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白图泰游记》是一部游记,闪耀着国礼的光环,也充盈着细腻的情感。它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成为中世纪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瑰宝,至今仍是研究宋元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重要资料。与马可波罗一样,伊本白图泰在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际交往中,被频繁提及。它记录的虽是朝觐之旅的点滴,却因自然流淌的文化交流而愈发动人。邂逅她,来听听14世纪的故事吧!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至正六年)来中国游历,考察中国的风土民情。他先后访问过泉州、广州、杭州以及元大都。返回摩洛哥后,伊本·白图泰将他的游历笔录成书——《《伊本·白图泰游记》》。这部游记是一部研究中世纪亚、非两大洲历史、地理、民族、民俗等方面的很有价值的旅行家笔录,被许多学者引用。至今仍是研究宋元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重要资料。
《伊本·白图泰游记》堪为阿拉伯文学的杰作,但在作者去世几个世纪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世纪才被西欧的学术界重新发现。1853年一1859年,法文版在巴黎出版,引起极大的轰动。后又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