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这本书是世界动物小说大师经典作品系列之一,包含13部文学作品:《特立独行的猫》、《犰狳的来历》、《兴风作浪的螃蟹》、《豹子身上的斑点是怎么长出来的》、《大象宝宝问问题》等,均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迪亚德·吉卜林的经典动物小说。主要供青少年读者阅读,让他们认识大自然的法则。
| 书名 | 原来如此/世界动物小说大师经典作品系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英)拉迪亚德·吉卜林 |
| 出版社 | 新时代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原来如此》这本书是世界动物小说大师经典作品系列之一,包含13部文学作品:《特立独行的猫》、《犰狳的来历》、《兴风作浪的螃蟹》、《豹子身上的斑点是怎么长出来的》、《大象宝宝问问题》等,均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迪亚德·吉卜林的经典动物小说。主要供青少年读者阅读,让他们认识大自然的法则。 内容推荐 世界文学中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拉迪亚德·吉卜林的故事却是独树一帜。他笔下的动物是独立的、充满野性的角色,他不是让人的思想、人的情感披上动物的外衣,而是完全保留动物的特征,让他们以动物的方式说话。吉卜林殚精竭虑做的是将丛林动物的语言“翻译”成人的语言,不仅以超凡的想象力体察和捕捉到了动物特有的领悟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而且以卓越的文学天赋为动物们量身定做了一套丛林语言。吉卜林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次选入的这本《原来如此》,为吉卜林经典的短篇故事集。 目录 特立独行的猫 犰狳的来历 兴风作浪的螃蟹 豹子身上的斑点是怎么长出来的 大象宝宝问问题 蝴蝶跺脚 鲸鱼的喉咙是怎么长出来的 老袋鼠的愿望 骆驼的驼峰是怎么长出来的 犀牛皮上的褶子是怎么来的 第一封信是怎么写的 字母的由来 动物的恐惧是怎么来的 试读章节 野狗说道:“哦,我的敌人啊,我敌人的妻子啊,你们弄的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在野生森林里都能闻得着?” 女人拿起一块烤过的羊骨头扔给了野狗,说道:“野生森林的野家伙,尝尝吧。”野狗啃了起来,他从来没吃过这么可口的食物,说道:“哦,我的敌人啊,我敌人的妻子啊,再给我一块吧。” 女人说道:“野生森林里出来的野家伙,如果你白天帮我丈夫打猎,晚上帮我们守护山洞,我会给你很多很多的烤骨头吃,要多少有多少。” “哇!”猫听后说道,“这个女人真聪明,不过她还没我聪明。” 野狗爬进山洞,把头靠在女人的腿上,说道:“哦,我的朋友啊,朋友的妻子啊,我白天会帮你丈夫打猎,晚上会帮你们守护山洞。” “哇!”猫听后说道,“真是条笨狗啊!”随后,他独自摇着尾巴回到野生森林,没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男人睡醒后,问女人:“这条野狗在这儿干嘛?”女人说:“他以后就不再是野狗了,他是我们的第一个朋友,永远都是朋友。你出去打猎时带上它吧。” 第二天晚上,女人在草地上割了一大抱鲜草,放在火旁烤干,闻起来就像新割的鲜草一样。然后她坐在洞口,用马皮革编了条绳子。她看着又大又宽的羊肩胛骨,又施了一个魔法,这是世界上第二个魔法。 野生森林里所有野生动物都想知道野狗发生了什么事儿。最后,野马跺了跺脚,说道:“我去看看,回来告诉你们野狗怎么还不回来。猫兄弟,和我一块去吧。” “我可不去!”猫说道,“我是特立独行的猫,任何地方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不去。”可是,他还是像先前跟在野狗身后那样,轻轻地跟在野马身后,最后藏在一个能听清一切动静的地方。 女人听到马蹄子“哒哒”的声音,听到马蹄子踩在长长的鬃毛上发出的磕绊的声音,笑着说道:“又来了第二位客人。野生森林里的野家伙啊,你想要什么呢?” 野马说道:“哦,我的仇敌啊,仇敌的妻子啊,野狗在哪里啊?” 女人笑了,她拿起肩胛骨看看说:“野生森林里的野家伙啊,你不是来找野狗的,你是为美味的野草而来的。” 野马踩在自己长长的鬃毛上,绊了一下,他说道:“是啊,快给我吃吧!” 女人说道,“野生森林里的野家伙啊,要是你低下头,戴上我给你的东西,以后你一日三餐都能吃到美味的鲜草。” “哇!”猫听后说道,“这个女人真聪明,不过她还是不如我聪明。”野马低下头,女人给他戴上了缰绳。野马嗅了嗅女人的脚说道:“哦,我的女主人啊,我主人的妻子啊,为了能吃到美味的鲜草,以后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哇!”猫听后说道,“真是匹愚蠢的马啊!”随后,他独自摇着尾巴回到了野生森林,并没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和狗打猎回来后,男人问女人:“这匹野马在这儿干什么啊?”女人答道:“他从今以后再也不是野马了,而是我们的第一个仆人,他将载着我们到各个地方去,直到永远。以后你就骑着他出去打猎吧。” 第三天,野牛抬着她高傲的头颅,以免犄角被树丛挂住,往山洞走去。野猫像往常一样跟在后面,藏了起来。一切都和前两天发生的一样,野牛答应只要女人每天给她青草吃,她就为女人提供牛奶。野猫听后,和往常一样,又摇着他那高傲的尾巴回到潮湿的野生森林里,仍然没告诉其他动物。男人带着马和狗打猎归来的时候,像前两次一样问了同样的问题。女人答道:“她从今以后不叫野牛了,而是提供美食的动物。她永远都会为我们提供热乎乎的牛奶喝。你和第一个朋友、第一个仆人出去打猎时,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第四天,猫等着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动物去那个山洞,但野生森林里的任何一个动物都没去。于是,猫就独自来到洞口,他看到女人正在挤牛奶,还看到洞里的火焰,闻到牛奶的香气。 P4-7 序言 动物小说的魅力 安武林 动物小说在当下越来越火,越来越受孩子们的欢迎,这倒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尽管这种形式和题材的小说,早已经传入我国,但能被高度重视和如此畅销却不过是近些年的事情。这个原因是复杂的,但不管怎么说,动物小说的创作、出版,乃至翻译目前几乎达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 这几本外国作家的动物小说集,倒也纯粹,是英国作家吉卜林和加拿大作家罗伯茨的作品。吉卜林的知名度比罗伯茨的知名度要大得多,原因是他曾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仅止于动物小说这个方面。相比之下,罗伯茨的知名度要小一些。动物小说在很多年内,都是一个小众圈内的读者喜欢,他知名度小的原因和这种形式和题材的被重视的程度情况类似。尽管动物小说已经大红大紫了,但在市场上流行的情况来看,读者对吉卜林的熟悉程度仍远远高于罗伯茨,出版的情况也如此。 其实,对于吉卜林的动物小说,尤其是这两部在世界范围都很流行的作品集,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也就是吉卜林的动物小说并不是纯粹的动物小说,动物只不过是他作品的一个表现形式,从科普的意义上说,几乎和动物本身关系并不大。他的作品机智,幽默,风趣,生动,故事性很强,耐读,因此格外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人们依然乐意把他的小说归之为动物小说,但他的动物小说童话和寓言的色彩浓。 罗伯茨的小说和西顿的动物小说一样,属于纯粹的动物小说。按照人们的约定和共识,动物小说中的动物主人公,一般是不说话的,这几乎成了判定一部小说是不是纯粹的动物小说的一个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对孩子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孩子们既不懂这些,也不关心这些,他们所关心的是小说是否好看。因此,吉卜林的小说占着很大的优势。 动物小说,一般具有科普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关于动物本身的知识是动物小说的基本品质。也就是说,在普遍性之内,作家不破坏动物的基本物性原则,比如狼是食肉动物,我们不能让一只狼违背自己的饮食习性去吃草,从而让它变成一只食草动物。而在童话范畴内,是可以的,是被允许的。因为童话建筑的是理想的世界,为了它的最高理想,无论是出于道德,情感,还是美德原因,它都可以牺牲或者改变动物的物性原则。而动物小说是不可以的,这在罗伯茨和西顿的动物小说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动物小说的魅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动物本身的好奇,除了那些宠物的爱好者之外,可以说大多数人对动物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科普的知识犹如解剖学知识一样,无血无肉的,依然不能够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在这方面,动物小说的作家担负起了重要的使命,他们近距离地观察动物,表现动物,将动物纳入到可以充分地展示自身的故事框架之内,将其某一点放大,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动物,感知动物,犹如摄影的局部定格与放大一样。我们可以更亲切地认识动物,当然,是我们的同类。尽管我们喜欢以低等和高等来划分我们和动物们的界限,但我们是同类这个事实却无法改变。动物小说作家们是打破这种高等和低等界限划分的人,他们以同类来表现它们,怀着深刻的情感,爱或者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动物小说家们高超的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让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亲近动物,认识动物。在他们的笔下,动物是具有人的品质的,他们或者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或者表现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一切的动物小说,毫无疑问,都直接映射我们人类的品质和关系。动物世界,除了那点科普的区别之外,它们就是我们人类世界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大自然的法则,对动物和人类是一视同仁的。我们通过阅读动物小说,不仅仅是激起我们对动物持有人性化的关怀,体贴之情,怜悯之情,敬畏之情,而且也能够反思我们人类行为的本身。我们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那么,我们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大自然,了解生命,而阅读动物小说,则是最好的选择。在儿童的天性之内,他们本身就对神秘的事物保持着高度的热情,那么,动物小说中所描绘的那个动物世界,更是他们高度关注的世界。动物小说中,是残忍和血腥唯一可以合法存在的领地,我们想让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法则,那是不能通过童话来展现的。所以,动物小说,是最好的选择。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