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雪域情愫--老西藏精神代代相传/对口支援系列/口述上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冯小敏主编的《雪域情愫--老西藏精神代代相传》收录了55篇文章。这些文章组成了一幅发生在西藏高原上的波澜壮阔、改天换地的历史画卷。本书时间跨度大。涵盖了从1950年人民解放军边筑路边工作边战斗和平解放西藏,到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各省市对口援藏之前,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各个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事件。且内容广泛,包括政治军事、政权建设,外事统战、宗教事务、工农财商、外贸海关、文教卫生、体育事业等,关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西藏人民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均见有所记述。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祖国大家庭各族优秀儿女自觉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组织调遣,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和岗位上开拓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风貌,不少文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冯小敏主编的《雪域情愫--老西藏精神代代相传》收录的50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发生在西藏高原上波澜壮阔、改天换地的历史篇章;从进军西藏、和平解放开始,近半个世纪的西藏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记述,涉及西藏地方的政治军事、政权建设、外事统战、民族宗教、工农财商、外贸海关、文教卫生、体育事业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许多文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本书还从一点一滴中,如实反映了那个时代“老西藏”们扎根高原、开拓耕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貌,是“老西藏”们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结晶,也是铭记历史、教育后代的好教材!

目录

进军西藏的开路先锋

 ——忆先遣部队的战斗历程/苏鲁

在江孜做妇女统战工作/李国柱

风雪高原二三事/钮禄生

往事钩沉

 ——记拉萨的“客运”班车/涂世英

走到拉萨/夏世靖

我的西藏情结/许锋

亚东工作回忆/鲍文祥

寄怀阿里/史永锡

忆进藏工作的最初六年/王和亭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纪实/顾也是

在“世界屋脊”的26个春秋/陈继虔

赴藏建关记/王志毅

西藏之行情似海/张大墉

难忘西藏军旅生涯/余大新

山间铃响骡帮来/郭美宜

藏乡放歌/常留柱

高原之声民族之魂

 ——记艰苦创业的西藏电台/蒋纪明

我的西藏回忆/胡伯新

拉萨税务所的岁月/郑昌年

难舍雪域热土情/史焕章

难忘在江当工作的日子/黄君达

藏东行路难行

 ——在伤俘医疗队的日子/尹波

亲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尹波

雪域高原

 ——久久难以忘怀的眷恋/彭存宣

我的子成兄弟/李国光

西藏高原的科技春风

 ——回忆拉萨市科委早期的活动/汪珉

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回忆录/蔡德崑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战事/杜国汉

忆拉萨往昔二三事/张云龙

智力援藏力所能及尽心尽力/叶静

在藏守关四十年/张祖林

泥石流亲历记/王云驰

为西藏建设献青春/刘永峰

林芝毛纺厂的创业岁月/沈留根

青春启航

 ——赴西藏林芝建厂/陆福琴

随领导同志调查研究

 ——忆“两个长期不变”决策的形成/戴玉虎

两张老照片

 ——记忆如潮水,鲜活而汹涌/俞祥棣

想起了那些带酥油糌粑味的学生/谢则林

珠峰脚下的故事/李克明

难忘的措果岁月/谢白羚

在西藏从事教育和人口调查工作/王大彝

初到西藏/赵根法

解读雪域高原昆虫世界的奥秘/胡胜昌

情迷援藏 青春无悔/杨月珍、陈文龙、曹锦清、朱金芬、谢咏、叶云晓

高原奇观

 ——“四日”同辉/杨晓渡

国旗随感/杨晓渡

家庭、事业和身边的老西藏/郑尧坤

我的西藏岁月/任君璧

记者生涯雪域情/周炳权

在藏八年回想/苏新泉

忆30年前的进藏前后/王宝龙

引种“巨峰”葡萄的人/杜秉钧

援藏杂忆/步一军

历险川藏路难忘哨所夜/高叙法

追忆陈老/任君璧

后记

试读章节

风雪高原二三事

口述:钮禄生

我所在的部队十八军53师,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关于“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要向长江以南进军”的号召,按照渡江战役总前委布置,于3月11日从驻地出发,跨过长江挺进浙赣,转战大西南,日晒雨淋战斗行军,跨越八个省份,于12月27日成都战役结束,部队按上级布置开赴川南地区休整。行至隆昌地区,突然接上级电令,部队掉转方向返回成都以西地区待命,准备接受新任务!

动员进军西藏

1950年2月2日至10日,十八军53师,由机关和连队党支部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于四川夹江县召开。大会的任务是传达党中央毛主席和西南局对十八军进军西藏的指示。师首长的报告和军首长指示主要目的是让参会者认识进藏的意义,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保证把部队带到西藏去!大会会场周围的标语体现了进藏意义和大会的宗旨。根据当年本人在记录本上所抄有11条,转述如下:

(一)解放西藏统一全中国!(二)巩固祖国边防,建设祖国边疆。(三)砍断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血手!(四)解放大西藏统一全中国,把五星红旗插到祖国的边界上。(五)迅速解放台湾、西藏和一切尚未解放的地区。(六)帮助藏族同胞翻身,帮助西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是历史的壮举,是最光荣的。(七)反对拉萨当局出卖西藏的行为,反对英美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阴谋。(八)把我们高贵的革命品质勇敢地献给祖国,为胜利完成解放西藏的艰巨任务而奋斗!(九)把毛泽东思想带到西藏去,启发藏族同胞团结在我党周围共同建设新中国。(十)计较生活环境好坏的人最容易腐化自己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甚至会使自己变为革命的落伍者。(十一)越在胜利的时候,越经得起艰苦的考验,是共产党员最高尚的政治品质!

大会经过学习讨论,参会同志们进一步明确和领会了党中央西南局指示和军师首长讲话报告的精神,认识到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解放全人类被压迫、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当前西藏几百万受奴役的藏族同胞,热切盼望着祖国去拯救他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在加紧图谋把西藏拉到西方势力范围去,拉萨反动当局也在阴谋卖国,眼看喜马拉雅山下的矿藏将要落在西方资本主义手里。因此只有坚决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进军西藏才能解救苦难的藏族同胞兄弟,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守住祖国边疆才能保护好胜利的果实。

大会还用相当时间讨论了如何正确处理革命利益与个人家庭婚姻的关系问题,使同志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守好祖国的边疆,才能保住祖国的家园和个人的幸福家庭。军首长谭冠三政委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我来参加你们的活动分子大会,觉得这个会开得很好。这个会议可分为两个‘观’,一个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一个是非无产阶级世界观,同志们的非无产阶级世界观都被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战败了,同志们的思想都倒在为无产阶级劳动大众服务方面来了。同志们今天要确定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观点,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我们的各级干部之间要把关系搞好,照顾士兵的生活及一切困难问题,不准有打骂士兵和伙食不公开的现象存在。”大会最后举手通过了向上级党委并党中央毛主席的保证书。现将会上发给参加会议者的油印件刊登如下。西南军区党委并转呈党中央、毛主席:

我们在九天的会议中,热烈地讨论了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们进军西藏的任务。我们觉得担负这一任务,是党中央、毛主席及西南局给我们的荣誉,我们深深感谢,我们坚决为完成这光荣的任务而努力奋斗。特向上级党作如下的保证:

1.在部队中进行深入的、不断的政治动员,从阶级观点上把握好个人与集体、家庭与革命的正确关系,在战士中进行深入的教育和有力的说服,保持经常饱满的情绪,愉快地到达祖国的边疆。

2.从阶级基础上,加强内部团结改善官兵关系,特别在迎接大批新战士的工作中,不但做好迎新的动员与准备工作,而且要争取在补到部队中后,情绪的饱满和巩固,达到上下一致、新老团结,把全军人马带到西藏去。

3.认真地执行政策纪律,从教育上灌输党的政策纪律精神,并在严格维持执行与检查督促中,做到秋毫无犯,保证与藏族同胞亲爱团结,平等互助,建设西藏。

4.搞好人马健康工作,严格行政管理,注意生活改善,发扬团结互助,从阶级观点上来关心照顾战士,爱护牲口和爱护公物,并组织全体同志参加这工作,保证人强马壮,胜利到达西藏。

P13-15

序言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西藏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在上海生活的部分“老西藏”把过去在藏工作生活的难忘经历,写成了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一《口述上海雪域情愫——老西藏精神代代相传》,以表达他们的拳拳之心,情真意切、意义非凡。

本书近60位作者都是在西藏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先后进藏工作的,既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普通干部职工,也有时任党政领导干部的同志,他们都是西藏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人。当年,他们在西藏各条战线、各个地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把一生最美好的岁月都献给了西藏和西藏人民。其中部分同志是我的老同事、老战友、老朋友,我们彼此了解、感情深厚,我也十分钦佩敬重他们。

这部回忆录收录的50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发生在西藏高原上波澜壮阔、改天换地的历史篇章;从进军西藏、和平解放开始,近半个世纪的西藏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记述,涉及西藏地方的政治军事、政权建设、外事统战、民族宗教、工农财商、外贸海关、文教卫生、体育事业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许多文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本书还从一点一滴中,如实反映了那个时代“老西藏”们扎根高原、开拓耕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貌,是“老西藏”们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结晶,也是铭记历史、教育后代的好教材!

回顾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到现在这半个多世纪,作为西藏沧桑巨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我深切感受到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为西藏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是完全英明正确的,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西藏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对西藏各族人民始终亲切关怀。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根据西藏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了巨大支持;不仅如此,中央还先后从全国各地为西藏选派了大批各类优秀人才进藏工作,大力支援西藏的稳定发展事业。在此过程中,不同时期进藏工作的“老西藏”们忠实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包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通过几十年异常艰苦的奋斗和牺牲,“抛家、别子、舍命”,逐步积累、升华、形成了独具高原特点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老西藏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西藏各族干部群众。

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进藏工作的同志们。那个时候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作、生活、交通等条件,与今天是根本没法相比的,可以说是天地之别,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根本想象不到也感受不到的。当时,同志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义无反顾地到西藏这样高寒缺氧、斗争复杂、任务艰巨、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工作,完全是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边防的巩固,为了西藏人民的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幸福安康和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

那时候,同志们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团结奋斗,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西藏一干就是几十年,为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西藏人民的事业。同志们与藏族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亲如一家,彼此结下了深厚感情,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楷模。同志们用对党的无限忠诚、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情,在进军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西藏的各个历史时期,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增进民族团结,为西藏的稳定发展以及培养大批民族干部,为保卫边疆、建设西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对此,党中央给予了高度评价,西藏各族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永远铭记在心!

与此同时,先后进藏的这些“老西藏”个人也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一是西藏高寒缺氧的特殊自然环境。在各个时期进藏工作的各族干部中,不少同志并不能完全适应,长期在高原工作就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损失,很多同志患有各种高原性疾病。二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那个时候,他们住的只有帐篷、铁皮房子,还经常被大风刮走、刮坏。吃的也很差,一年四季别说其他蔬菜,就连大白菜都几乎见不到。交通极其不便,每次下乡都是自己带着行李,骑马、赶牦牛或者步行,工作生活条件确实十分艰苦。三是进藏工作的各族干部职工上有老、下有幼,由于远离家乡,根本照顾不了家人。有的同志父母长期重病在床,甚至老人先后走了,但由于西藏斗争复杂、任务艰巨、交通不便等因素,他们根本回不去,不能尽孝,遗憾终生;相当一部分同志是把年幼的子女扔在亲戚朋友家里,根本谈不上培养、教育,不少同志若干年回去一次,经常是儿女不认爹和娘,在感情上造成了很大伤害,同时对子女的学习以及后来的工作等问题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困难。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巨大困难和问题,但这些同志还是讲奉献、顾大局,一心扑在工作上,舍小家、为大家,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在西藏工作。

这其中,我还要特别说一下,先后进藏工作的汉族同志包括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在培养民族干部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重要贡献。毛主席曾经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藏工作的汉族同志包括驻藏人民解放军,对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传、帮、带,长期在工作实践中真心实意、呕心沥血,手把手地培养、教育、锻炼,大批藏族干部、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在一代又一代汉族老大哥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对此,我们这些在职的、不在职的民族干部,永远不能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

我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这些不同时期先后进藏工作的“老西藏”们确实是劳苦功高,是国家和西藏的有功之臣。社会主义新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在这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中,如果没有“老西藏”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就不会有今天西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这里面倾注了他们的无限真情和满腔热血,凝聚着他们的不朽功勋!

本书的作者是成千上万上海进藏干部的一部分,也是全国各地进藏干部的缩影。经过雪域高原工作多年的洗礼和磨砺,同志们眼界和心胸更加开阔,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志向更加高远,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牢牢地扎下了根;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格在西藏的艰苦岁月和风雨历程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如同西藏草原上的格桑花,抗寒傲雪,绽放在雪域高原。如今“老西藏”们已经由当年的风华正茂渐入古稀之年,但他们每忆当年无怨无悔,依然心系高原梦萦魂牵,为“第二故乡”的兴旺发达欢欣鼓舞,为西藏人民的富裕幸福衷心祝福。

今天,西藏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在中华民族共同奔向全面小康、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宏图伟业中,正在沿着“老西藏”开创的光明幸福大道继续阔步前进,西藏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衷心希望“老西藏”们继续保重好身体、安度好晚年,健康长寿、扎西德勒!

“老西藏精神”代代相传!

热地

2015年11月1日

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中,一批又一批上海优秀儿女响应祖国召唤,自愿报名走进西藏,他们注销了上海户口,转移了组织关系,扎根西藏,安家落户,建功立业。他们被晚辈称为“老西藏”。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老西藏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援藏工作者的行为楷模。如今,60多年过去了,“老西藏”们已是耄耋老人,有的退休在家颐养天年,有的已经不幸逝世。2014年,正值上海市召开纪念中央第三次援藏工作座谈会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20周年,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出版的《口述上海对口援藏》以及《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一第一至六批援藏干部三亲史料》专辑,受到广大援藏干部的好评。上海援藏联谊会的同志提出还有一些“老西藏”,他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三亲史料是上海市援藏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让“老西藏”精神更好地启迪后来者,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联合上海援藏联谊会向本市的“老西藏”广泛征集“三亲”史料。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热地同志非常关心本书的出版,亲自作序并反复修改,提议在书名中强调“老西藏精神代代相传”并将此句话放在了序言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饱含他的深情厚谊。他的修改是对各位“老西藏”的由衷赞誉、充分肯定。史料征集工作还得到广大上海援藏联谊会会员的大力支持。上海联藏联谊会的周炳权、任君璧、张云龙同志参与了征稿联络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以市政协文史资料的形式将“老西藏”精神真实记录下来,对后人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对这些“老西藏”的褒扬。是对援藏干部的尊敬,对援藏精神的弘扬,更是教育启迪后人的宝贵财富。他们所做的奋斗、所做的奉献,甚至所做的牺牲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对此,我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能力所限和组稿、编辑时间较紧,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4: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