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如果你足够聪明,就不应该再费神对你的“助理”解释:“克里吉奥”处在附录的字母C项下,而不是字母K项下。你会笑得很甜蜜,并对他说“没关系”,然后自己去查。
这种没有独立行事能力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意志的脆弱,这种不勇于接受和担当的工作作风,都是导致纯粹的社会主义在未来难以实现的原因。
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我激励,那么当他们在为全体社会的利益服务时,他们又会怎么样呢?
例如,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有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认为这些都不是必要条件。
这种人能够写出一封致加西亚的信吗?
“你看那个簿记员。”一家大公司的领班对我说。“看到了,怎么样?”“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也许能够完成任务。但另一方面,他可能在四个美容院前驻足。而到了闹市区,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记自己究竟是来干什么的。”对这种人你能足够信任到派他去给加西亚送信吗?
最近,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对那些“在苦力工厂受压迫”和“寻找雇用机会的无家可归”的人的感情脆弱的同情,同时他们还对那些雇主提出严厉的指责。
但是,从没有人提到那些未老先衰的雇主们的智力工作,他力图让那些懒虫能够做得好一些,但是他长期的、耐心的“帮助”都是无用功,只要他一转身,那些人又开始闲荡起来。
在每家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不断的“除草”过程。公司负责人不断地送走那些没有能力对公司的发展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纳新的成员。无论业务如何繁忙,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的时候,这种整顿才会有明显的效果——那些无法胜任工作、缺乏才干的人都被摈弃于公司的大门之外,只有那些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追逐自己利益的欲望驱动每个老板只会留住那些最优秀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他却缺乏独立做生意的能力,对他人来说也没有丝毫价值,因为他总是偏执地怀疑自己的老板在压榨他,或企图压榨他。他既不能指挥他人,也不能被他人指挥。如果你让他“送封信给加西亚”,他的回答极有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今天晚上,顶着吹透他破衣烂衫的呼啸冷风,这个人还会穿行在大街上寻找工作。没有任何一个了解他的人敢雇用他,因为他是一个永远心怀不满之人。任何劝说对他来说都是毫无作用的,唯一可以影响他的就是他的那双厚底的九号鞋。
当然,我知道这种在道德上扭曲的人和那些在肢体上畸形的人一样可怜。但是,当我们对这类人施以同情之时,我们也应该为那些为伟大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人掬一捧同情之泪:他们在下班铃声响了以后还在工作,他们的头发过早转白,而这都是因为他们想努力维持一份事业而劝服懒散冷漠、粗心低能、无心报恩的人回到正常轨道上来。没有这份事业,雇员们都将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也许是的。不过,即使整个世界变成一座贫民窟,我也要为成功者说几句公道话——他们克服了重重障碍,给别人指出了前进的方向,终于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从成功中.又得到了什么呢?一片空虚,除了面包和衣服以外,一无所有。
我曾经送过外卖,为别人打过工,我也曾当过老板,我深知两方面的种种酸甜苦辣。贫穷并不优越,贫苦不值得赞美,衣衫褴褛更不值得推荐;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婪的、专横的,就像并非所有的穷人都是善良的。我衷心敬佩那些即使老板离开后仍像老板没有离开一样努力工作的人。当你交给他一封致加西亚的信时,他会默默地接受任务,不会问任何白痴问题,也不会费尽心机把任务推给离得最近的同事,而是竭尽全力把信送到。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失业,也永远没有必要通过参加罢工去争得更优厚的薪水。
文明,就是热切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探索过程。
P10-12
许多年以来,无论是美国西点军校还是美国海军军官学校都会学一篇文章,它向学生传授如何自我依靠、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出主动性。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哈伯德,这篇文章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代代的美国人深受此文的激励,同样,在全世界,也有许多人受此文的影响踏上了成功之路。
无可争议的是,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部百年经典,在作者尚在世的1913年,它就印刷达四千万册。可以说,在他之前从事写作的个人当中,还从来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像他一样,在有生之年凭借一本书就达到这样令人恐怖的销售纪录。从那时到现在又过去了一百多年,作为历史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把信送给加西亚》仍然广受青睐,仍然在被无数次地印刷、复制,发给士兵、公务员、公司职员和其他人,具体的发行数量已经难以统计。2000年该书被两家美国很有影响的杂志评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书”第六名。有人甚至认为它是有史以来仅次于《圣经》的第二畅销书。
这本小册子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它告诉我们,一定要努力去执行,主动地去执行上级指示,以极大的敬业精神从事上级或老板交给的任务。一切的意义只有在忠实地执行中才会体现出来。这一百年金身不破的卓越理念使多少伟业卓然成就,使多少凡人成为伟人,使一个个普通的团队成为最卓越的精英团队。
当全世界都在津津乐道于“变化”、“创新”等时髦的概念时,似乎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然而,员工的忠诚和敬业精神缺失却一直困扰着企业家和公司的管理者们。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正在失去,这其中包括那些最基本的商业精神——信用、勤奋和敬业。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工作时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不思自省,却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责任心的现实。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如同瘟疫一样在企业、政府机关、学校蔓延.无论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无法彻底消除。自恃有才华,却没有责任心、没有敬业精神,如此这般我们是否真的能顺利前行?
哪里能找到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管理者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送信人罗文的故事,以及基于这个故事之上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已经是全世界的经典。“送信”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
有些人觉得《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篇从老板的角度看问题的文章,有些观点有失偏颇,有些甚至对员工而言是不公正的。确实,有的人对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轻视穷人、吹捧富人的言论表示反感。有的人认为愚忠也是有害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真正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上级领导或老板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而那些懒惰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为自己的公司而工作,也无法改变这些恶习而获得成功。有关罗文的故事和其中的浅显的道理超过了许多大学里所教授的深奥理论。作者甚至认为,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赖于此。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文明,就是热切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探索过程。”也许是有些高估了,但对于一本浅显的励志类图书而言,它的立意是明确的,是有相当说服力的。
这个译本是一个全新译本,第一辑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及相关的资料与坊间的各种其他译文有极大的不同,它们更忠实于原文。本书的第一辑,不仅收入了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这篇著名的文章和罗文所写的《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一书,也收入了其他的资料。这些附加的资料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为本书主干的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和罗文所写的《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一书。特别有意思的是,译本收入了莫雷斯所写的《现在,加西亚不曾收到给他的信》一文,作者在文中透露了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在当代美国的命运,他认为此书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合时宜了。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有争议、有不同意见是好的。当然,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此文已经无人阅读”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事实上它仍被广泛阅读,在一些大公司和军校,至今仍然被奉为经典。回看历史,往往越是比较经典的东西,争议来得越大一些。对于这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也有一些争议,我们在这里把莫雷斯的文章译出,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兼听则明,我们相信广大读者会做出自己的甄别。
本书的第二辑,是哈伯德文萃,收入了哈伯德最经典的二十七篇文章,内容涉及工作、教育、精神、友谊、爱情、大自然和宗教等。这些文章涉及的范围广泛,极为精彩,是对人生的精辟见解,全面反映了哈伯德个人多彩的思想,可以突破哈伯德仅是一个励志作家的呆板形象,在捧读过程中常给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特别要指出的是,本辑的文章中,除了《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商业信条》、《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人生信条》和《阿尔伯特·哈伯德论主动》等少数文章以外,其他的内容大多是国内首次译出的。
本书最后有四个附录,分别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加西亚和罗文三个人的传记材料及《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的英文版原文。其中介绍罗伯特·科赫所写的哈伯德的传记材料比较详尽,它为我们理解哈伯德的一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使我们了解到哈伯德及其事业的不同侧面。
是为序。
译者于杭州
一个多世纪以前,一名美国陆军中尉受命去给身处古巴丛林中的加西亚将军送一封信。他历尽艰险将信送达,不但改变了战争的局面,也让世人永远记住了他。这个人就是安德鲁·萨默斯·罗文。美国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将罗文的故事写成了一本小册子,它薄得就跟一块饼一样,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考验,风靡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把信送给加西亚(经典全译本)(精)》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人如此痴迷?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倡导了一种精神——忠诚、责任、执行、自动自发……无沦什么时代,无论哪个民族,都需要这种精神。它冲破了地域和时空的界限,让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产生共鸣。在今天,这种精神也是当今的职员所急需的,无论是在企业里工作还是在政府部门里就职,一旦具有了这种精神,每个人都能够在岗位上创造奇迹,从平凡中创造卓越。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创作了一篇名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经典全译本)(精)》的文章,讲述了勇敢无畏的中尉罗文在1898年只身一人进入古巴将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故事。
这本小册子自1899年出版以来,即赢得了广泛的高度赞誉,到1915年作者逝世为止,印数已高达4000万册,创造了一个作家有生之年一本图书发行量最高的历史记录。书中的主人公安德鲁·萨默斯·罗文也因此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象征,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以主动性完成职责。2000年,该书被美国《哈德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全球畅销书第六名。到目前为止,它的中文各种版本销量达到五百多万册,全球各种译本累计销量超过八亿册。联想、海尔、华为、TCL、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知名企业将此书作为员工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