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平著的《语言哲学论稿》基于对西方哲学三次(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转向的梳理,全面阐释世界、认知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主要论及“语言哲学的前世与今世”、“什么是语言与语言是什么”、“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认知”、“语言的层次”、“语言的意义”、“意义的表述和理解”等九个方面,旨在拓展语言哲学的研究空间,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内涵。
| 书名 | 语言哲学论稿 |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作者 | 王跃平 |
| 出版社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王跃平著的《语言哲学论稿》基于对西方哲学三次(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转向的梳理,全面阐释世界、认知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主要论及“语言哲学的前世与今世”、“什么是语言与语言是什么”、“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认知”、“语言的层次”、“语言的意义”、“意义的表述和理解”等九个方面,旨在拓展语言哲学的研究空间,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内涵。 目录 序 一 语言哲学的前世与今世 1.1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及其缘由 1.2 西方语言哲学的流派和本土的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研究对象 二 什么是语言 2.1 “语言”的界定和语言的构成要素 2.2 语言的特性 2.3 语言与言语 三 语言与世界 3.1 实体、世界和语言在先论 3.2 语言的起源 四 语言与思维 4.1 旧的说法:同一论、独立论和唯工具论 4.2 新的思考:部分重合论 4.3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4.4 思维对语言的影响 五 语言与认知 5.1 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5.2 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5.3 隐喻和转喻 六 语言的层次 6.1 指称、谓述与语言的透明性、反省性 6.2 弗雷格、罗素和塔斯基论语言的层次 6.3 周礼全论语言表达式的层次及其意义 6.4 语言表达式的使用和提及;内涵语境和外延语境 6.5 外延语言、内涵语言、形式语言的转换 七 语言的意义(上) 7.1 意义的指称论 7.2 意义的观念论和意向论 7.3 意义的途径论 7.4 意义的符号关系论 7.5 意义的可证实论 7.6 意义的使用论 7.7 意义的成真条件论 八 语言的意义(下):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 8.1 奥斯汀的行为主义意义理论 8.2 塞尔的行为主义意义理论 8.3 对意义的行为主义理论的评价 九 意义的表达与理解 9.1 意义的表达 9.2 意义的理解 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