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寻梦
白小易
不知这是个差错还是别的什么,我突然出现在2095年的世界。我在那儿出了数不清的洋相,也有许多非凡的经历。这回我要讲的是我在一间神奇而又普通的游艺宫里所“创造”的奇迹——我在那儿见到了我一直非常钟爱而又无缘相会的梦露(她在我两岁那年便告别了人世),同时我还把另一位我很崇敬的艺术天才拉进了奇妙的“三角结构”中……
我得先告诉您,2095年的游戏和现在的游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在那个机器人控制的世界,自然人已经没有什么工作可做了。玩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一到这儿便被请去接受玩的训练。他们特意为我这个“初玩者”配备了一名“导玩”小姐,她毫不隐瞒地告诉我她是个机器人。她先领我进了一家游艺宫,这地方在我看来倒像是一个高档旅馆。我这个来自1993年的最狂热的电子游戏爱好者在这儿却是一窍不通。但我马上就发现机器人最大的好处便是耐心和一视同仁。她对我讲解了一番,然后领我进了一间游艺室。我看到一个像我那个时代的某种航天器一类的东西。她打开小门:
“请进吧。祝你好运气,更祝你早点儿出来。”
我还真舍不得撇下她,就说:“我自己恐怕玩不好,你不能进来指导指导我吗?”
“大部分人都愿意自己玩儿。”
“可我从来没这么玩过。等我会了之后我也爱自己玩。”
“里边没有我的位置呀,我只能坐您腿上啦?”
我看了一眼她的臀部,心想但愿那裙子下面可别是一堆铁块儿,“行啊,我很高兴。”
她就利利索索地钻进来坐在我身上。原来这是一具完美绝伦的带着异香的身体。
然后就是她对我进行培训了。她告诉我这是一台历史游戏机(很惭愧,我一开始还听成“立式游戏机”了,惹得她直皱蛾眉),它能够把我送到任何一个指定的过去时间内的任何地点,我可以和我所知道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见面并且发生现实性的关联。她怕我不明白,特意举例说比如它可以送我到史前的猿人山洞里去体会一下人类祖先的生存方式……
“好了好了,”我忍不住打断了她的喋喋不休,“这我懂,你只要告诉我怎么回来就成了。”我早已想好了我要找的人,这根本不用她替我操心。
“游戏开始前,先约定口令,一旦您不愿意玩下去了,说声口令就可以回来。”
“这太好了。我给你的口令就是‘我不想玩啦’,行吗?请你马上送我去看看年轻时代的梦露就去她的家乡好了,时间……你可以先给我几个画面让我选择一下吗?比如说梦露十八岁时候的一些场景……”
“真想不到您第一次就这么会玩儿。好吧,下面是随机选取的几个场面,您选定了就说一声停。” 她的话音未落我便大吃一惊——梦露真的出现了!接着我看出这是在她家的厨房里。梦露和一个脸色苍白的女人在一起吃饭。梦露在说着什么……可这机器人小姐好像对梦露怀有某种成见,在我正想听听梦露的嗓音时居然把画面转换了梦露走进一间小酒店……
“停下,停下。”我喊道,“就从这儿开始吧!对了,我怎么……加入进去?”
“很简单,您只要选择一个角色。”她指着那个被静止了的场景说,“现在这个场景里的所有人都可以做为您的精神载体,你可以变成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梦露本人。”
我指了一下柜台里的那个红头发的小伙子,“我就当他吧。”
“好的,现在请您坐好,游戏马上开始了,您要记住,在听到嘀嘟一声之后,您就是那间小酒店里的伙计了。祝你走运。”
P3-4
心中是北方家园
高海涛
诗人说:“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此刻,当窗外飘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面对着这本书稿,我也想说:一下雪,沈阳就变成了盛京。
盛京是沈阳的古称之一。这里是辽沈大地,山峰高耸,河流壮阔,英气勃勃,而沈阳,这个日出壮丽、日落辉煌的城市,见证过明末清初的金戈铁马,近现代的风云色变,也见证过新中国黎明的雄伟壮阔。曾几何时,沈阳被称作“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也获得过“东方鲁尔”的美誉,它曾拥有星座般璀璨的国有企业,巨流般浩大的产业工人,因此,就连它在改革中所肩负的沉重和在振兴中所遇到的艰难,也似乎都赋予了它某种坚毅的表情。
我觉得这就是沈阳之为沈阳,与国际城市相比,它或许像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有着短暂而丰富的历史。而越是这样的历史,可能越值得珍惜,所以,当人们说起沈阳的历史气韵、文化形象,似乎还是觉得盛京之称更古雅、更繁华,也更有诗意和底蕴。盛京和北京没法比,和南京、西京(今西安)也没法比,不过在“白山王气、黑水霸图”的大东北,昔日的盛京如今的沈阳,毕竟是一座无可争议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古都。我在沈阳生活了近三十年,按我的方式,我喜欢把它描述为“雪国古都”——听起来就像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两部代表作的名字:《雪国》和《古都》,显得幽静而旷远,质朴而富丽。
《花开的声音——盛京文学网2015卷》,这书名同样给人以静谧感,雪落无声,花开有声,这花开的声音如“跨世寻梦”路上的“红火焰,白火焰”;如“城堡里的童话”和“飘扬的红头巾”;如“开往深圳的火车”上的“村寒”;如“黑娃进城”后的“牵挂,那么远”;如“北干线以北”的“诗佛”;如歌唱“永字八法”的“青衣”;如“山野的梦”;如“脆弱的烟花”在“吆喝”着“初恋,我失去的芳菲”;如“克什克腾的四月”照亮了“母亲的红嫁衣”……
我知道,用这种方式来列举书中作品的题目是诗意的,也是随意的。实际上,这本书只是盛京文学网2015年所发作品的选集汇编,但质量之齐整,形式之多样,已足以令像我这样out于网络的人称羡了,“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此诗,也正是我此时的观感。
全书分小说、诗歌、散文三卷,共选入作品130多篇,涵盖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作者中既有驰誉全国的著名作家和诗人,也有影响广泛的顶尖级网络作家,以及穿行于纸媒和网络之间的双栖式实力派作者与文学新人。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作者不仅有实力而且有潜质,不仅有凝聚性而且有包容性,这里有辽沈作者耕耘的身影,也有外省作者清新的足迹,他们来自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南海之滨,天山脚下,如此大的辐射范围,我认为既体现了互联网的功能,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的魅力。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首当其冲的重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光迥异的“雪国古都”,在文化和文学上,也应该有与其经济、文化地位相适应的传播力、影响力与辐射力。
由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盛京文学网创建于2013年,‘这在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可谓应运而生。而且,这个以“盛京”命名的公益性官方网站,似乎从一开始就找对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立足沈阳,面向辽宁、东北和全国。这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发现和扶植文学新人,既要树立领军人物,更要推出文学新人,而随着文学新人的生长,一个城市的名字及其历史气韵和文化形象,也被传播到了远方。的确,城市是有灵魂的,是有生命的,是生长的,而城市的生长和文化与文学的生长,就像一棵大树与其绿荫的关系,不能形成的绿荫的树,显然也无法构成风景。
毫无疑问,这个网站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中国作家协会几次到辽宁调研网络文学发展情况,盛京文学网都被列为重点调研对象。就连像我这样相对比较“传统”的读书写作者,也几乎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个网站的存在,他们开办的文学讲堂,吸纳的文学社团,关注的校园文学,设立的盛京文学奖,还有微信平台和影像传递,都让人随时有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激励感。而现在读这本《花开的声音》,同样的感觉又再次得到了确认和强化,盛京文学网,不仅是一个在辽宁、东北和全国都有较好影响的网络平台,而且在辽沈地区和省内外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心中,它已经具有了某种家园的意味,这种意味很动人,就像《鸿雁》那首人们熟悉的歌中所唱的:“心中是北方家园”。
雪国春动,古都花开。随着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们的北方家园,昔日的盛京现今的沈阳,必将花开似锦,花香四季,重新焕发出卓越的、骄人的、独属于北方这片海边黑土地的风华与活力。
(作者:文学评论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第八、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由沈阳市作家协会编的《花开的声音(盛京文学网2015卷)(精)》分小说、诗歌、散文三卷,共选入作品130多篇,涵盖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作者中既有驰誉全国的著名作家和诗人,也有影响广泛的顶尖级网络作家,以及穿行于纸媒和网络之间的双栖式实力派作者与文学新人。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作者不仅有实力而且有潜质。不仅有凝聚性而且有包容性。这里有辽沈作者耕耘的身影,也有外省作者清新的足迹,他们来自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如此大的辐射范围,我认为既体现了互联网的功能,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的魅力。
这本由沈阳市作家协会编的《花开的声音(盛京文学网2015卷)(精)》由矛盾文学奖评委、著名评论家高海涛作序推荐:汇聚著名作家白小易、林雪、鲍尔吉、原野等人佳作,网络新锐月关和玄色等人作品。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创作之精华,题材各异、手法多样,百花齐放,令人赞叹与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