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先知与诗人--跨文本诠释阿摩司书与杜甫诗篇/经典诠释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姜宗强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姜宗强著的《先知与诗人--跨文本诠释阿摩司书与杜甫诗篇》主要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跨文本诠释《圣经》中的重要篇章《阿摩司书》与杜甫诗篇中的“受苦者”主题。通过这种跨文化处境的解读,提出对美国汉学家狄百瑞关于中国文化处境中儒家先知传统观点的修正,认为以杜甫为代表的儒家“文学”“诗词歌赋”中的为穷苦者呼唤社会公义的诗人之批判声音,才是儒家中的先知声音,同时希望对《以赛亚书》的学术诠释能够有所贡献。

内容推荐

《阿摩司书》是公元前八世纪经典先知书卷中重要的篇章,“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成为该书的千古名言。姜宗强著的《先知与诗人--跨文本诠释阿摩司书与杜甫诗篇》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是对《阿摩司书》文本章节的细读研究;下卷主要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跨文本诠释《阿摩司书》与杜甫诗篇中的“受苦者”主题。通过这种跨文化处境的解读,笔者提出对美国汉学家狄百瑞(Wm.Theodore de Bary)关于中国文化处境中儒家先知传统观点的修正:与狄百瑞所说的经学大儒所代表的“经学”中的“儒家自由主义”的先知声音不同,笔者把以杜甫为代表的儒家“文学”“诗词歌赋”中的为穷苦者呼唤社会公义的诗人之批判声音,界定为儒家中的先知声音。这种儒家民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声音,至少应该与狄百瑞所说的经学大儒“直觉”的道德“灵感”话语的“儒家自由主义”传统,一起构成中国先知之言的并列部分,才算对问题的认识较为全面。

目录

上篇:《阿摩司书》的文本细读

第一章 《阿摩司书》的文本结构及文学特征

 第一节 《阿摩司书》概述

 第二节 作品的结构与主题

 第三节 作品的语言风格与特色

 第四节 作品的经学传统涵义

第二章 《阿摩司书》的翻译与诠释

 第一节 《阿摩司书》的若干翻译问题

 第二节 《阿摩司书》4:1-3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阿摩司书》中关于财富的伦理

下篇:《阿摩司书>在中国文化处境中的诠释

第三章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无先知因素

 第一节 韦伯对先知与先知之言性质的界定

 第二节 罗理沟通古代以色列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先知因素的尝试

 第三节 对罗理沟通古代以色列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先知因素研究的评价

第四章 狄百瑞对中国儒家式先知的界定

 第一节 韦伯的命题面临挑战

 第二节 先知之有无

 第三节 先知的类型

 第四节 对狄百瑞理论研究的评价

第五章 跨文本阅读的根据与方法

 第一节 跨文本阅读的可能性

 第二节 跨文本阅读的方法

 第三节 对古代以色列先知之言性质的理解

第六章 《阿摩司书》与杜甫诗篇中“受苦者”主题的阅读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战争中的“受苦者

 第三节 政治、经济压迫下的受苦者

 第四节 杜甫代表的为底层受苦者呼吁公义的中国式的先知传统——诗歌文学中的民本思想

 第五节 结论

附录

 论道教对李白文学创作的影响

——以游仙诗为例

 以古代西亚文化诠释中国古代经典

——苏雪林“屈赋研究”评析

 希伯来先知的伦理观与言说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