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5卷)》是第15卷。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5卷)》共收11篇传记。包括何叔衡、陈昌、张太雷、贺锦斋、张兆丰、林育南、杨匏安、许继慎、刘伯坚、杨靖宇、陈翰章。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何叔衡

陈 昌

张太雷

贺锦斋

张兆丰

林育南

杨匏安

许继慎

刘伯坚

杨靖宇

陈翰章

试读章节

这时,何叔衡一面教书,一面抓紧时间自学,涉猎范围遍及经、史、子、集,特别注意研究历史、地理和人生观问题。他对自学要求很严,常恨时间为冗事所占,不能充分用来读书。1907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数日践亥迎寅,席未及煖,常为人摄去。一部奏议,阅六日始完,用功迟慢。如此计,所积两柜三簏之书,必十年始完。而十年沧桑之变,又不知何底!其蹉跎终古哉!”读书时,他联系所读内容,在日记中写了大量的心得笔记。例如,读谢叠山的《文章轨范》后写道:“胡澹黄先生上高宗封事,论王伦、秦桧之奸,真觉慷慨痛快,谈谈如见须眉之闪闪欲动也。”阅山东半岛地图后,他写道:“自甲午之后,我国全师熸告,今俄租旅顺,英租威海,德强借胶州湾,渤海、黄海之防,蒙杳不知其下手也。”阅《高士传》后,他写道:“困辱非忧,取困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数语当铭座右。”从这些心得笔记中,可以窥见他当时思想的一斑。

1909年春,何叔衡受聘到离家五十华里的云山高等小学堂任教。这个学堂的前身叫云山书院,是清同治三四年间由地方士绅集资兴建的,有田租一千三百多担,与县城玉潭书院齐名,并称宁乡的两大书院。据《宁乡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八九年,廖湘蘅等请改云山书院为高等小学堂,然考试犹存,学生不甚踊跃。”学堂开设有读经、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英文、体操等课程。何叔衡担任高年级的国文、历史、地理教员。

这时,清政府虽已明令废科举、兴学堂,但在地方顽固势力对“新学”攻击的影响下,到学堂来读书的仍然不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向学堂提了三条建议:一是组织人员下乡宣传,讲解学堂比私塾、“新学”比“旧学”的好处,击破顽固势力的反动宣传;二是利用学堂租谷多的优越条件,降低对学生的收费标准,使贫苦农民的子弟能够入学;三是延聘思想开明,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来校任教,扩大学堂的进步力量,并向学堂陆续推荐了李藕苏、张岳群、谢觉哉、姜梦周等人。当时主持学堂教务的喻徽五,是个廪生,后又毕业于省速成师范,思想比较进步,在地方上也有声望,一一接受了他的建议。以后云山学堂的兴旺和成为当时一所比较进步的学堂,与这时期实行他的建议是分不开的。

这时,小时和何叔衡一起放牛的堂弟何梓林已在福建参加了同盟会。经常给他寄来革命的书报,向他报道同盟会组织武装起义的消息,促使他的思想由痛恨清朝的祸国殃民转向接受孙中山的革命民主主义。他在教课时,经常以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联系中国历史上的盛衰荣辱,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立志改革,救国救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南首先响应,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的统治。消息传来,何叔衡欣喜若狂,开怀畅饮,带头剪掉自己头上的辫子,并在学校积极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揭露清朝腐朽媚外的罪行。11月4日(农历九月十三日),他还专程回到家里,动员父亲、兄弟和邻居剪掉辫子。1913年他到长沙后,又曾连续三次写信回家,要全家女人放脚。这一年暑假,他回到家里,看到都未放脚,便风趣地说:看来只动嘴动笔不行,还得要动手动刀才能解决问题。接着,他搜拢一石灰篓子的裹脚布和尖脚鞋,拿了菜刀,搬出木凳,在地坪里当场砍烂,终于迫使全家裹脚的女人都放了脚。

1912年元旦,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清帝宣布退位。何叔衡心情十分振奋,决心在云山学堂开展教学改革,树立新的学风,使之符合“民国”的要求。他与谢觉哉、姜梦周等进步教师一起,办学生会,反对尊孔读经,提倡做应用文,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劝阻富家子弟坐轿子上学,吸收附近贫苦农民子弟免费上学,号召学生自己动手栽树、修操场等,使学堂面目为之一新。

但是,就在这年,来了一个姓黄的校长,是所谓的世家子弟,思想十分守旧。

P5-6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