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鹏志主编的《哲学与中国(2016年春季号总第1辑)》立足中国哲学发展现实,主要探讨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建设等问题,同时对哲学经典、学科前沿问题、社会思潮问题等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把握和展现中国特色哲学和思想理论建设的理念、力量和前景。全书设置如下栏目:本辑特稿、学科与中国、学术与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与中国、问题与中国、名家访谈。该书以中央党校从事哲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和相关学员为基本的撰稿人。
本辑特稿
罗宗毅 坚定文化自信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学科与中国
侯 才 “思”之视阈中的中国古代哲学观
姚新中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三重思考
乔清举 “哲学”的期待:“中国哲学”学科研究反思
靳凤林 西欧中世纪政治伦理的宗教之维——以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为例
学术与中国
梁树发 历史进步论的新认识与新发展——从历史进步的客观性、实质和动力问题谈起
陈 来 二十世纪思想史研究中的“创造性转化”
王 峰 无形而有理——朱熹的太极之学
孙海洋 恩格斯究竟如何理解人道主义
话语与中国
冯鹏志 文化自信时代的中国问题意识与话语建设路径
杨 河 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发展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世界历史意义
阮 青 增强社会创新活力之主体性研究
任俊华 生态文明与中国梦
理论与中国
胡为雄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的运用
胡 卫 习近平科技创新战略思想研究
何建华 民生民主: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路径
武潇斐——基于杭州市“民主促民生”的实践
王 杰
任松峰 儒家大同理想与中国梦
问题与中国
边立新 劳动地位的提升与劳动的双重维度
杨玉成 如何看待自由的科学内涵和实践
朱辉宇 国家治理的伦理逻辑——道德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性要素
赵建军
杨 博 绿色浪潮下的低碳技术与新能源革命
名家访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大众的哲学——杨春贵同志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