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丽、江南主编的《胜利(共8册)》收入了从中国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经历的战役中,挑选的65场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战役,例如,八一南昌起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上甘岭战役等,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人民军队建立、成长和壮大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 书名 | 胜利(共8册)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清丽、江南主编的《胜利(共8册)》收入了从中国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经历的战役中,挑选的65场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战役,例如,八一南昌起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上甘岭战役等,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人民军队建立、成长和壮大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内容推荐 吴清丽、江南主编的《胜利(共8册)》共计八册,分别为突围、长征、抗击、鏖战、决战、横扫、出剑、断刃,全面展现我军历史上的胜利之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建军90周年之际,我们相信,这支胜战之师一定能够继续坚决地捍卫世界和平,为实现人民福祉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目录 突围1927一1934 序 前言 一、武装斗争拉序幕,打响反抗第一枪一一八一南昌起义 二、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支羊一一龙源口大捷 三、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一一黄洋界保卫战 四、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一一中央红军第一次反围剿 五、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一一中央红军第二次反围剿 六、3万红军与30万白军的角逐一一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 七、仙人指路战漳州,红色赣闽成一片一一漳州战役 八、大兵团伏击歼敌的范例一一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 九、苏区悲唱《十送红军歌》一一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十、徐总指挥保万源,反敌“围攻”转折点一一万源保卫战 长征 1934一1936 序 前言 一、红军长征路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一一喋血湘江 二、战略转移遇强敌,舍生忘死渡难关一一血战独树镇 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一红军四渡赤水河 四、重点和多路出击,抢渡与强渡结合一一激战嘉陵江 五、蒋介石“石达开第二”美梦的破灭一一安顺场与泸定桥上的奇迹 六、激战包座扫障碍,围点打援打通甘南通道一一勇克包座 七、迂回包抄越天险,北上陕甘通道开一一激战腊子口 八、瓮中捉鳖巧得胜,夯基革命大本营一一直罗镇设伏 九、云贵高原巧回旋,乌蒙磅礴走泥丸一一转战乌蒙山 抗击 1937一1944 序 前言 一、出师首战振军威,雄关巍峨浩气存一一平型关大捷. 二、“769团英雄多,扬名千秋赵崇德”一一夜袭阳明堡机场 三、平坦地形巧设伏,击毙日军一千五一一神头岭“伏击战” 四、慈河两岸隐弓弦,敌寇命丧鲁柏山一一陈庄歼灭战 五、奇谋巧施黄土岭,“名将之花”凋太行一一黄土岭战斗 六、百团上阵破袭战,打破囚笼格子网一一百团大战 七、“掏心打援”巧设计,拔点歼援双胜利一一车桥战斗 鏖战 1945一1948 序 前言 一、针锋相对 寸土必争一一记上党战役 二、战略初战一一苏中七战七捷 三、东北战场 “七战七捷”一一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四、陕北“三战三捷”一一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 五、耍龙灯,歼灭蒋军王牌师一一孟良崮战役全记录 六、激战清风店乘胜破石门一一清风店和石家庄战役 七、大战辽西 破袭中长 围吉打援一一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 八、大战豫东一一开封、睢杞战役 决战 1948一1949 序 前言 一、揭幕之战一一记济南战役 二、关门打狗第一仗一一锦州战役 三、浴血黑山一一黑山阻击战 四、英雄塔山一一塔山阻击战 五、小淮海变大淮海一一淮海战役的战前谋划 六、血色碾庄圩一一黄百韬兵团的覆灭 七、鏖兵双堆集一一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 八、风雪陈官庄一一围歼杜聿明集团 九、棋高一筹一一收复新保安 十、入关第一仗一一攻克天津实录 十一、兵不血刃一一和平解放北平 横扫 1949一1955 序 前言 一、飞渡大江河一一渡江战役 二、三晋大地凯歌奏一一太原战役 三、血战上海滩一一上海战役 四、殊死夺兰州一一兰州战役 五、合击成都府一一成都战役 六、喋血衡宝一一衡宝战役 七、围歼广西一一广西战役 八、追击天涯一一海南岛战役 九、三军大战一江山一一一江山岛战役 出剑 1950一1951 序 前言 一、不期而遇的初战一一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二、立稳脚跟之战一一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三、新年攻势一一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四、一场前所未有的防御战一一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 五、一次不圆满的胜利一一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断刃 1951一1953 序 前言 一、打破“海空军优势补偿论”一一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 二、粉碎“空中封锁”一一反“绞杀战” 三、东方“凡尔登”一一上甘岭战役 四、粉碎敌人的最后冒险一一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 五、抗美援朝的落幕之战一一金城战役 尾声 试读章节 徐向前高兴地说:“好,有你李先念在,我相信265一个团能以一胜五!” 于是,根据徐向前和李先念的命令,265团迅速赶到花萼山主峰,加强了羊跳崖的防备,并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当陈兰亭进至羊跳崖一带时,红军早已严阵以待。红军躲在工事里不断从羊跳崖、花萼山方向用枪射击敌人。敌军没有工事,伤亡很大,只得向唐式遵请求退兵。 唐式遵生气地在电话里骂了陈兰亭,要他就地设防,不得后退。陈只得在羊跳崖设防,与红军仅隔一条峡谷相望,却相互根本不可能攻到对方阵地前。双方形成对峙局面。这样的局面持续了5天,敌人一直不敢进攻红军,红军也攻不过去。 一道羊跳崖,难住了两军将士。 “这样下去不行啊,敌人虎视眈眈地在羊跳崖对面,我们的人手又少,不能长期相持下去。”徐向前对李先念说。 李先念也正为这事发愁呢,他说:“可我们要打掉敌人也很难啊,这羊跳崖那么险,进攻有困难啊。” 徐向前笑了笑说:“唐式遵不是派出陈兰亭偷袭羊跳崖吗?他没能得逞,我们何不来个反偷袭?” “对呀,这是他不会想到的。”李先念高兴地说,“我们来个夜袭羊跳崖。” “好!”徐向前说道。 “派部队夜袭羊跳崖,打掉对面山头的敌军。”李先念对程世才说。 程世才说:“陈兰亭的胆子也太大了,来偷袭我们的‘夜老虎’265团。定叫他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们正在考虑夜袭计划。” 通过侦察,李先念和程世才知道,羊跳崖对面,敌军驻有一个旅的兵力,旅部就设在红军阵地对面山头上。 这羊跳崖硬是生得奇异,两山对峙,高耸入云,但山顶却相距很近,好像一只山羊就能毫不费力一跃而过似的,其实下面却是万丈悬崖,深不见底。部队若要越过这道关口,须从悬崖绝壁间下至谷底,再从另一方的悬崖攀上。几天前这里下了一场雨,潮湿的山上升腾着一层薄雾,使人更加无法想象会有部队来进攻羊跳崖。正因如此,唐式遵做梦也没有想到,李先念会反客为主,变“被偷袭”为“偷袭”。陈兰亭的部队高枕无忧,他们对红军会反过来袭击自己的事儿想也没想过。 大约在晚上10点钟以后,团长邹凤鸣带领该团5个连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发了,他们如神兵天将,下悬崖,再攀上高耸入云的敌军驻地。 敌人的旅部在羊跳崖山头一带。265团战士一个个像窜山的狸猫,在山林中迅速隐蔽地前进着。午夜一点钟,进到敌旅部前沿。麻痹大意的敌人,没发现红军。 红军突然发起猛烈袭击,清脆响亮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睡梦中的敌人被惊醒后,连裤子也来不及穿,光着身子赤裸裸地乱跑乱叫。265团的战士趁敌惊魂未定之际,迅速攻进敌人旅部。战士们大砍大杀,猛甩手榴弹,将敌人旅部及所属部队,很快打了个稀巴烂。战斗持续了将近3个多小时,打死打伤敌人约七八百人,缴枪数百支,俘敌200余人,还缴了大量子弹、布匹、袜子、衣物、香皂、罐头等物品,然后迅速后撤。 等到天亮,敌军才把部队集合起来进行反攻,红军早已撤回。 P228-229 序言 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人心思变。此起彼伏的革命斗争,正如黑暗夜空中的星星之火,照亮了沉睡千年的中华大地。 90年前的深夜,江西古城南昌平静而又不同寻常。一批叱咤风云、屡建奇功的共产党人,以不死的精神和非凡的气概,带领起义部队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中国革命留下了至关重要的一批火种,并从此拉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的历史帷幕,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中国历史的波澜从此变得更加汹涌澎湃,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这支革命队伍发动起义,如星火燎原般在中华大地上点燃革命的火种;以大无畏的气概打退了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多次围剿,凭着“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精神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凭借“战则必胜”的英雄气概打赢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以“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革命精神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无数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战斗中,革命者将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争取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史册、无可比拟的贡献。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走进历史才能看清历史。 真实的历史往往是残酷的。从来就没有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从来也没有无往不胜的战斗队。光辉夺目的八一南昌起义,远没有完成起义的最初设想,没有浪漫的起义宣言,更多的是困境中的追求与思索;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不仅是群情激昂的火热场面,更多的是苦难中的磨炼与考验。 历史是民族的精神图谱。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邀请了世界百名自然和人文科学家,评选出影响了人类千年文明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中国占三件,即火药武器的发明、成吉思汗帝国和长征。红军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旷古未有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它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华民族,它彰显了人类面对巨大困难时执着前进、不畏险阻的非凡勇气,在历时两年、辗转数万里的浴血征战中,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踏平了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回顾历史,既要在辉煌的历史中回顾昔日荣光,更要在历史的荆棘中寻找前行的动力。民族强盛,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光荣梦想。翻开绵亘久远的历史就会发现,曾经强盛的中华民族曾两次与持续发展和再次崛起时机失之交臂。公元1500年左右,强盛统一的明朝对世界变化置若罔闻,错过了与世界交流、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圈的重大时机;历经抗康乾盛世后仍然持续繁荣的雍正时期,一纸片帆不得下海的禁令切断了海上贸易的通路,中国正式开始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最终难挡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而使民族和国家蒙受深重灾难。 南昌城头的枪声,点燃了积聚在民众心中的屈辱之火;毛泽东在天安门城头震天动地的呐喊,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孕育在中华民族之中的伟大力量;解放军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从北打到南、从江边打回三八线,让世人真正见识了积聚在中国军人身上的无限能量。 英雄是图谱中的精神坐标,崇尚英雄方可砒砺前行。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灵魂,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理想执着前行。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势,无论是战斗还是工作,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执着的革命信念,始终在共产党人的身上如影随形,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但行此事,不问前程。对真理舍生忘死的追求,是革命军人最宝贵、最根本的传统。在历尽艰险、一往无前的历史征程中,英雄的身影不计其数。为了革命的胜利,很多人却没有活到胜利那天。能让人回忆起的,是一个个身着槛褛军装、满身战火硝烟的身影。它们义无反顾地冲进了历史的舞台,带着无尽的豪情湮没在历史之中。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军队和民族真正的脊梁。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重温战争,就是要让读者、作者一起在重温英雄的人民走过的历程,重温一个人、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无论何时都需要的英雄主义气概。我们对革命历史给予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的知晓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冷静告诫: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67年后的六盘山上,习近平同志郑重强调: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的中国,不再只是“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更与世界前途息息相关。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也完全有能力沿着中国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夺取新长征的胜利。 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斗争史,就是一部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长卷。长征中,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人民风雨同行,才能到达理念彼岸;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只有倚天靠地,才能让事业之城永固。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人民军队赢得最终胜利、战胜艰难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文以载道。只有浴血奋斗的红色记忆代代相传,继往开来伟大的事业才能生生不息。有人说:年代越久远,历史越模糊。其实历史并没有模糊,它一旦发生,就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真正模糊了的,是后人应该擦亮的双眼。如果鲜活的片断、多彩的人物仅仅成为停留在教科书上,成为格式化、概念化的符号和文字,那就远远失去了它本应有的含义,更不可能让后来者看清、看透。 在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胜利丛书,力求用鲜活的文字语言、权威的数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全景展现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经典战事,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历史真实瞬间、讲述军史传奇故事,是爱好军史、崇尚正义的人们一份可口的精神食粮。愿借此与读者共同走近历史、走进历史。 是为序。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