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7卷)》共收13篇传记。萧劲光、周其鉴、刘士奇、王兆卿、林青、袁国平、范子侠、焦裕禄、王世益、晏福生、张达志、朱开铨、老舍。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 书名 |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7卷)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7卷)》共收13篇传记。萧劲光、周其鉴、刘士奇、王兆卿、林青、袁国平、范子侠、焦裕禄、王世益、晏福生、张达志、朱开铨、老舍。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7卷)》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目录 萧劲光 周其鉴 刘士奇 王兆卿 林 青 袁国平 范子侠 焦裕禄 王世益 晏福生 张达志 朱开铨 老 舍 试读章节 萧劲光,原名萧玉成,乳名满哥,1903年1月4日生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赵洲港。 萧劲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以纺织为业的手艺人,无房又无地。萧劲光两岁时,父亲和祖父相继去世。母亲带着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在天马山脚下租了一块庙地,靠着乡亲们的帮助,盖了3间茅草房定居下来。萧劲光有3个哥哥,两个姐姐,他排行第六。 辛亥革命前后,大哥在一家饭馆当厨师,家境稍有改善。母亲便和大哥商量,送萧劲光到一家私塾读书,两年以后又到镇上的“洋学堂”改读新学。萧劲光十分用功,连课余时间上山砍柴也常常要带上书本,偷闲读书。时间长了,小伙伴们送给他一个诨号——“书憨子”。1917年,他考上了离家乡一江之隔的长沙长郡中学。 萧劲光的中学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激烈动荡的年代。1919年,五四运动的烽火迅速由北京蔓延到全国。长沙学生界在湖南省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下,组织了救国十人团,开展罢课、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各种形式的反帝爱国运动。长郡中学也组织了救国十人团,并发表慷慨激昂、催人奋起的宣言。萧劲光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罢课、游行、抵制日货等活动。经过这场运动的斗争洗礼,他的思想开始由朴素的爱国热情向自觉理性的爱国思想升华,从对帝国主义和卖国政府的仇恨,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产生了探索、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 1920年暑假,萧劲光和好友任弼时(原名任培国)没有回家。他们想找一条升学或就业的出路,想到法国去勤工俭学。经过一番打听,才知道赴法勤工俭学已经停派了。彷徨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任弼时从同乡任岳那里得知,长沙一帮青年正在组织一个“俄罗斯研究会”,准备送一些学生去俄国勤工俭学。他们俩马上到船山中学找到任岳,由任岳牵线通过俄罗斯研究会的组织者之一、船山中学校长贺明范的关系,加入了俄罗斯研究会。①在会中,他们参加讨论会、报告会,听取当时湖南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毛泽东、何叔衡、方维夏等人的讲演,对俄国革命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救国意识。 不久,俄罗斯研究会决定派第一批会员赴俄勤工俭学,萧劲光和任弼时等人被选上。② 沐浴着列宁主义的光辉 1920年8月⑨,萧劲光和任弼时等人从长沙到岳阳,乘江轮沿长江而下,直抵上海。他们费了许多周折,找到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赴俄学习青年开设的“外国语学社”(又名“俄文专修馆”),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做留俄准备。 当时,在外国语学社学习的,还有刘少奇、罗觉(亦农)等,共二三十人。他们除了学习俄文外,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萧劲光读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是由学校发的《共产党宣言》。对于萧劲光这些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这本书生字并不多,但读起来仍然很费解,许多名词术语都是初次接触。于是,学社请来了这本书的第一位中文译者陈望道为他们主讲,每个星期日讲一课,学员们非常感兴趣。通过听讲与自学,萧劲光开始明白了为什么社会上存在着阶级、会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是怎么回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等革命道理。 P3-4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