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编译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写于1818年的书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书中阐述的思想与当时人们的想法格格不入。老卡尔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 书名 | 卡尔·威特的教育/典藏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道编译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写于1818年的书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书中阐述的思想与当时人们的想法格格不入。老卡尔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内容推荐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出生于1800年。卡尔八九岁时,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种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是擅长数学。9岁那年,考中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卡尔由于数学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以后,又于16岁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还未上任,便接受了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意大利留学。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讲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文道编译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为老卡尔·威特,根据亲子教育的成功经验,写成的一本举世闻名的教育奇书——《卡尔·威特的教育》。 目录 第一章 欢迎你,我的孩子 有一个好妻子对养育我的孩子有多么重要 从妻子孕育宝宝的那一天就开始注意 孩子,父母和你一起成长 迎接美丽的朝阳 首要责任是养育我的孩子 让儿子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第二章 儿子的天生禀赋与后天教育 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 一切取决于如何养育孩子 我的孩子是刚刚萌芽的幼苗 从儿子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 给儿子营造最好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 从儿子出生,就开始开发他的智力 母乳之外,给儿子合益的饮食 保持儿子健康的心情 让儿子的五官与四肢一起发展 从我们身边的实物开始 儿子学习语言的奥秘 与儿子的心灵相接触 第四章 教育孩子需要正确的方法 培养儿子多方面的兴趣 给儿子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 我不会按照大人想法打造孩子 我绝不剥夺儿子玩的权利 我从抓住儿子的兴趣出发教儿子学习 我如何教儿子学习外语 绝不使用填鸭式教育 数学和科学技巧的培养 第五章 给孩子游戏和成长的空间 我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儿子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世界的美好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与别人合作 我与儿子一起玩游戏 我告诉儿子:游戏只是游戏 第六章 培养孩子好的性格 性格也是能力 发自儿子内心的严格自我约束 儿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 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 第七章 我怎样面对儿子成长中的问题 鼓励孩子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放纵孩子的任性不是关爱 儿子的成功来自我们对他的诚实评价 对待儿子,禁律不能随意通融 杜绝儿子产生恶习 当儿子发脾气的时候 第八章 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 在家里,我和儿子的地位是平等的 理解和尊重儿子 认真对待儿子自己的想法 善于和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生活 严格的教育不是专制 第九章 孩子在赏识中前进 信任孩子,我为我的儿子自豪 多用赞赏和诱导的方式 教儿子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 把握好夸奖和责备的尺度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第十章 我如何培养儿子好的品德 提高儿子对善恶的判断能力 用爱陶冶孩子的品行 让儿子懂得同情和关怀 教育孩子信守自己的诺言 培养儿子的善行 让孩子懂得赚钱的艰难 教孩子怎样用钱 第十一章 我教孩子与人相处的本事 孤独必败,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相互理解的力量 学会倾听的艺术 选择好的交往伙伴 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都能自由交往 第十二章 教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锻炼孩子的意志 让儿子摆脱对我们的依赖感 我教儿子怎样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会因为语言交流的问题在儿子心中留下阴影 让儿子的心中充满光明 第十三章 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的素质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让儿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当儿子有了不良习惯时 第十四章 有助于儿子成功的好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 专心致志地学习 坚持不懈的习惯 第十五章 我只是想让儿子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 儿子的学识惊动了整个德国 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 国王亲召入哥廷根大学 16岁的哲学博士和法学博士 试读章节 有一个好妻子对养育我的孩子有多么重要 对我们这些向人间传播上帝的爱和旨意的人来说,孩子无疑是顺从上帝的意愿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是奇怪的、陌生的,孩子对于世界则是无力的、软弱的。作为上帝的使者,我的使命是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孩子坚强有力,使他顺顺当当地成长,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孩子成人之前,我想应使他尽量具备人性的美德和健康的体魄。 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长到两三岁时才注意到这一问题,但若要完成这一义务,则必须从尚未为人父母起就开始注意,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应合乎上帝的要求,必须健康、合格。 虽然人们流传说“近亲可以培养出最好的马和最好的狗”,可是这并不适用于人类。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而这样的事情对于人类确实很惨痛:邻村的木匠汉森跟他表妹结婚,他们一共生了十个孩子,其中三个夭折,其余七个都患有不同的疾病。汉森和他妻子的两个家庭在我们这地方都是世代人丁兴旺,但汉森居然没有后代来延续他自己的家族。现在已进老年的汉森常常因此伤心落泪,但为时已晚。 我之所以要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给家里的人带来痛苦而不是幸福,这与达到最好的教育目的无疑是南辕北辙。 所有的人都是母亲所生,并在母亲抚育下成长着,所以人类的命运操在母亲手中。因此,教育应当从改造母亲开始。 许多母亲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我认为,有必要对她们普及育儿知识。 我认为,应当从小时候开始,就使她们身体健全、精神纯洁,准备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因此,她们的身体健康和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比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更为重要。当然,研究天文学和数学是有趣的,但是,二者相比,如何培育优秀后代的知识更为重要。 所有的人都应当是教育者,至少所有的母亲应当是教育者。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福禄倍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里,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遗憾的是真正理解这一意义的人却很少。左右国民命运的是母亲。堕落的母亲正在把自己的子女送入牢狱和教养院。因此,寻找一个好的妻子,对养育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有些人在寻找自己的结婚对象时,常常根据自己的情况,暗藏各种不同的想法,这种人让我感到厌恶。有人说,你看我的家境不够好,难道还能挑三拣四吗?为了婚后的生活,我非得找一个有钱人家的姑娘不可。也有人说,为了今后飞黄腾达,在人世间取得令人顶礼膜拜的地位,我必须娶一个出身名门的姑娘为妻。还有人说,我是对我妻子的舞蹈着了迷才向她求婚的。也有人说,由于妻子长得漂亮,我才和她结婚的。 要知道,这些都是错误的。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幸福,很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选择身体健康、心地纯洁、温柔、善良的女人做妻子。我认为,只要对方没有家族,性病症和众所侧目的缺陷,大可不必为了某种目的去选择配偶。男子在做父亲之前,要充分锻炼身体,让精神尽量发展。 妇女不生孩子就不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但要记住,做母亲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凡是没有决心战胜这些困难的妇女,最好不要生孩子。 此外,好的年龄对生育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妇女并不知道,怀孕的机会是随年龄而下降的。她们不懂得,如果长期等待下去,错过了时机,她们就有可能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机会。同样,高龄男子生育孩子也是有害的。一般来说,智力和体质最好的孩子,其父亲生育年龄在29岁左右,母亲在26岁左右。 我们这里有一种风俗习惯,结婚时,要大摆酒席,我认为应当制止。近来,又流行竞相邀请新婚夫妇参加舞蹈会、打牌和晚餐会的风气。这对新郎无所谓,而对新娘则非常不利。前些时候,我有位朋友,他女儿结婚时,据说一周之内被邀请参加15次晚餐会。因疲劳过度头疼,每次都是强挺着出席。这简直是对新娘的虐待。新娘在结婚之前,就由于接待来访客人,又被邀请出席晚餐会等,非常繁忙。结婚的那天因操劳也很疲乏,然后,马上进行极不安定的新婚旅行,紧接着又走访男方的亲戚,使她更加疲惫不堪。一返回家中,就又被邻居轮流邀请参加舞蹈会、晚餐会,这不是对新娘的虐待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来,许多新娘从结婚之日起,身心就受到损伤,恐怕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女。P3-5 序言 卡尔·威特的教育 托尔斯泰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干的事,关键是怎样教育孩子。”在我国,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家庭给予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不可逆转的,借鉴国外关于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下一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这本被埋没已久的书编译出来,以满足关心孩子教育的人们了解这本奇书的愿望。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出生于1800年。卡尔八九岁时,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种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是擅长数学。9岁那年,考中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卡尔由于数学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以后,又于16岁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还未上任,便接受了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意大利留学。在佛兰茨逗留时,无意中开始了对但丁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1823年卡尔23岁时,公开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书中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的谬误,为但丁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正确道路。尽管卡尔是专修法学的,但他一面学习法学,一面继续对但丁的研究,终于成了研究但丁的权威。 但普鲁士国王让他去意大利留学,为的是让他在当地研究法学以成为优秀的法学家。所以,他在意大利热衷于研究法学,而对但丁的研究不过是一种业余爱好。他于1820年回国,翌年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法学。1834年转到哈雷大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享年83岁。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出生以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他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公开发表,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 这本写于1818年的书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书中阐述的思想与当时人们的想法格格不入。老卡尔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正如大家所知,在雅典人中间有着早期教育的传统。可是这个好传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世界上失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被儿童的教育必须开始于七八岁的论调取代了。这种论调至今仍被许多人奉为信条,在当时更是为人们深信不疑。因此这本书问世以后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本。哈佛大学图书馆里藏有的一册据说是美国唯一的珍本,陈列在珍本室里,默默地享受着人们投去的尊崇目光。 在编译的过程中,我们将原书中长达1000多页的内容中一些枯燥的议论都删去了,整理了其中杂乱无章的部分,缩减了篇幅,分出章节,加上标题,并突破原书的结构加以科学的分析、归类,在尽力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使其教育方法系统化,以方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教育思想。 我们衷心地希望,《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能够对中国千千万万为人父母者或即将为人父母者有所裨益。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中国式的“卡尔·威特”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