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曹丽媛编著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读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广大小学生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主题词的内涵而精心编写了数十个阐述这四个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并在故事后面撰写了“价值解析”栏目,帮助小学生从故事中悟出道理。
| 书名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读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
| 作者 | |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曹丽媛编著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读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广大小学生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主题词的内涵而精心编写了数十个阐述这四个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并在故事后面撰写了“价值解析”栏目,帮助小学生从故事中悟出道理。 内容推荐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 曹丽媛编著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读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编写了数十个阐述这四个核心价值观的故事。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富强 农业小科学家 改革开放的春风 为国家富强努力读书 富强的代价 “77岁”的钱塘江大桥 蘑菇云背后的英雄 中国核潜艇之父 “钻井闯将” 中国太空第一人 “中国最有名的农民” 第二章 民主 延安窑洞对 爷爷的教育 军长做检讨 百姓说了算 新来的村支书 大家来开会 老政协委员讲故事 总理的农民朋友 温岭人的创新 县委书记和县长带头“亮丑” 第三章 文明 环保小卫士 革命老黄牛 诠释中华文明理念 京城“雷锋” 会讲故事的人 一位光芒万丈的老人 中国孝子 让文明成为城市之魂 美与人性的使者 第四章 和谐 子弟兵的母亲 用爱呼唤生命 善良的峰顶 大爱无言 鼓舞了全中国的群体 白芨滩上治沙人 水火英雄 可可西里的故事 谱写生态华章 试读章节 为国家富强努力读书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910年左右,我们的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曾经强大的中国,在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国外资本主义的剥削下,失去了以往的雄风,身受多重压迫的百姓生活非常贫困。 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都只为自己的生活东奔西走,而真正想到为国家的复兴和百姓的富裕而努力的人,只是少数,周恩来是这少数人中的代表之一。 12岁时,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一天,校长问同学们:“你们是为了什么而读书?”有同学说为了挣钱,有同学说为了当官,甚至有人居然说为了他的父亲。“哈哈”,听了他们的回答,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校长则无奈地一边叹气一边摇头。 终于,他走到周恩来身边,问他:“你呢?”周恩来想了想,站起来大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先是一愣,随即拍手叫好,说“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激动的校长示意周恩来坐下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年仅12岁,就如此胸怀大志,意识到要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奋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这也是当代很多专家学者探寻已久的话题。或许,这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一些关系。 周恩来1898年出生在江苏省淮安,由于家道衰落,小小年纪的他遭到了家庭的变故。他的大伯父没有子女,一直单身在沈阳工作,大伯母则在天津生活。于是,他就被带到了沈阳,和伯父生活在一起。周恩来的到来,大伯父非常高兴,还送他进了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学习。这是一所新式学堂,有很多其他学校没有的课程,比如,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物理)、英文、图画、歌唱、体操等,周恩来非常喜欢这些课程。 在东关模范学校的三年学习中,周恩来勤奋刻苦,学到了很多知识。各门功课成绩都很好,特别是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都名列第一。他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其中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一文,还轰动了全校,并在全省举办的教育成绩展览会上展示,被收入《学校国文成绩》一书。国文老师曾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为这样的学生,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在上学期间,除了认真学习,周恩来也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他刚从江苏淮安到沈阳时,很不适应这里的环境。在这里,夏天时没有家乡美丽的柳岸,冬天又漫天冰雪,北风呼啸。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锻炼身体,每天早上从家跑到学校,下午放学再从学校跑回家,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也不在乎。每次体育课上,他都是最积极的学生之一,还经常和同学们踢足球。一次踢球时,他所在的队踢输了,队友们都垂头丧气,只有他乐呵呵的。同学们不理解,他跟大家说,我们踢球最主要的是练好身体报效中华啊!只要能锻练好身体,输几个球算得了什么。 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对周恩来影响很大。 周恩来有一个同学,家在沈阳郊区的魏家楼子,那里曾是日俄战争的战场。1911年,这位同学邀请周恩来到他家过暑假。同学的爷爷何老先生是位富有正义感的私塾先生,非常喜欢周恩来。老先生带着孙子陪周恩来去了烟龙山,并讲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他告诉两个孩子,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日本兵和俄国兵打了起来。日军在烟龙山设了指挥部,俄国兵放火烧了村里的房子,还杀害了他的父亲、妻子和很多村民。这些悲惨情景使周恩来非常震惊。 何老先生对列强们的抢掠烧杀无比愤怒,做梦也盼着祖国强大,好有能力去反抗这些暴力。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我老了,要说有什么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将来使国家强大起来。” 何老先生还给两个孩子出了一副上联:不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对了下旬:誓做中华的主人。何老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好,绝好!”在周恩来身上,这位老人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 国家的贫弱不振,强烈地刺激着年少的周恩来。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争取国家的独立富强,只有如此,我们个人才能有前途。他意识到即使是年少的学生,也应该把复兴国家当作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比当时的很多大人都想得长远、想得透彻。 价值解析 少年是中国未来的栋梁,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描述少年与中国的关系时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得多好,在国家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年代,有多少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些贡献啊!我们要以周恩来为镜子,品学兼修,志存高远,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努力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P10-1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