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次日早晨,是八月十六日了。匡胤起来梳洗已毕,就往书房见了柴荣等三人,茶罢,柴荣就要告辞。匡胤道:“兄长为何见外,俺弟兄们既结了生死之交,正该盘桓几日,少尽爱敬之心,岂可遽动行旌,便怀离别。即或生意要紧,就使迟上几天,也不至于误事,请兄长安心,小弟尚多相叙。”说罢,即命安童摆上酒来,消饮谈心。安童急忙收拾酒肴,摆在书房。柴荣等四人依次而坐,觥筹交错,彼此情浓。
正在酣饮之际,只见两个丫环慌慌张张跑将出来,叫声:“姑爷,不好了,祸事到了!方才姑娘要往厨下料理早饭,不知为甚缘故,刚刚的跨出房门,忽然扑的一交,跌倒在地,顷刻昏迷不醒,眼白唇青,手足都已冷了。快请姑爷进去一看!”匡胤听了此言,只吓得面如土色,惊走不迭,慌叫一声:“仁兄、贤弟,暂且失陪!”急忙赶至后面卧房门首,只见一众丫环搀定桂英坐在尘埃,齐声叫唤,那员外哭倒在旁。匡胤走至跟前,定睛一看,只见佳人紧闭了口眼,手足如冰,已做了黄泉之客。急得匡胤顿足捶胸,东奔西走的没有法儿。只得再近跟前,百般叫唤。叫了多时,全然不应,不觉心中酸楚起来,放声痛哭道:“贤妻!我自从在昆明山救你时,不料萍水相逢,缔结姻眷;实指望百年偕老,白发齐眉。谁知聚首无多,恩情四月,即便早使分离,怎的不叫我心痛!”说罢又哭。那张员外亦哭道:“我儿,我指望你送终养老,不枉我生你一场。谁知你天命先亡,叫我举目无亲,怎不痛杀!”
翁婿正在痛哭,旁有一个老院子上前劝道:“员外、姑爷,也不必悲伤了,古人云:‘人死不能复生。’这是小姐的大数该然,天公注定;纵然哭死也是无益的了,且请料理丧事为上。”翁婿二人只得住了哭声,收了眼泪,吩咐丫环,将小姐香汤沐浴,换了一身新艳衣衫,把平日所爱的珠翠金银尽都插带,停放后堂。匡胤来至前厅,柴荣等三人闻了此言,亦各下泪,用言劝慰。那张员外痛女心悲,打点了千金银子,备办衣衾棺椁,挂孝开丧。请了禅僧羽士,启建忏法道场,修设玄科祭炼,超度亡灵,往生极乐。柴荣等三人,共同凑出了份资,置办祭礼,亲到灵前祭奠。看看已有二十余日,张员外择日将小姐发送坟茔,埋葬下了,丧事乃毕。
又过了一日,柴荣见事情已毕,这日便要辞行。匡胤道:“兄长,既要长行,暂假片时,待小弟别了岳丈,与兄同往。”张光远道:“二哥,令岳这等万贯家私,不就这里受享,又要往那里去奔波跋涉?”匡胤道:“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乡。况且你二嫂已亡,愚兄在此,徒然无益。如今一同大哥做伴前行,且往关西投奔母舅那里,创立得一番事业,庶把平生作用显露当时。强似在人家苟且安身,希图饱暖,致使见讥于当世,贻笑于后人,大非你我自命的本意。”说了,就叫安童请员外出厅,上前拜辞道:“岳父大人,小婿过蒙雅爱,结配丝萝;不道运蹇时乖,命途多舛,致使令爱青年遭变,唱随不终。心伤情惨,无过于此。因思终日在此搅扰,一则睹此景物,愈增悲怆,二则闲荡终身,究非长策。小婿意欲前往关西别寻勾当,为此暂且告辞,愿期后会。”那员外正在悲恸之秋,忽闻匡胤便要辞别,不觉惊慌无措,纷纷的掉下泪来,说道:“贤婿!虽则我女儿福薄,不得奉侍终身,中道而亡,事属相反。但我年近六旬,形单影只,朝不卜暮,有谁照拂!望贤婿念我衰迈之人,以至亲之谊,不如权在此间掌管家园,莫往别处去罢!”说罢,哽咽凄楚,不胜哀悲。匡胤睹此情形,不免泪流满面,只得按下愁容,强开笑貌,将言劝慰道:“岳父,你年纪虽高,尚是清健,家中奴婢俱是得力之人,亦可委他照应,不足为虑。小婿今往关西,若果兴腾,得能建功立业,纵然快刀儿,割不断这门亲戚。从今切莫悲伤,须寻快乐,保养天年,只此为嘱,请自留心。”
P39-40
我国的古典小说,题材的丰富性、多样性尤为突出。经过与古典小说专家学者的座谈沟通,我们把中国古典小说(白话小说)依照题材内容的不同,大致划分出如下几个板块——
有讲述古代名臣断案的作品,拟称“名公断案系列”;
有反映历朝历代开国进程的作品,拟称“开国征尘系列”;
有以家族宗亲为核心的英雄传奇作品,拟称“家将英雄系列”;
有笔墨集中反映市井生活的作品,拟称“市井风情系列”;
有传统武侠类作品,拟称“侠义雄杰系列”;
有名著大作的续书,拟称“名著续作系列”;
有表现人间欢愁冷暖的作品,拟称“世情万象系列”;
有揭露批判社会异变的作品,拟称“狭邪烟粉系列”;
有记述神人奇事的作品,拟称“奇人异事系列”等等;
当然,更有“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影响深远、成就辉煌的经典,拟称“金声玉振系列”。
将已然满目的所谓“系列化”出版进一步推向细化、规整化,是“华夏古典小说分类阅读大系”最根本的特色。强调“类型化”,既是对不同读者口味的关照,也是对我国古代小说一次有机的整合;“分类大系”的各个系列,分,则旗号鲜明,聚,则大大皇皇。
“分类大系”充分考虑到广大读者阅读的便捷,选择了目前国内最权威、最流行的版本作底本,通过对疑难词的释义与注音,达成对阅读障碍的“清剿”,版式方面,采用了以降低读者视觉疲劳为目的的“稀疏化”设计。同时,这套精装书以比平装书还低的价位,更表现了它“接地气”的通俗化、平民化的特质。
希望“分类阅读大系”受到广大读者、收藏者的欢迎。
《飞龙全传》是以北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为主角的一部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这部小说由清代小说家吴璿花费多年精力创作而成。该书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刊发。当时一些文人不满大清的时政,尤其是不满外族的统治压迫,纷纷假托前朝遗民之名著书立说,并以历代民族英雄为主角,创造了一大批宣传承应天命、忠君报国的传奇小说。在这类小说中,主要人物及故事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在叙述历史经过和王朝兴亡中,有意夸大事实并虚构情节,以神化和美化英雄主角。
《飞龙全传》共六十回,写的是赵匡胤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建立大宋,由一个年轻的市井豪侠,成长为一统江山的开国皇帝的历史故事。小说开篇从后汉隐帝时开始说起,青年赵匡胤大胆豪放,避祸江湖,敢作敢当,一诺千金,行侠仗义,到仕于后周,结交群英,忠信重义,结交群雄,陈桥兵变,终登皇位。作者在五代末期这段特定的历史变迁背景下,叙述了赤龙赵匡胤、黑龙郑恩、黄龙柴荣、乌龙郭彦威等英雄诸龙风云际会的传奇故事。尤其在主人公赵匡胤身上,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龙天子的理想英雄形象。
《飞龙全传》作为一部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与民间文艺的浓厚气息。它吸收了前代不同小说的创作经验,既有历史演义、民间文学的特点,又兼具英雄传奇与神魔小说的特色。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飞龙全传》中,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为突出英雄主角,有意宣扬了君权神授、真命天子、福祸宿命等封建迷信的思想观点。今天的读者,在阅读时应注意辨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此次出版,我们以1982年宝文堂本为底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2017年9月
吴璿编撰的《飞龙全传》共六十回,写的是赵匡胤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建立大宋,由一个年轻的市井豪侠,成长为一统江山的开国皇帝的历史故事。小说开篇从后汉隐帝时开始说起,青年赵匡胤大胆豪放,避祸江湖,敢作敢当,一诺千金,行侠仗义,到仕于后周,结交群英,忠信重义,结交群雄,陈桥兵变,终登皇位。作者在五代末期这段特定的历史变迁背景下,叙述了赤龙赵匡胤、黑龙郑恩、黄龙柴荣、乌龙郭彦威等英雄诸龙风云际会的传奇故事。尤其在主人公赵匡胤身上,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龙天子的理想英雄形象。
《飞龙全传》是清朝人吴璿编撰的一本小说,主要内容是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井豪侠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青年赵匡胤身上,作者凝聚了市民阶层所认同的理想人物的多种品格:他大胆粗豪,敢作敢当,扶弱诛强,行侠仗义,忠信重义,一诺千金。这一形象具有强烈的民间文艺的气息,与水浒英雄的形象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