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信义金华经典故事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沈志权、黄炳全主编的《信义金华经典故事》,在体例上有别于其他故事书,它并非单纯呈现了故事本身,而是集理论阐述、故事精编、故事点评于一体。理论阐述部分,分别对“信”“义”两个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理论的层面讲清楚“信”“义”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影响与价值以及在金华的传承、弘扬与实践,旨在帮助读者正确、全面、系统地认知信义文化;故事精编部分,从大量的古籍和采风所得的资料中筛选出故事材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进行故事编写,通过故事本身折射的信义文化,让读者领略金华深厚的信义文化积淀,以增强本地读者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故事点评部分,以信义传统文化的经典名句作为论据对每个故事加以点评,阐发故事意蕴,凸显其当代价值,以加深读者对信义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内容推荐

沈志权、黄炳全主编的《信义金华经典故事》分上、下两篇,上篇“‘信’的理论解读与经典故事阐释”,下篇“‘义’的理论解读与经典故事阐释”,在对“信”、“义”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金华历史上脍炙人口、影响深远、感人至深的约一百个经典故事进行叙述并作点评,揭示故事背后的当代价值、教育意义,进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目录

上篇:“信”与金华人的精神品格

 一、“信”文化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一)《周易》说“信”

(二)诸子论“信”

(三)“信”文化的发展

(四)“信”之古风满婺州

(五)“信”的当代价值

 二、“信”之经典故事与解读

1.龙丘苌巧治赖皮鬼

2.留赞效命疆场

3.徐镃忠直尽职

4.胡则为民造福

5.潘良贵诚实守正

6.叶衡忠信为官

7.刘滂不附权贵

8.吕祖谦求实创“婺学”

9.王淮恪尽职守

10.陈亮忠诚爱国

11.乔行简忠信直言

12.徐侨尽忠职守

13.金履祥不言而信

14.朱丹溪诚心拜师

15.宋濂诚信求学

16.郑浔誓死护印符

17.刘辰直言直行

18.王崇忠正为国

19.吴百朋安民抗倭

20.徐平湖忠孝义齐全

21.李渔公信治村

22.朱之锡尽职尽忠

23.郑祖琛严惩背信贪官

24.张声洪重诺必信

25.祝裕隆诚信经营

26.蒋雪舫诚实创品牌

27.韩宗纲取信于民

28.朱一新穷达兼济天下

29.“天一堂”诚信戒欺

30.丁光银诚信立业

31.何茂钟丹心爱国

32.陈望道追望新大道

33.冯雪峰执着追求信仰

34.潘漠华为主义献身

35.胡逸民冒死践诺

36.吴晗傲骨显忠诚

37.何氏家风育英才

38.杨东海忧民之忧

39.孙炎明忠诚履职

40.徐朝林实诚做“默香”

41.沈森彪诚信还债

42.张凤英替儿还债

43.蒋春泉为父还债

44.孙松亚十年打工为还“人情债"

45.陆磊一诺千金

46.易如花坚守爱的承诺

47.医患互信传佳话

48.黄珠翠拾金不昧

49.吴宗根兑现承诺

下篇:“义”与金华人的道义担当

 一、“义”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一)“义”之意

(二)“义”之观

(三)“义”之类

(四)金华义风传千古

 二、“义”之经典故事与解读

50.颜乌孝义感天

51.杨乔忧国死谏

52.骆统送米施粥

53.骆宾王义讨武则天

54.卢琰义救遗孤

55.梅执礼大义抗金

56.范浚忧国爱民

57.郑淮夫妇毁家救难民

58.郑绮撞环救父

59.宗泽义勇抗金

60.郑刚中忠义报国

61.李诚之舍生取义

62王霆战死沙场

63.郑德珪代弟赴死

64.张瑞斫桌明志

65.吴崇福兴办义学

66.蒋门五世办义塾

67.杨镇龙举义抗元

68.曹天骏义勇抗元

69.郑义门百犬同槽

70.王祎忠义报国

71.陆震刚直取义

72.王铁“海天一柱”

73.戚家军义勇卫国

74.陶德义举义抗暴

75.吴则、郑义礼义救乡亲

76金华人感动徐霞客

77.张鸣鹏施米救灾民

78.张国维以身殉明

79.朱大典满门忠烈

80.郑义门礼义传家

81.吴凯宁死不降

82.吴绛雪取义保民

83.张恭任侠好义

84.黄乃耐兴办义学

85.蒋倬章侠肝义行

86.邵飘萍铁肩担道义

87.金佛庄血洒雨花台

88.徐英视死如归

89.李友邦义勇抗日

90.黄文玉生命写忠诚

91.郑苹如一门抗日

92.雷烨抗日殉国

93.王选大义反细菌战

94.孟祥斌舍己救人

95.吴连表见危致命

96.陈斌强孝义感动中国

97.五里亭拾荒夫妇捡养弃婴

98.陆月林仁心义行

99.傅永茂照顾病妻48年

试读章节

一、“信”文化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信”与“仁、义、礼、智”并称为“五常”,是中华传统美德。“信”的本义是指人说话须诚实可信,许慎《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从言。”“信”的含义包括诚实、言行一致,以及信用、信誉、信任等内涵。“信”与“诚”原本为两个单音节词,然二者可以互训,本义相通。《说文解字》:“诚,信也,从言成声。”随着语言的发展,后来“信”与“诚”组成了一个双音节词“诚信”,其核心思想是“诚实守信”,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真诚信实、践诺守信、恪尽职守。“信”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自古就受到先民的重视。千百年来,“信”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视为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且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深层道德意识,成为中国人立身兴邦之本。

(一)《周易》说“信”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标准,在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周易》中就有过较为全面的阐述。

《周易》六十四卦中设有《中孚》卦,《杂卦》云:“中孚信也”,孔颖达注疏“信发于中谓之中孚”,是阐述诚信的专卦。“孚”字在《易经》中凡四十余见,一般均作“心怀诚信”解。《观》卦卦辞:“盥而不荐,有孚颐若。”说的是祭祀神灵要心诚。《比》卦初六云:“有孚比之,无咎。”说的是交朋友要讲诚信。《小畜》卦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说的是诚信既可富己又可富人。《家人》卦上九:“有孚威如,终吉。”说的是治家不可缺少诚信与威严。《睽》卦九四:“交孚,厉无咎。”说的是互相讲诚信即可转危为安。《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说的是诚信可以免灾。《随》卦九五:“孚于嘉,吉。”说的是诚信可获嘉美之吉。凡此等等,均充分反映了《周易》的诚信观。

诚信,是《周易》的重要人文观之一。《中孚》九五爻辞“有孚挛如,无咎”,说明如果人有诚信,并且连续不断地讲求诚信,就没有灾祸。诚信在《周易》的义理中既是做人的底线,又是做人的极高境界,它可分为递进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行险而不失其信”(《坎·彖》),这是做人的最底线,人可以行险,可以稍稍偏离人生的轨道,但不能失去诚信;第二个层次为“有其信者必行之”(《序卦》),做人必须遵守诺言,讲求信用,有诺必践;第三个层次为“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乾·文言》),将诚信作为“进德”“修业”的基础,赋予诚信以崇高的道德意义;第四个层次,即诚信的最高层次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系辞上》),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语而致诚信,使之依存于德行之中,这里已把诚信与道德融为一体。

P3-4

序言

金华,素有“小邹鲁”之称,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积淀深邃厚重。而有研究表明,金华区域文化的精义在于“信”和“义”。

“信”的本义是诚实守信,引而申之,是对国家的忠诚,对职业的信守,对爱情的坚贞,对信仰的执着;“义”最初是指人的威仪容止,演而化之,是指仗义执言、见义勇为、道义担当、慷慨助人、舍己为人、献身报国等。“信”与“义”是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炎黄子孙千百年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八婺大地,崇文重教,奉行信义,自古如此。“八婺儒宗”范浚、“婺学宗师”吕祖谦、“永康学派”陈亮、“婺中宿学”宋濂等先贤倡导的诚信包容、以义为先的学术思想,上承孔孟学说之统,下开古婺风气之先。信义文化的积淀形成,影响着八婺民众的行为方式,陶冶了八婺民众的道德情操,锻造了八婺民众的精神品格。

古往今来,每当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每当到了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每当个人生死的抉择之际,金华的志士仁人总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从骆宾王、宗泽、陈亮、郑刚中、王祎、梅执礼、朱大典,到陈望道、冯雪峰、潘漠华、邵飘萍、金佛庄、徐英、吴晗,再到王选、孟祥斌、孙炎明、吴连表……金华的信义人物灿若星河,金华的信义故事可歌可泣,金华的信义文化一脉相传。

为深入挖掘金华深厚的信义文化,增强全市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讲好金华故事,积极传递正能量,让崇信尚义的接力在金华蔚然成风,进一步助推“信义金华”建设,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组织我们课题组编写《信义金华经典故事》一书,并把它列为金华市文化精品工程予以扶持。我们感到责任重大,然而生为金华人,自当义不容辞。

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检索,深入全市八个县市区实地采风,穿越在两千多年的时空里,与金华的信义之士对话,聆听他们感天动地的信义故事,领略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接受信义文化的熏陶,并从中遴选了99则故事编辑成书。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英雄人物,也有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平凡之人;有金华本土人士,也有外地来金工作者;有古代的,也有现、当代的。他们虽然所处时代不同,地位有高低,身份有差别,但都是金华信义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生动实践者,他们身上折射出了信义金华的耀眼光芒。他们有如一颗颗闪亮的星辰,共同点亮了金华信义文化的璀璨星空。

本书在编写体例上有别于其他故事书,它并非单纯呈现了故事本身,而是集理论阐述、故事精编、故事点评于一体。理论阐述部分,分别对“信”“义”两个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理论的层面讲清楚“信”“义”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影响与价值以及在金华的传承、弘扬与实践,旨在帮助读者正确、全面、系统地认知信义文化;故事精编部分,从大量的古籍和采风所得的资料中筛选出故事材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进行故事编写,通过故事本身折射的信义文化,让读者领略金华深厚的信义文化积淀,以增强本地读者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故事点评部分,以信义传统文化的经典名句作为论据对每个故事加以点评,阐发故事意蕴,凸显其当代价值,以加深读者对信义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本书通过理论导读信义文化,故事折射信义文化,点评阐发故事意蕴与当代价值,融大雅于大俗,化艰深理论为浅显道理,让故事带领读者走进信义文化,感悟信义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义文化的熏染,自觉修身齐家、立身报国,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阅读效果。

本书从数以千计的信义金华故事中遴选99则,而没有选成100则这个整数,寓有两层含义。其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九是阳数中的最大数,99寓意金华信义故事之多;其二,本次是对金华信义故事首次作系统的挖掘与编写,时间匆促,加上我们精力、水平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没有选成100之整数,是有意给后来编写者留下空间,以便将来不断匡正、补充、完善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古圣今贤的有关著作论述,吸收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此谨致谢意。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对课题研究、编辑出版给予了正确指导和经费扶持,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吴远龙认真审读了书稿,浙江时代出版服务有限公司丰志伟老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沈志权

2016年5月3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