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清晨,日军突入南京城。朝香宫鸠彦的指挥部早在日军进入南京城之前,便发出了一系列盖有朝香宫鸠彦私人印章的命令,指示进攻南京的日军将领为了“节省军粮”,要“杀掉所有俘虏”。在这份命令的外面标注的字样是——“机密,阅后即焚”。这些命令传达到日军下层军官那里便迅速付诸实施,攻入南京城的日军,以各种暴行制造了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巨大伤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沈铁、黑马编写的《金陵大沦陷(1937南京保卫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7年底中国军队保卫首部南京与日军作战的全过程。
日本军人大山勇夫等到虹桥机场挑衅,中国军人开枪,将之击毙。
中国军人的做法毋庸置疑是正确的。
日本人却找到了寻衅的借口,堂而皇之地将一点儿火苗燃起。燃起燎原战火。
战火的阴影笼罩了上海,也笼罩了南京。
沈铁、黑马编写的《金陵大沦陷(1937南京保卫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7年底中国军队保卫首部南京与日军作战的全过程。
日军攻入南京城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当时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虺了解这段历史,让日军的罪恶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书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周至柔听完汇报,转身对参谋长石邦潘说:“立即给杭州笕桥机场发电报,命令高志航率领他的第4航空大队立即升空,设法拦截敌机。”
“是!”
作战命令很快就被传达下去,而此时的高志航只能焦急地在室内踱步,他的大队仍没有踪影。他自言自语:“已经快中午了,飞机怎么还没有出现?”
他在屋内待不住,便来到杭州笕桥机场的跑道上,不停地向灰暗的天空张望。
天地之间,无数的雨滴连成线,织成一层层雨帘。
这时,有人向他跑来。他是杭州笕桥机场的一位塔台参谋,他气喘吁吁地说:“高大队长,空军作战前敌指挥部来电,日军13架重型轰炸机,正迅速扑向杭州湾一带,估计很快就会到达我们这里。”
高志航没有回头,依然望着天空。他一边观察天色,一边问参谋:“有第4航空大队的消息吗?”
塔台参谋回答:“第4航空大队还没有消息。高大队长……”
高志航突然重重地跺了一下脚。此时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想到从河南周家口机场向着杭州笕桥机场方向飞来的第4航空大队,如果在这个时候突然来到,降落在笕桥机场的话,那不正好成了日军重型轰炸机的目标吗?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一阵急促、刺耳的声音——笕桥机场的警报拉响了!
警报声打破了笕桥机场的宁静,瞬间整个机场就骚动起来,机场的地勤人员纷纷朝防空掩体跑去。高志航仍然在机场的跑道上站着,他望着天空,虽说焦急,但没有办法通知战友,只能默默祈祷:第4航空大队的兄弟们,你们可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来呀……
第4航空大队却就在这个时刻出现了。大队机群编组从天际的雨幕之中窜出来,很快出现在笕桥机场的上空。
一架轻灵小巧的“霍克”式战斗机领头,这架飞机由机长李桂丹驾驶。很快,李桂丹驾驶着这架“霍克”式战斗机向着跑道俯冲而来。
高志航不顾危险,急忙冲到正在滑行的“霍克”式战斗机前面,对着机长李桂丹大喊起来:“不准降落!立刻飞起来!不准降落……”
飞机巨大的轰鸣声压制了人声,坐在“霍克”式战斗机里的李桂丹根本就听不到高志航在说些什么,但他明白高志航的表情和手势,猜想可能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于是,李桂丹一拉操纵杆,然后猛踩油门,战斗机立即昂头冲入天空。
正在准备降落的第4航空大队的其他飞机,也心领神会地在天空中盘旋。
看到第4航空大队的战机都在天空盘旋,高志航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接着,他自己的座机,机头渐渐扬起,呼啸着冲上天空。 远道而来的第4航空大队没有来得及降落到杭州笕桥机场,便与日军的13架轰炸机展开激战。
第4航空大队将要对阵的对手就是木更津航空队,他们是日本海军的精锐力量。
几小时之前,木更津航空队在台湾新竹机场起飞,任务是炸毁杭州笕桥机场。当时,杭州笕桥机场内设有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木更津航空队的13架重型轰炸机在空中排成了一个编队,进入中国领空后,如入无人之境,直奔杭州而来。
木更津航空队的13架重型轰炸机进入杭州湾,沿着钱塘江奔袭杭州笕桥机场,很快就发现地面上四处奔跑的老百姓。他们并没有扔下炸弹,这并非仁慈,而是另有图谋。
高志航驾驶的座机升空之后,迅速对第4航空大队的所有战斗机完成编组。此时,杭州笕桥机场的上空燃起硝烟的味道。
雨不再下了,空中仍弥漫着雾气。驾驶着战斗机的高志航,努力地搜寻着从杭州湾方向来的日军重型轰炸机的动向。
高志航很快就发现了日军木更津航空队的轰炸机群。只见13架日军重型轰炸机成一字编队,丝毫不把中围的战机放在眼里。P7-8
爆发于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成功抵御外来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例,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外辱、屡战屡败之后取得的唯一一次伟大胜利。然而,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也都为此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记住这段历史,颂扬抗战英雄,并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下去,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乃至对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大陆尚没有一套系统、全面介绍抗日战争,特别是包括国民党军队在抗日前线正面战场的全景丛书。在海峡两岸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今天,编辑这样一套在大陆出版,已经到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时候。
由长城出版社组织、策划、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丛书》,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51年至1945年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丛书作者均是当今军史、战史、军事文学及军事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文学大家,参与创作及编辑。该套丛书通过不同渠道征集了反映中国抗战的万余幅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那场铭刻于史的战争,直观、真实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本套丛书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并且得到了台湾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及国民党党史馆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这套丛书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正面战场
涵盖了长城抗战影像全纪录、平津抗战影像全纪录、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淞沪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南京保卫战影像全纪录、徐州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武汉大会战影像全纪录、长沙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枣宜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原抗战影像全纪录、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滇缅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滇西反攻战影像全纪录、缅北反攻战影像全纪录、浙赣会战影像全纪录、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衡阳保卫战影像全纪录、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湘西会战影像全纪录、上高会战影像全纪录、南昌会战影像全纪录、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美国援华空军抗日影像全纪录、东北义勇军抗日影像全纪录、绥远抗战影像全纪录、中国空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苏军出兵东北抗日影像全纪录、侵华日军投降影像全纪录、审判日本战犯影像全纪录,计31册。
第二部分:敌后战场
涵盖了平型关抗战影像全纪录、百团大战影像全纪录、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新四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计5册。
全书共36册,单册15—20万字左右,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 此套丛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丛书,以报告文学形式全景式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图书尚属首次。这是一项具有传承和警示意义的浩大工程。它将昭示后人:中华民族是不能分裂的,中华民族是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侵略的,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比什么都重要!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