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奥)利奥波德·萨克·莫索克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利奥波德·萨克·莫索克编写的长篇小说《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是影响世界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文学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塞弗林是一个欧洲贵族,独爱穿裘皮大衣的女人,并甘愿成为她们的奴隶。他爱上了年轻美貌的旺达,认为她就是自己理想的对象。塞弗林乞求旺达做他的主人,并且甘心被她鞭笞侮辱。旺达在挣扎后接受了这个“奴隶”,并且与他签订了主奴合同。最终旺达忍受不了与塞弗林的畸形关系从而选择了背叛,而塞弗林也走出了自己的妄想,重新认识爱情。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社会学家福柯等均高度评价。

内容推荐

利奥波德·萨克·莫索克编写的长篇小说《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讲述了一个为爱受虐的故事,它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一心想实现自己爱情幻想的主人公萨乌宁。萨乌宁是一个欧洲贵族,他爱上了美丽的旺达,觉得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最好方式就是受她的奴役。旺达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差役”,并给他起名“格列高”。然而,她认为格列高的爱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她百般折磨羞辱他,他却因此而更加爱她。小说描述了萨乌宁的情感妄想,以及在冷酷无情的旺达身上所找到的“理想的”性爱方式。在这个忧伤痛苦的爱情故事里,作者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萨乌宁不同于常人的心理倾向,并全景再现了他与他的理想伴侣——旺达之间的真实情感历程。

目录

中文部分;

李银河序 虐恋的文化影响与意义

英文版序言 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历史记录者

正文

附录一 莫索克生平简介

附录二 莫索克签署的两份合约

英文部分;

INTRODUCTION

Appendix TWO CONTRACTS OF VON SACHERMASOCH

试读章节

我对面的伴侣非常迷人。

她坐在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大壁炉旁,表现得就像是一位完美的“维纳斯”。她内心的一半世界并不随便;而在与其他男人的交往中,则像克莉奥帕特拉小姐一样,用维纳斯这个名字游走人间。在她的世界里,她就是一个真正的爱之女神。

她把壁炉里的火弄旺,使其燃起噼啪作响的火焰,然后便舒服地倚在沙发里。火光衬出她那白生生的脸,更将她的眼睛照得特别白。她不时伸出脚来取暖。

虽然她的眼睛凝滞冰冷,但我仍然觉得她无比美丽。她一直把自己显得僵直的身子缩到裘皮大衣里,像一只可怜的猫蜷缩起来,颤抖着。“我真不懂,”我说,“现在的天气真的不冷,最近两星期都是春天里舒适温暖的天气,你不应该感觉寒冷。”

“非常感谢你的春天。”她用低沉冷硬像大理石一样的声音说道,紧接着就打了两个喷嚏,“我一点也不想再忍耐下去了,我好像理解了——”

“理解了什么,亲爱的女士?”

“我开始相信那些以前我不相信的,理解那些以前我不理解的。我突然间明白了德国女人的美德和德国人的哲学。现在我不再感到奇怪,你们这些北方男人为什么不懂得如何去爱,甚至不懂什么是爱。”

“但是,夫人,”我生气地叫起来,“我可不是你说得那样!”

“哦,你……”她打出第三个喷嚏,用自己特有的优雅姿势耸耸肩,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你这么好,还经常来看你的原因。虽然每次我都得穿着这件裘皮大衣,就算这样仍然会感冒。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吗?”

“我怎么能忘了呢?当时你披着深棕色的卷发,一双棕色的眼睛,红艳艳的嘴唇,我能凭着你那独特的脸型轮廓和大理石般苍白的脸色一眼认出你,你总是穿着那件带松鼠毛边的蓝紫色天鹅绒夹克。”

“你好像很喜欢那件衣服,看起来很念旧。”她说。

我说:“是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你对爱情的宁静的崇拜让我忘记了两千年时间的流逝。”

“我对你的忠诚是永远没有人可以比拟的。”

“嗯,如果从忠诚来说的话——”

她叫起来:“你太不领情了!”

“我没有要责备你的意思,你是一个神圣的女人,但也仅仅是个女人,你跟其他女人没有不同,在爱情上都是残忍的。”

“你所称的残忍,”这位爱情女神急切地回答道,“只是激情和自然爱的一部分,这是女人的天性。她必须给予自己无论什么都爱的自由,她爱那些能给她带来愉悦的任何事情。”

“难道有什么事情比他爱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背叛他更残忍的吗?”

“确实有!”她回答道,“一般来说,我们都只对自己所爱的人忠诚,而你却要求一个女人忠诚于她不爱的人,迫使她陷于悲哀的境地,那么请告诉我谁更残忍——男人还是女人?你们这些北方佬总将爱情看得过于严肃,头脑清醒,你们常常谈论责任,但是快乐才是爱情的责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感情能够如此美好和让人怀念的原因,我们的关系也维持得更长久。”

“但是,纯粹的异教徒永不止息永不满足的渴望,其实是爱,”她打断我的话,“是至高无上的快乐,是神圣本身。而你们这些需要反思自身的现代人,是丝毫不会在意这些的。它会给你们带来灾难。一旦你们希望变得自然一些,就显得格外庸俗。对你们来说,世界是你们的敌人。你们把那些古希腊微笑的神祇看做邪恶的化身,更把我看做是魔鬼。你们只能驱逐我、骂我,或者在我的祭坛前,用饮酒作乐的疯狂方式来杀死自己。你们中的任何人,如果谁有勇气来亲吻我的红唇,他一定会光脚穿着忏罪者之衣去罗马朝圣,并且希望花儿从他的枯木法杖中盛开。在我脚下,玫瑰、紫罗兰、桃金娘每时每刻都在茁壮成长,而你们却不会喜欢它们的香味。你们这些北方佬们,就呆在你们的北方,呆在基督教的薰香里吧;而我们这些异教徒,情愿呆在熔岩下的瓦砾堆里,不要把我们挖出来。庞培城、我们的别墅、我们的浴室、我们的庙宇,都不是为你们这些人建造的。你们不需要这些神灵,我们在你们的世界会冻死的。”

这位美丽而又冷酷的女士咳嗽起来,她拉紧了黑貂皮大衣,使自己的肩膀更暖和些。

“谢谢你给我上了非常经典的一课,”我回答道,“但是你也不能否认,男人和女人就是天生的敌人,不管是在你们那个阳光灿烂的世界里,还是在我们那个浓雾弥漫的世界里。两心合一的爱只能维持瞬间,这一瞬间他们的思想、感情、愿望,都是一致的,而这种一致导致之后的分离。当然,在这点上你比我清楚得多。男女双方,无论哪一个,如果意识到自己没有征服对方,那么他(她)可能会立刻感觉到对方的脚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理解这点,这是规律。”维纳斯用充满了高傲的嘲弄的语气说道,“在这方面,你懂的比我多。”

P1-3

序言

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历史记录者

利奥波德·冯·萨克·莫索克,183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匈帝国加利西亚的伦贝格(今乌克兰境内的利沃夫),在布拉格和格拉茨学完法理学,1857年当上格拉茨大学的一名讲师。他曾经出版过一些历史研究著作,没多久就转而从事文学写作。在德国的莱比锡,他用了很多年时间修订了评论著作《在高处》。因为心中强烈的法国情结,后来他搬到巴黎居住。人生的最后几年,他是在德国黑森地区的林德海姆度过的,直到1895年3月9日去世。1873年,莫索克与奥罗拉·冯·罗梅林结婚,罗梅林曾经用“旺达·冯·杜娜耶”的笔名发表过多篇小说。而在《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中,莫索克为女主人公起的名字,就是他妻子的笔名。罗梅林1906年出版过一部内容比较震撼的回忆录,引起不少争议。

莫索克一生写下无数著作,有专门描绘短途旅行的,还有专门描绘纯粹的超感觉理论的文章。当然,为了赚钱,他被迫写了很多与主体不相配的结局。

虽然,莫索克的作品中也具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文学性和心理研究价值的东西,但他的文学抱负仍然没有实现。他试图通过《该隐的遗产》描绘一幅社会生活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全景图,甚至还为此拟定了写作大纲,他可能是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得到启发。他将自己的写作计划分为六个部分——爱情、财产、金钱、国家、战争和死亡,每个部分都由六本小说组成,最后一本是总论,对前面的小说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答。

然而这个宏大的计划并没有完成,莫索克只完成了前面两部分,即爱情和财产。其他的几部分,只留下些支离破碎的片段。现在读者手中捧着的这本《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是这个计划中关于爱情部分的第五本小说。

莫索克的作品,其最大特色是叙述流畅,刻画人物和描写场景非常细腻,时时充满幽默感,他那些描写家乡加利西亚的短篇小说成为乡土文学的典范作品。

还有一个因素让莫索克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心理学上的存在价值,那就是受虐癖,他的名字成了性心理学这种特别现象的代名词。不否认他的作品中经常会有令人感到厌恶的病态描写,但是,我们知道,人的天性无所谓好或坏、自私或无私,与动物、植物、矿物一样,人的心理也一样遵循大自然不可抗的规律。

作为一个诗人,莫索克表现异常,他以自己的受虐狂形象广为人知。他总是无条件地服从女性的要求和愿望,乐于做她们的奴隶,被她们羞辱、虐待、折磨(即使被折磨到接近死亡边缘也心甘情愿)。莫索克内心的这种受虐欲望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出来,他寻求一种绝对的受虐感觉,而这与他的艺术家身份其实是相悖的。有时候,人类内心的冲动出现反常或表现为夸张的形式时,总会让人反思这种现象本身。  如果我们要为莫索克出版的这些另类的作品辩护,首先要记住的一点是,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历史记录者。蒙田的随笔《论历史学家的责任》被认为表述明智而宽容,他就这种现象解析说:“一个人有可能隐藏自己的一些秘密活动,但是,对那些世人都知道的事情,那些造成重大影响和后果的事情,如果还保持沉默的话,这将是不能饶恕的罪过。”

残忍的行为和性之间的关系,一次次在文学作品中得到表现,莫索克在这方面,其实并无多少新意,他只是对人性深处的原始冲动作了有意识的坦率的表达,直至达到极致。对于自己作品中描述的暴力攻击行为,他在另一本颇受争议的作品《价值判断》中作过解释。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找寻那些表达受虐倾向的作品是项很有意思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看来并不轻松,我们仅仅找到一些略有暗示的作品。比如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在书中,受虐主题得到反复表述;普雷沃《曼侬·莱斯戈》主人公的骑士个性也可以从这方面得到比较完美的解释;左拉的《娜娜》、托马斯·奥特威的《威尼斯得免于难》、阿尔伯特·朱埃勒的《渔夫》,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能找到与受虐倾向相关的情节。它以一种藏而不露,不易被发现的形式对这类重在表达情感的作品构成潜在影响,虽然多数情况下,作者和读者并没有察觉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带有病态成分。

有人也许希望,在这些或奇怪或混乱的人类精神的源泉里,古代世界的人们都具有平静简单的生活态度。但这不是真实的历史,洛朗·塔亚德在他的《石膏大理石》中有一段非常生动的话,描述了这之间的联系:

“希腊人在光明、甜蜜、和谐的城市生活中,却对所谓的‘爱情中的精神紊乱’加以放纵。也许他们并没有将爱情视为某个神明的牺牲品,但他们至少是把爱情看成某种魔法、巫术,或者是人性的一种狂热的行为,或者是宇宙中的某种邪恶力量。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了人们的灵魂,教义痛责那些对当时的人来说新奇的理论和那些威胁到基督教义的思想,这些思想可能将世界重新带回奴隶时代。”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是莫索克最特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虽然其中有矫揉造作的地方,或者有另外的缺陷,但它仍然是一部呕心力作,并不是作者为了寻求某种病态刺激或幻想而创作的作品。有的读者可能觉得男主人公的思想比较主观,如果从文学角度评论,这确实是作品上的一个缺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部小说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艺术领域,成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份重要文献。本书是一个极致痛苦的无法摆脱悲剧命运的男人的自白,他写下这些文字——都是个人经历——是为吐露内心的情绪。读者若从这个角度阅读本书,或者暂将道德、偏见等等放置一旁,深入阅读,会对书中男主人公的可怜遭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读书过程中的某些感动甚至会照亮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的阴暗的小角落。

半个世纪以来,莫索克的这部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定地位,在1883年举行的莫索克作品周年纪念时,他还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骑士”称号。当年这部书再版时以成本低廉的价格风行欧洲,各国的卫道士们试图阻止该书在社会上流通,但法庭判决却是出版商胜诉。赫伯特·斯宾塞说:“为阻止人们不受荒唐事件影响,其结果却导致全世界都跟着荒唐起来。”这句话可用以评论本书《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身上曾经发生的类似情况。

费尔南达·萨维奇(Fernanda Savage)

大西洋城

1921年4月21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