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父母期待子女报恩的心理,正是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为人父母,本来就是一件光荣而又艰辛的事情,如果不以虔诚的态度来对待,便很难得到子女的爱与尊敬。试想一下,如果总是对子女强调“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一定要好好报答我”之类的话,那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家的感觉何在呢?在这样嘈杂压抑的环境下,孩子们怎么能够健康成长呢?
另外,只有那些真诚地对待生活、事业、家庭,生活习惯良好的父母才能得到孩子的尊敬。否则,在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严加指责的时候,必定会被孩子的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你自己不也是那样吗?”因此,我认为,父母能否得到孩子的尊重,最重要的在于父母本人的言行举止。那些有涵养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或许还可以为自己辩护,劝说孩子接受自己的教诲;而那些没有涵养的父母,则往往会因为被孩子戳到自己的痛处而更加恼火,从而说出一些极不理智却又貌似有理的话来:“你怎么能这样和你妈妈说话?不懂得尊敬长辈!我是大人,当然可以这样做,你还是个孩子,当然就不可以!你不听话,就要受到惩罚!”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成了低等公民,哪里还有幸福可言?有的人认为,这样的训话是理所当然的,既然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父母当然就应当握有“生杀大权”。可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极其荒唐可笑,为什么大人就一定要得到孩子的尊敬?为什么年龄大或地位高的人就一定应该受到年轻或地位低的人的敬爱?成年人也许为了利益得失,从而不得不对年长或位高的人表示尊重,这完全是成年人自己的选择,但千万不要把这种思想强加到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对一个不值得尊敬的家长,孩子完全有权力表现出自己的反抗意愿。我认为,打着尊敬长辈的旗号强迫孩子服从自己,非但得不到他们内心的服从与尊敬,反而会加重孩子对家长的不信任与怨恨。
我认为,父母应当抱着一种理智的态度与孩子平和地沟通。如果我们真的认同某个观念并且以身作则,也必然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与尊重。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之前,必须先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值得孩子们学习和尊敬。事实上,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对维尼芙雷特的教育过程中,我从来不会以权威的身份去命令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也从不以高她一等的姿态向她提出什么要求。因为我知道,说教永远是苍白无力的,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为作为她学习的指引,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维尼芙雷特两三岁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很多时候,她不是弄坏自己的玩具,就是来干扰我的工作。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类似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所以什么都想尝试摆弄一下。有一次,维尼芙雷特趁我外出的一会儿,偷偷溜进了我的书房,等我回来的时候,就发现整个书房已经陷入一片狼藉之中。也许是出于恶作剧,也许是出于好奇,她把我未写完的论文稿撒得满屋子都是,那些整理好的顺序全部都被搞乱了。对我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然而,当时我并没有责怪维尼芙雷特,只是蹲下身去自己一页页将稿纸捡起来重新整理好。她就静静地站在旁边,看着我整理稿子,似乎没有想到要过来帮我。在我快要整理完的时候,她就静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
一直等到晚饭之后,维尼芙雷特要我到她的房间去帮她收拾那些散落满地的玩具。我走到她的房间,看见那些玩具被扔得到处都是,而且床单也被凌乱地扯到了地上。
我看了看,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准备离开,女儿突然回过头来,问道:“妈妈,你不帮我收拾一下玩具吗?”
“不,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我回答道。
“可是,这些你平时都会帮我做的啊。”她疑惑地看着我。
“那么,今天我的资料散落满地,又有谁帮我收拾呢?”我问道。
P11-12
《斯托夫人的教育》是一本影响全世界亿万母亲的伟大读物。作者斯托夫人,1881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后担任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在上大学期间,斯托夫人接触到并研究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书中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令斯托夫人倍感震惊和叹服,由此,她对家庭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在女儿出生后,她的教育思想得以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的女儿维尼芙雷特5岁时就能够熟练地运用8国语言,并能将各种语言翻译成世界语。斯托夫人在本书中详细地记述了维尼芙雷特的成长经历,并极力阐明她的教育理念。她的“伟大始于家庭”的观念深入人心,并使越来越多的家庭从中获益。无数父母按照书中的方法成功地教育和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是依照着想象和所谓的经验来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许多为人父母者都认为听话是儿童的美德,而听话的孩子虽然能够使父母省心,却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的实现,长大后成为不独立、不自主,或是心理有缺失、人格有障碍的人。甚至有不少家长坚持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喂养和管教的结合,他们不懂得教育的方法,又不屑于学习,以为孩子诞生的同时,自己也就一并拥有了为人父母的知识和权威,用自以为是的一套准则不断地在孩子成长的路途中设置各种障碍,最终误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何培养子女,其中大有学问。如果只注重孩子的才能,他有可能变成一个身体赢弱或没有是非观念的愚人;如果只注重孩子的身体,他有可能成为一个无知、粗鲁的人;如果只注重孩子的品质,他又有可能成为一个只有想法而无法付诸实际的废人。那些艺术家、大文豪和大科学家的产生,都离不开合理的早期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来说,本书既是包含教育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智慧盛筵,又是一本通俗易懂、极具操作性的实用教子手册,从对孩子的身体养育到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再到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内容涵盖了儿童教育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够给所有爱子心切的家长们以切实的帮助。相信很多家长看完,都会有醍醐灌顶之感,有必要来重新对自己的教子方略做一番考量和调整,同时掌握教育的精髓和养育孩子的新方法。
阅读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书中提出了不少教育的具体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家长们完全可以在领悟书中精髓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斯托夫人著宿文渊编译的《斯托夫人的教育(精)》是一本影响过亿万美国母亲的伟大读物。本书作者斯托夫人在著名的哲学家詹姆斯博士的影响下,开始阅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深受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自然教育”理论。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就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创作;9岁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10岁能运用13种不同语言熟练交谈……斯托夫人在本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女儿维尼芙雷特的成长经历,并极力阐明她的教育理念。她的“伟大始于家庭”的观念已深入美国的千家万户,并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从中获益。《纽约时报》称赞这本书说:“ 斯托夫人的教育智慧一直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它给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份行动的指南,也给父母们望子成才的希望带来了福音。”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来说,斯托夫人著宿文渊编译的《斯托夫人的教育(精)》既是包含教育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智慧结晶,又是一本通俗易懂、极具操作性的实用教子手册,从对孩子的身体养育到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再到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内容涵盖了儿童教育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够给所有爱子心切的家长们以切实的帮助。相信很多家长看完,都会感到有必要重新对自己的教子方略做一番考量和调整,也能同时掌握教育的精髓和养育孩子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