体会到的研究的启示,分享给各位年轻学者以及立志于成为研究者的朋友们。

本书旨在尽可能多地网罗各种研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包括如何选择研究室和导师、成功留学的方法、如何筹集研究经费、论文写作的重点、论文的演讲方式、如何活用IT技术等。

内容推荐

《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是日本作者坪田一男最畅销的一本工具书,自1997年第一版推出之后畅销不衰,很受学生欢迎,和另一本《理科生的人生设计指南》是姊妹篇。本书针对的是希望尽早开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包括尚未踏入大学校门的高中生。给出的指导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导师、如何决定研究课题的方法、如何确定论文写作的要点、如何运用学术会议的演讲技巧,以及怎样留学,等等。本书以理科生的研究生活为中心,涵盖研究生活的多个方面,既实用,又不乏趣味性,是一本理科生的入学宝典。

目录

指南1 何为“研究”

 1-1 研究生活是快乐的延续

 1-2 研究是一场“智力探险”

 1-3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指南2 成为研究者的8要素

 2-1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2-2 了解研究团队的价值观

 2-3 对使命的思考

 2-4 研究要遵循内心真正的价值观和使命

 2-5 学生时代的学习和研究全然无关

 2-6 成为研究者的4个条件

 2-7 锻炼沟通能力

 2-8 失败是成功之母

指南3 选择大学和研究室的11个标准

 3-1 志同道合才可共谋

 3-2 将国外大学也纳入考虑范围

 3-3 读大学比凑学费更重要

 3-4 研究生的报酬问题,

 3-5 选择研究室等于选择导师

 3-6 选择研究室的6个问题

 3-7 寻找研究生活中的师长

 3-8 与憧憬的老师会面

 3-9 与师长惺惺相惜

 3-10 人人皆师

 3-11 寻找人生路上的师长

指南4 确立研究课题的14项原则

 4-1 我的课题我做主

 4-2 怀揣自由心性,选择心仪课题

 4-3 既定之,则安之

 4-4 勿拘泥于过往文献

 4-5 重视假设

 4-6 勿提前预测结果

 4-7 选得好,站得高

 4-8 课题需有益于社会

 4-9 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课题

 4-10 引入流行(fashion)特征

 4-11 选择次善之道

 4-12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4-13 设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

 4-14 享受登顶前的旅途

指南5 沟通的那些事儿

 5-1 找到能激励自我的关键词

 5-2 近朱者赤,人以群分

 5-3 广交友,从身边做起

 5-4 与和自己有共鸣的人在一起

 5-5 重视声音的交流

 5-6 交流本身颇具价值

 5-7 鼓励别人也是激励自己

 5-8 自我交流的重要性

 5-9 与自我进行磨合

 5-10 尝试记录自身行为

 5-11 关注自身的感情波动

 5-12 倾听来自身体的声音

指南6 研究者必备的lT技能

 6-1 世界是一个整体——平面世界概念

 6-2 面谈同样重要

 6-3 善用移动终端,减少时间浪费

 6-4 在服务器上建立数据库

 6-5 慎花时间在邮件上

 6-6 结合iP0d进行记忆整理

 6-7 在Enanote中建立读书文献文件夹

 6-8 检索信息时的着眼点

 6-9 采用时间顺序整理数据

指南7 研究者专用的“超级”阅读法

 7-1 通过书本了解“元理论”

 7-2 掌握速读法门

 7-3 了解自己的阅读速度

 7-4 阅读字符串

 7-5 不要拘泥于不懂的地方

 7-6 温故知新效果好

 7-7 将已阅的书放在视线范围之内

 7-8 读论文的底线是intrdduction和discussion

 7-9 读学刊应该广涉猎

指南8 研究者学习英语的6大法宝

 8-1 在第一年拼命攻读英语论文

 8-2 记英语单词,从现在开始

 8-3 善于利用网络电台

 8-4 灵活利用博客

 8-5 在互联网上用低价练听力

 8-6 在日本也能锻炼口语

指南9 写英语论文的21个小窍门

 9-1 写英语论文是必备技能

 9-2 影响因子的重要性

 9-3 评价研究者个人的h指数

 9-4 将目标定为等级较高的学刊

 9-5 审阅人的关注点

 9-6 有担待,方成第一作者

 9-7 论文的5W1H

 9-8 写作形式要有利于进行追加试验

 9-9 见微知著

 9-10 熟练掌握曲线图和图表

 9-11 discussion的作用在于说明意义和如何活用

 9-12 文献的精髓在于活用数据库

 9-13 用自己的文献来讲述研究史

 9-14 谢辞和研究经费相关内容要谨慎对待

 9-15 展示论文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9-16 电子投稿也不能忽视规矩和礼节

 9-17 必有学刊知我心

 9-18 日语论文是英语论文的有效练习

 9-19 写10篇,练练手

 9-20 积极创造写论文的机会

 9-21 呼朋唤友其书写

指南10 学会演讲的13个技巧

 10-1 学会演讲的“三原则”

 10-2 powerPaint的制作要点

 10-3 利用预演确认自身的理解程度

 10-4 演讲前就要写完论文

 10-5 写完论文为佳的5个理由

 10-6 在演讲前申请专利

 10-7 多捕捉学会上的小趣味

 10-8 演讲时需要注意的语言技巧

 10-9 糗事变笑料

 10-10 应对提问的3个窍门

 10-11 提问多多益善

 1O-12 在漂亮姑娘的演讲会上一定要提问

 10-13 给座长留下好印象

指南11 有助于研究的智慧时间管理法

 11-1 一周时间管理法

 11-2 两小时为一个单位

 11-3 每周检查目标达成率

 11-4 重视“二八”时间

 11-5 一日之计在于晨

 11-6 将明天的安排写下来放在桌上

 11-7 定好睡前读物

 11-8 边跑边看

 11-9 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

指南12 留学必杀技

 12-1 留学的种类

 12-2 学生时代的留学有助于成为一名研究者

 12-3 以研究者身份而留学

 12-4 留学地的选择

 12-5 一直怀抱留学的期望

 12-6 留学就要大声说出来

 12-7 理清障碍

 12-8 倾听别人的经验

 12-9 确保最少2万美元的资金储备

 12-10 论简历和推荐信的重要性

 12-11 留学条件要再三确认清楚

 12-12 选择J1签证

 12-13 提前完成离境期间在国内的各项手续

 12-14 向前辈讨教住房经验

 12-15 注意当地饮食习惯

 12-16 驾照和银行账户不可或缺

 12-17 论二手车的高性价比

 12-18 在美国拿行医执照

 12-19 耳濡目染,掌握英语

 12-20 工作以外的人际交往也是锻炼英语的方法

 12-21 留学时学到的东西要学以致用

指南13 筹集研究经费的14个诀窍

 13-1 建立研究室需要上千万的资金

 13-2 人均一年的劳务费300万日元

 13-3 杂费最低400万日元

 13-4 赚钱要从学生时代抓起

 13-5 破釜沉舟

 13-6 用自己的钱抛砖引玉

 13-7 创建一个潜在研究经费来源列表

 13-8 文科省之外也有“科研费”

 13-9 关心自己的业绩

 13-10 英语论文和总论是第一业绩

 13-11 宣传活动也属于业绩

 13-12 创建成果目录

 13-13 研究团队需要共鸣

 13-14 推销梦想

终章 踏出作为研究者的第一步

谢辞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编后记

试读章节

研究要遵循内心真正的价值观和使命

不管进行何种研究,有一点非常重要,要认清自己现在投入的研究和自身以及整个研究团队的价值观和使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要考虑最重视的点在哪里,以及研究本身与研究者本人和研究团队的本质之间有何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需要发自肺腑,出自真心。即使决定了某个使命,也并不一定就是心之所向。不管你打算为之奋斗的使命多么有意义,如果是你的内心所厌恶的,就无法度过充实的人生。因此,在确定使命的同时也要明确内心真实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开唐喻快的研究生活。

对我而言,快乐研究是压倒一切的价值观。曾经有人告诫我:“坪田啊,你这样轻浮可不行啊!”这是出自“医者要和患者同病同苦,这才是医者的使命”的想法。然而,他人的价值观不能照单全收,只有源于内心的价值观和使命才有意义。

当然,医生若是公开宣称自己最重视的是“愉快工作”,有可能会受到抵制。我也常会被思想陈旧的人们误解,但若是有人怀疑我们不重视患者,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正如我在前文提到我们的使命之一就是“拓展人的可能性”,我们十分重视患者。在我们的价值观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让患者获得良好的体验,因此我们会为患者提供优秀的医疗服务,竭尽全力让患者恢复健康。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些背景。患者对庆应义塾大学眼科评价颇高,在我们每年开展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80%以上的患者表示满意。在这项调查中还包括对各位医生的满意度调查,我总是难登榜首。早期我大多在40名医生里位居中游,在2009年才好不容易成为第一名。我手下的出诊医师人数较少,导致患者的等候时间相对较长,这一点使得患者满意度受到了影响。

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我还是将自己的排名和前三名的名字公布出来,希望其他医生们看到后能获得前进的动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提升医者的潜力,继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最终使患者重获健康。

研究并非义务,这一点并无争议,无论你我,都不是为了研究而活着。我们都是为了生活,并且是快乐生活才进行研究。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价值观,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价值观,便会涌起无穷的力量。用最有乐趣且符合自身价值观的方法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过程便是研究。

有一点请诸位谨记,内心的真实并不仅仅存在于人的思维内部,一个人真正想做的事,必会和社会相关联。例如,当一个人清楚了解到自己发自内心想要帮助他人,他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不会觉得辛苦,只是奋勇向前。

相反,如果内心真正想要从事的事情与社会完全无关,那就不可能产生前进的动力。真实的志向过于封闭内向,会成为愉快的研究生活的障碍。

P14-16

序言

本书第一次出版,是在12年前,在此期间,增印了17次,是拙作中最为畅销的一本。能得诸位方家青眼有加,实感欣喜,其中不乏一些同事是在读了本书之后才立志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同时我也收到许多留学海外,尽享研究乐趣的人寄来的信件。我非常荣幸能将自己身为一名研究者曾经走过的弯路和获取的灵感与大家共享。

此外更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在一次学会上我见到了因生成iPS细胞而成为世界级研究者的山中伸弥教授。当时他告诉我:“看了你的《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感觉自己身上又有了力量。”能得到我所敬仰的山中教授的称赞,其中的欣喜难以言表。

本书最初出版于1997年,与那时相比,时代已经大为不同,因此我对本版《理科生的研究生活指南》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在这12年间,社会日新月异,我本人也有所进步,我将这样的积极变化融人了最新版中。

言归正传,手捧本书的读者朋友们,想必正在迷茫是否要选择研究这条道路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吧。本书正是为这样的朋友量身打造。也许你们把研究想得太过艰难困苦了。

此外,那些已经踏上研究之路的朋友们,现在又能从自己的研究生活中获得多少乐趣呢?你是否是因为以下的原因而开展现在的研究呢——导师要求的命题、公司的需要、为了完成硕士阶段的论文、为了升学成为博士……这些理由虽然无法诟病,但我认为研究本身应该是更具浪漫色彩的一种行为。

做研究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研究给人带来乐趣。就像漫画引人人胜,滑雪令人心驰神往一样,研究也同样极富趣味性。提起“研究”两字,人们总会认为艰涩难懂,但说到底其实是研究者的一个兴趣,一个专长。

我一直坚信研究就是终极的智力探险。我这样说的主要原因在于,课题的选择是出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自己最后选择的课题便是自己认为最为有趣的。研究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爱好,甚至可以超越爱好的范畴,成为人生目标。穷尽智慧,开拓人生。因此我才会认为研究是终极的智力探险。

我原本是眼科的临床医生,从医学院毕业后的三年中都忙于临床实习,没有机会接触研究。我最早的研究(论文中有署名)也仅仅停留在学长带我参加学会,我进行协助的程度而已。

留学美国时也是如此。我去美国留学是为了行医,而非研究。但那次留学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我开始对研究产生了兴趣。回国后,我在枥木县的国立医院担任主治医生,尽管临床工作十分繁忙,但我依然发现了感兴趣的课题,并着手开始研究。

不知是幸抑或是不幸,我在一无所有中起步,没有资金。没有时间,没有设备,我身无长物,只有满腔热情。  那段经历是我研究的起跑线。因为我个人的亲身经历,使得我不能认同因为没有研究经费、没有时间、没有设备这样的借口而不去开展研究的行为。我相信只要有满怀热情,任何困难都能攻无不克。

就这样我在研究路上越走越远。我致力于干眼症的研究,逐渐有自信自诩为这个研究领域中的日本第一人,同时我也开始有信心对其他的研究领域发起挑战。

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挑战研究这一智力探险。因此,我将在本书中尽量详细地记录那些我从走过的弯路中体会到的研究的启示,分享给各位年轻学者以及立志于成为研究者的朋友们。

本书旨在尽可能多地网罗各种研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包括如何选择研究室和导师、成功留学的方法、如何筹集研究经费、论文写作的重点、论文的演讲方式、如何活用IT技术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花了较大篇幅介绍对研究本身的看法、课题的选择、与人交流的方式方法等有助于提高研究“干劲”的内容。不管我的说明如何详细,没有立志做研究的千劲,就根本不可能坚持下去。

在庆应义塾大学里,我以这本书为基础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也有幸在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荣获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最佳教师的称号。我想这正是因为我把一直秉承的快乐研究的心态传递给了大家。

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来听我讲课,但都能读到这本书。如果本书能使更多的学生、研究生和未来的研究栋梁产生“愉快研究”的愿望,那真是一大乐事。在此我衷心祝愿每一位学子都能踏上属于自己的智力探险旅程。

2010年1月

坪田一具

后记

这是我们编辑出版的第二本以理科生为目标读者的小书。实际上,以理科生为书名,专门为理科生写的书并不多,这从豆瓣上就可以证实。

我们这本书虽小,但理科生却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所以,当第一本同样大小的《理科生的人生设计指南》(由果壳阅读引进)在我社出版后不久,特约策划编辑就来找我说,作者坪田一男的另一本书更好看,希望我们继续做下去。

与《理科生的人生设计指南》相比,本书侧重解答理工科的研究者在涉足一个研究项目时可能遇到的各个方面的实际问题,所以对理科生来说,本书更实用、更具特色。难怪本书在日本更畅销、更持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这两本书都能助我国年轻的理科生们一臂之力。

感谢本书的译者,很多传神的译文段子真的让人心领神会,过目不忘。也感谢那些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作品的先行者!没有他们,我们还在摸索中。

本书编辑:宋成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