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德莱塞著董衡巽、郑士生编选柳鸣九主编主万、西海译的《天才/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是德莱塞的代表作,也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一青年画家的堕落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小说主人公、艺术家尤金·维特拉的生平在很多方面与德莱塞自己的一生相似:一个中西部的少年,充满幻想,到纽约去谋生。他成了名画家,结了婚,但忍受不了家庭的桎梏,经历了一次精神危机,先到铁路上去做体力活以使精神恢复,后去做编辑,重新获得名声。他爱上了一位少女,而妻子恰好在这时死于难产,事情传开,他身败名裂。小说主人公尤金·维特拉的一生经验提出了艺术家——即特殊天才的人物——与生活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协调天才人物的特殊敏感与特殊需要和社会正统规范之间的矛盾。
西奥多·德莱塞著董衡巽、郑士生编选柳鸣九主编主万、西海译的《天才/世界名著名译文库》这个故事的序幕展开于1884年到1889年间, 地点在伊里诺斯州的亚历山大镇。这是一个既有点城市风光又有些乡村生活气息的小镇。镇上的两家日报和两家晚报使居民们能够了解到发生在当地和全国的各种争端和其他五花八门的有趣事情……
密里姆·威特拉是个好妻子,对丈夫又忠实又体贴。她是麦克利恩郡亚历山大附近的武斯忒小镇上的一个贩卖干草和谷子的商人的女儿,除了斯勃林菲尔德和芝加哥外,从来没有到过再远的地方。在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她曾经上斯勃林菲尔德看林肯下葬;还有一次,她跟丈夫一起去逛过州博览会,那些日子里,博览会每年都在芝加哥湖滨举行。她保养得很好,样子很端正,富有情趣,而外表却故作沉静。她坚持要给她的独子取名叫尤金-丁尼生。这既表示对她兄弟尤金致敬,又表示对那位有名的浪漫派诗人加以纪念,因为他的《国王歌集》深深感动了她。
老威特拉觉得,给一个美国中西部的男孩取名叫尤金·丁尼生,似乎是相当生硬的,但是他很爱他的妻子,在大部分事情上都听从她的意见。他相当喜欢她给两个女孩取的名字:茜尔薇亚和玛特尔。三个孩子相貌都很清秀——茜尔薇亚二十一岁,生着黑头发、黑眼睛,像朵正在盛开的蔷薇,强健、活泼、愉快。玛特尔生性稍欠活泼,身材矮小,面色白皙,胆小怕羞,可是却非常可爱——据她母亲说,她就像她名字所代表的那种花。。她喜欢读书和深思,念诗和幻想。中学里的纨绔子弟们都渴望和玛特尔聊天,跟她一块儿散步,可是他们找不出话来说。她自己也不知道该向他们说些什么好。
尤金·威特拉是全家最心疼的宝贝。他比两个姊姊小两岁,生着又直又光的黑头发、杏仁形的黑眼睛、端正的鼻子和秀丽而毫无寻衅意味的下巴颏;他的牙齿洁白、整齐,每逢他笑起来的时候,就异常粲然地显露出来,仿佛他为它们很自负似的。他起先身体并不强壮,总是抑郁不快,而且相当具有艺术家的气息。因为胃不很好,又有轻度的贫血,所以他外表显得没有实际那么强健。他富有情感、热忱和渴望,把它们全蕴藏在缄默的外貌里。他怕羞、自负、敏感,对自己都把握不定。 在家的时候,他在屋子里东荡西逛,读读狄更斯、萨克莱、司各特和坡。的作品。他懒洋洋地一本一本看着,一面惊讶地想着人生。大城市吸引着他。他把旅行想作是件妙不可言的事。在学校里,他在自修时间看泰恩和吉本的作品,一面惊讶地想着世上各大宫廷的富丽奢华。他一点也不喜欢语法,也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植物学或是物理学,只偶尔注意一些鸡零狗碎的地方。奇怪的事情总会使他获得深刻的印象——云的组成、水的组成、土壤的化学元素。不论是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他总喜欢躺在家里的吊床上,看着树隙间露出来的蔚蓝天空。一只翱翔云霄、沉思地平飞着的大雕,会紧紧地抓住他的注意力。一片绝妙的白云,像羊毛般的高高堆起,和岛屿一样飘浮过去,这对他简直就像一支歌曲一般。他具有机智、敏锐的幽默感和同情心。有时候,他认为自己要学绘画;有时候,又认为要去写作。他觉得自己对两样都小有才能,可是实际上他哪样都没有好好去学。他偶尔草草画上一两笔,但只是一些片断——一个小屋顶,炊烟从烟囱里袅袅上升,鸟儿在飞翔着;一小片水,上面笼罩着一株杨柳,或许还停泊着一只小船;一汪贮水池,上面浮游着几只鸭子,一个男孩儿或是一个女人待在岸上。这时候,他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抒情写意的才能,只有一种强烈的审美感。一只翱翔的鸟、一朵盛开的蔷薇花、一株迎风摇摆的树木——这些东西的美吸引住了他。晚上他常常在家乡的街道上漫步,赞赏着商店橱窗的五光十色,人群所带来的青春与热情的意味,以及树丛里面人家那灯光明亮的窗子里所透露出来的爱情、舒适和家庭的气息。
P5-6
他总是独辟蹊径,勇往直前在美国小说领域里,为从维多利亚时期和豪威尔斯式的胆怯与斯文风格转向忠实、大胆和生活的激情扫清了道路。没有他披荆斩棘地开拓的功绩,我怀疑我们中间没有哪一位——除非他甘心情愿去坐牢——敢把生活、美和恐怖通通描绘出来。
——[美国]辛克莱·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