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乔纳森·罗森伯格著的《深渊--抑郁流行的进化根源》中,乔纳森以进化视角为框架,以心境科学为支撑,试图深入解读抑郁流行的根源。
抑郁根本不是什么身心缺陷,而是某种进化而来的适应机制。抑郁流行更像是一种文明病。无论是对思考的推崇,对坚持的赞美,还是对快乐的强调,都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抑郁的流行。
| 书名 | 深渊--抑郁流行的进化根源/探秘心理进化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作者 | (美)乔纳森·罗森伯格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乔纳森·罗森伯格著的《深渊--抑郁流行的进化根源》中,乔纳森以进化视角为框架,以心境科学为支撑,试图深入解读抑郁流行的根源。 抑郁根本不是什么身心缺陷,而是某种进化而来的适应机制。抑郁流行更像是一种文明病。无论是对思考的推崇,对坚持的赞美,还是对快乐的强调,都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抑郁的流行。 内容推荐 为什么抑郁会如此普遍和持久,为什么这一症状如此难以得到治愈?罗森伯格从科学家和抑郁患者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系列问题。整合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以及临床工作者和抑郁症患者个人的声音,乔纳森·罗森伯格著的《深渊--抑郁流行的进化根源》就抑郁为什么会持续存在提出了大胆的解释,并对日益普遍的抑郁污名给出了说明。罗森伯格为自己和其他抑郁患者提供了恢复健康的希望,指出了治疗抑郁的新路径。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抑郁的新思路 抑郁的缺陷模型 心境科学的思路 绝不只是语言 第二章 寻找抑郁的源头 心境低落的好处 心境低落的代价 轻抑郁和重抑郁 适应装置不断变化的成本收益率 第三章 动物也抑郁 暗房:抑郁的动物模型 其他动物中的重抑郁 心境低落与社会联系的断裂 第四章 丧钟响起:作为抑郁普遍诱因的死亡 抑郁到底还是抑郁 丧亲之痛:理解抑郁的道路 提供终止抑郁的线索 第五章 心境低落的苗床 轻抑郁真的无足轻重吗? 心境是如何展开的 导致心境低落的事件 导致心境低落的气质 导致心境低落的日常活动 路在前方 第六章 陷落 因思考而烦恼 坚持的代价 大众狂欢:文化与对幸福的追求 现在怎么办? 第七章 黑洞:重抑郁的心理生物学 情绪的背景钝感性 为什么重抑郁会持续下去? 眺望远方 第八章 起伏:抑郁的缓解 快步向前 痛苦前行 走向地狱边缘 第九章 地狱边缘 自由自在 第十章 复原的光荣 抑郁后的个人成长:西尔维的故事 幸福的螺旋式上升 从抑郁中复原和人生志向 面向成年人:关于抑郁的国民对话 试读章节 心境科学的思路 问题的核心是心境。抑郁的定义特征就是持续的心境低落。一个典型的抑郁者会告诉你,他们感觉格外迟钝、空虚和忧伤,他们心里缺少快乐、兴奋和喜悦。对抑郁来说,心境占据了中心位置。精神病学家把抑郁归人心境障碍,就体现了这一点。 然而,当代研究抑郁的思路,不管是偏生物,偏认知,还是偏人际关系,几乎考虑了所有层面,唯独没有关注心境。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在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研究心境没什么动力。科学家对这个主题没多少兴趣,而怀疑者则不断质疑说,心境转瞬即逝,变化多端,能否被精确而客观的研究是个问题。 很多先进的医学设备,比如计算机辅助测试扫描和功能核磁成像,允许医生看到人体的最深处。同样,在过去30年里,一整套日益复杂的设备也使得人类能够测量心境和情绪。这个新兴的领域被称为情感科学,现在拥有令人羡慕的测量工具,数量众多,采用标准技术测量人类报告的情绪,还拥有在实验室和现场测量行为的多种系统。此外,该领域还有一整套新技术测量心境和情绪的生理表现,从功能性脑扫描到微型传感器,应有尽有。特别是微型传感器,能在日常生活中监测人类活动时的身体状况。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些令人振奋的进步中,作为一名心理学系的研究生,我来到了斯坦福大学,一派天真,满怀希望。就在这里,我发现,其他科学家早已开始动手,采用情感科学的方法和见解研究精神病理现象。伯克利大学的安·克雷(Ann Kring)教授,我在该领域的一个学术偶像,当时正使用这些新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感受和情绪。这些观察能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这一精神障碍。在斯坦福看到克雷展示她的研究发现时,我不由想到:“我们也得这样研究抑郁症!” 我不再是一个心明眼亮、天真烂漫的学生。但在加利福尼亚州读研究生的那些年里,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情感科学找到了理解和治愈抑郁症的关键所在。而且,随着抑郁流行的不断加剧,追根究底、穷本溯源也变得日益紧迫。毋庸多言,这本书试图阐明心境跟抑郁之间的关系。旧模型被打破了,旧思路被抛弃了。我们需要一种诊断和治疗的新理论,它建立在心境科学的基础上。 情感科学能帮我们理解心境障碍。但要明白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心境。我们究竟为什么会有心境?这里,我打算谈一谈心境系统的构造。这是一种古老的系统,它影响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动,还调节我们的身体对世界作反应。 所有生物体,从涡虫到响尾蛇再到摇滚明星,都面临着一个行为层面的大难题:鉴于当下有无数的可能性,它自己应该做什么?农场里的公山羊吃罐头,睡午觉,追着鸡跑,转着圈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它怎么做决定?幸运的是,山羊跟所有农场里的动物一样,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一个好开端。它配备了一套行为指导系统,促使它采取各种行动,而这些行动在过去极为成功(也就是说,这些行动让山羊的祖先繁殖了后代,传递了基因)。换句话说,心境是一种内在信号,能激发行为,促使它步入正途。心境能帮动物更好地存活下来,它很重要。只要想一想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他的伟大思想,即进化压力不仅塑造了动物的身体特征,也影响了它们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点,我们就能理解这一点。 作为第一步,心境系统需要知道自己面临怎样的情形。不同的情境对适应(即生存和繁殖)有不同的寓意。以我们的山羊为例,这些情境因素包括农场的外部世界:现在是晚上还是正午?是烈日当头还是凉风习习?食物离得近,很充裕?还是离得远,不够吃?附近有没有捕食者?情境因素也包括山羊的内部世界:它流血吗?生病吗?疼痛吗?它饿了还是饱了?所有这些冈素都影响心境。心境,接着就进行大手笔的整合。它获取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信息,把它们收集起来,判断利弊,也就是在完成跟生存和繁殖有关的重要任务时,形势良好还是情况不妙。 这类计算通常自动进行,无须意识参与。吃胡萝卜时,山羊并不知道它正在完成一项重要的进化使命。吃胡萝卜让它感觉良好,其实也事出有因:采取的行动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动物就快乐。心境塑造行为以提升适应水平,但这样做不需要动物明确许可,也不需要它知道。(P9-11) 序言 这本书谈抑郁。有趣的是,作者乔纳森自己就抑郁过,而他也研究抑郁。但这本书的特色,显然不在这里,这很表面,顶多是个噱头。这本书很独特,跟很多谈抑郁的书都不一样。不过,在奔向这个主题之前,我想说点别的,它们都跟抑郁有关,也跟这本书有关。 翻译时,我突然想到,自己也抑郁过。多年以前,我失恋了。每晚入睡前,我都会无端流泪。白天也无心向学,常跑去香港的郊野,一个人徒步,有一次遇到了蛇,还有一次差点从山坡上栽下去。我特地跟一个朋友去了西藏,但雪山和圣湖也没改变什么。回来之后,我还是老样子,心情并没有好一点。悲伤漫长,有如永夜。大概18个月之后,我才彻底复原。这件事告诉我,抑郁是个难缠的对手。要摆脱它,你得有足够的耐心。而另一件事也印证了这一点。 来林大后,有一天跟同事闲聊。他告诉我,某名校有位心理学教授在外头开了公司,兜售各种心理学产品,还对外宣称,只要一次性支付几万块钱,他就能保证治好抑郁。但另一位做咨询的同事听了,很不以为然,他说,这分明是虚假宣传,误人子弟。没有谁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治好抑郁,除非这人是骗子。我想,乔纳森一定会对这位同事伸出大拇指,因为他说得太对了。 “任何简单化、一刀切的抑郁解决方案,我都表示怀疑,你最好也这么干。”在这本书中,乔纳森如是写道。 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抑郁是个复杂现象。说实话,科学家到现在也没彻底弄清楚,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可能,这个单个的“根本原因”根本就不存在。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专业意见”认为,抑郁就得吃药。这背后的逻辑是,抑郁的根本原因是生理病变。但乔纳森用权威数据否定了这一点。无论是抗抑郁药,还是心理治疗,它们都有用,但总是对某些人有用,对某些人没用。以抗抑郁药为例,它们的效果很多时候跟安慰剂差不多,但副作用又远远超过了安慰剂。很遗憾,吃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抑郁治疗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因此,乔纳森勇敢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正在输掉对抗抑郁的战争?他的回答是,我们并不了解这位对手。很多专业人士对抑郁的认识支离破碎,甚至还有很多误解,这些都会妨碍有效的治疗。而《深渊》的特色,也跟这个问题有关。在这本书中,乔纳森以进化视角为框架,以心境科学为支撑,试图深入解读抑郁流行的根源。 那么,乔纳森的答案是什么? 抑郁根本不是什么身心缺陷,而是某种进化而来的适应机制。抑郁流行更像是一种文明病。无论是对思考的推崇,对坚持的赞美,还是对快乐的强调,都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抑郁的流行。乔纳森勇敢地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在《臭皮囊》一书中,我从进化视角探讨了人类的种种身病,比如近视、肥胖、癌症。很多身病都是因为旧身体碰上了新环境,磨合不了,适应不良。其实,心病也一样。比如,有一种进化假设认为,抑郁流行跟现代社会的背井离乡有关。许多人只身来到都市打拼,无亲无故,周围都是陌生人。他面临的压力太大,而他的情感支撑太弱,于是孤独的他更容易陷入抑郁。这也是一种说法,但乔纳森似乎没有提及。 确切地说,抑郁的原型——心境低落——有其自身的进化逻辑。它本身并不是什么设计缺陷。它就像是疼痛,是一种身体的防御机制。但这种防御机制的错误运作,依然会给人带来种种痛苦。因而,即便肯定抑郁的进化价值,我们也并不会就此束手待毙,消极地忍受抑郁给人带来的种种痛苦。相反,恰恰只有在深刻了解抑郁的进化根源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权衡利弊,适当干预,借助于抑郁,变成更好的自己。 心境的起落,在一定范围内,都是正常现象。有高就有低,有起就有落,万事万物,相反相成。倘若说跟心境高涨有关的乐观偏差,有助于我们探索世界,把握机会,那么跟心境低落有关的抑郁倾向,则有助于我们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一边是前进,一边是后退,其实两者的智慧我们都需要。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跳蚤被扣在了玻璃杯下。它一开始死命挣扎,蹦来跳去,想要逃走。但几次下来,处处碰壁,跳蚤就消停了,不再尝试。等玻璃杯悄悄移走之后,跳蚤还是静卧不动。于是,有人笑话它,说跳蚤好傻,习得无助,该跑的时候反而不跑了。但其实,跳蚤很聪明,它不再盲目尝试,一次次的劳而无功只会让它像莽夫一样力竭而死。我不知道跳蚤有没有抑郁,但类似抑郁的倾向它一定有,这种倾向让它在逆境中保持低调,节省体力,而不是把有限的资源挥霍一空,仅仅是为了挣扎而挣扎。 最后,谈一谈翻译。翻译不容易,合作翻译就更难了。而这本书由我跟罗锐老师合译,我们做了一件更难的事:我翻译前七章,他翻译后三章,最后由我统稿。罗锐翻译认真,译文流畅,这让我少了很多负担。即便如此,考虑到翻译很难尽善尽美。躲在某个角落里的瑕疵,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捣乱。学生詹泽帮我找了十多处错别字,特别感谢她。但我还是不敢打包票,说瑕疵就此绝迹,永无出头之日。因此,倘若文句上还有任何错讹,我都欢迎读者批评指正。孟子说,子路闻过则喜。他是孔子的高足,道行高深,我只有像太史公写的那样,“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乔纳森的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吴宝沛 2016年9月11日于北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