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国策(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林少华主编的《战国策(典藏版)》是一部独特的国别体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240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它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内容推荐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林少华主编的《战国策(典藏版)》是“百部国学传世经典”之一,节选了十二策中重要的篇章。分为原文、注解、译文三部分。

目录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攻宜阳

 东周欲为稻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人周

 雍氏之役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秦欲攻周

秦策一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张仪说秦王曰

 楚攻魏张仪谓秦王

 陈轸去楚之秦

秦策二

 齐助楚攻秦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医扁鹊见秦武王

 甘茂亡秦且之齐

秦策三

 秦客卿造谓穰侯

 范子因王稽入秦

 范雎至秦

 范雎曰臣居山东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

秦策四

 秦王欲见顿弱

 顷襄王二十年

 或为六国说秦王

秦策五

 谓秦王

 濮阳人吕不韦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文信侯出走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

齐策一

 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善齐貌辨

 成侯邹忌为齐相

 田忌亡齐而之楚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齐王

齐策二

 张仪事秦惠王

 昭阳为楚伐魏

 秦攻赵长平

齐策三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孟尝君将入秦

 齐欲伐魏

齐策四

 齐人有冯谖者

 先生王斗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人见田骈

齐策五

 苏秦说齐闵王

齐策六

 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燕攻齐齐破

 齐闵王之遇杀

 齐王建入朝于秦

楚策一

 五国约以伐齐

 楚宣王问群臣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楚策二

 魏相翟强死

 楚怀王拘张仪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楚策三

 苏子谓楚王日

 苏秦之楚

 张仪之楚贫

 张仪逐惠施于魏

楚策四

 庄辛谓楚襄王

 客说春申君日

 天下合从

 楚考烈王无子

赵策一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晋毕阳之孙豫让

 苏秦说李兑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

赵策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武灵王平昼闲居

赵策三

 赵惠文王三十年

 秦围赵之邯郸

 郑同北见赵王

赵策四

 五国伐秦无功

 客见赵王

魏策一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张仪以秦相魏

魏策二

 魏惠王死

 田需贵于魏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魏策三

 秦败魏于华

 秦使赵攻魏

魏策四

 献书秦王

 魏王问张旄

 秦攻韩之管

 长平之役

 魏王欲攻邯郸

 信陵君杀晋鄙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韩策一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五国约而攻秦

 秦韩战于浊泽

韩策二

 楚围雍氏五月

 齐令周最使郑

 公叔且杀几瑟

 史疾为韩使楚

 韩傀相韩

韩策三

 或谓韩公仲

 或谓韩王日

 韩氏逐向晋于周

燕策一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燕文公时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

 燕昭王收破燕

燕策二

 苏代为燕说齐

 燕饥赵将伐之

 昌国君乐毅

 赵且伐燕

燕策三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宋、卫策

 公输般为楚设机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卫人迎新妇

中山策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中山君飨都士

试读章节

原文

司马熹辞去,归报中山王曰:“赵王非贤王也,不好道德而好声色;不好仁义而好勇力。臣闻其乃欲请所谓阴姬者。”中山王作色不悦。司马熹曰:“赵强国也,其请之必矣。王如不与①,即社稷危矣。与之;即为诸侯笑。”中山王曰:“为将奈何?”司马熹曰:“王立为后,以绝赵王之意。世无请后者。虽欲得请之,邻国不与也。”中山王遂立以为后,赵王亦无请言也。

注解

①不与:不给予。

译文

司马熹向赵王辞行,回去后告诉中山王说:“赵王不是个贤德的君王啊,他品德不端喜好音乐美色;不讲仁义而喜欢动用武力。我听说他甚至还想娶阴姬呢!”中山王听了后变了脸色,非常不高兴。司马熹说:“和我们相比,赵国是个强国,赵王既然想娶阴姬,得不到是誓不罢休了。如果大王您不给他,赵王必然会发兵威胁您的江山社稷;如果您把阴姬送给了赵王,则会被各诸侯国耻笑。”中山王问道:“那我该怎么办呢?”司马熹曰:“大王可以把阴姬立为王后,这样就可以了断了赵王的想法。这世上没有娶人家王后的道理,即便是赵王想得到阴姬,提出了要求,邻国君主也不会同意他这么做的。”中山王听后马上把阴姬立为王后,赵王也就断了念头,再没有提出娶阴姬的要求。

评析

司马熹先假托去赵国考察,到赵国后极尽美艳诱惑之词、渲染阴姬的倾国倾城、沉鱼落雁,用佳丽美色轻易使赵王上钩,然后按照事先的安排,以立皇后、断赵王念头为理由水到渠成地让阴姬当上了王后。做这种事,一定要事先谋划周全,然后各方面都要进行说服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目的达到了,那么整体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中山君飨都士

原文

中山君飨都士①,司马子期②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⑧。有二人挈④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餐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⑤;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注解

①飨都士:宴请都邑的士大夫。

②司马子期:中山之臣,后出仕楚国。

③亡:逃亡。

④挈(qie):拿着。

⑤厄:灾难,厄运。  译文

中山君设宴招待都邑的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被宴请之列。分羊羹时没有分给他,他一怒之下就投奔了楚国,说服楚国攻打中山,中山君被迫逃亡。有两个人提着戈一直跟在中山君身后,中山君回过头去问他们:“你们两个人是干什么的?”那两个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要饿死了,是您送给他一壶饭吃。我父亲临死前叮嘱说:‘中山国如果有变故,你们一定要以死报效国家!’所以我们特地来为您效力。”中山君仰面叹息道:“给人施与不在乎多少,但一定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与人结怨不在乎深浅,但一定不能伤害他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又因为一壶饭得到了两个义士。”

评析

人心本是极其脆弱的感情化的东西,所以对事物的反应非常的敏感。雪中送炭必让人感激不尽、铭记在心。而在名利场上伤了脸面,就是小事人家也一定会恨之入骨。事情无论大小,如果真正触及了人的心灵,那么就会改变人对人的态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干大事不拘小节,实际上是不对的,如不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小事,说不定哪天坏了大事的就是这件小事。尤其是处理人与人之间涉及感情、面子的事情,一定要慎重。

P464-466

序言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中国传统国学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它开启心智,滋润生命.陶冶人格,塑造灵魂。

开卷有益,忙碌的人们闲暇之时,应该用传统国学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用先人的哲思来涤荡自己忙碌的心灵。我们应该坚持阅读的爱好,在潮流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让传统文化永驻我们的心田。“复兴国学,从根本上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我们要甄选传世经典著作中最经典的部分来读,要以开放的胸襟和燃烧的激情去承接古人的经典大论与哲思华章,以自豪而不狂妄、执着而不僵化的精神风貌来直面当今社会的竞争与挑战。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帮助读者深刻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用经典历史文学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使国学得到承传,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精心编排了本书。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我们在文章中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将插画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众长.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书评(媒体评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国学经典浩瀚无边,道成于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知以使人变得美好。

——著名国学大师 南怀瑾

很难想象,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中华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国学,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既顺乎人性义应乎潮流的事业,必然发展下去。

——著名国学大师 季羡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