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蓬莱号从刺桐出发,已经有月余了,给养吃得也已差不多,现在每天都要捕些鱼来补充。大元海运甚是发达,福船更是天下之冠,最大的可以承载六十万斤货物。这艘蓬莱号不算最大,也能装载十万余斤的货物。这一趟从刺桐港出发,满载了丝绸瓷器,将要抵达俱蓝国。俱蓝也称故临、没来、小葛兰,即是今日印度的奎隆。当时印度半岛南端有两大王国,东为马八儿,西为俱蓝。马八儿即是潘底亚国,俱蓝则是喀拉拉邦的重要港口城市。这两国都甚是富庶,《元史.马八儿传》有谓:“海外诸番国,唯马八儿与俱蓝足以纲领诸国。”至元十七年、十九年,广东招讨司达鲁花赤杨庭璧两次出使俱蓝,后来兵部侍郎忽鲁秃花、秃古铁木儿也曾多次出使。俱蓝位于海路要冲,商船抵达俱蓝后,货物能有数倍之利,因此东西客商往来络绎不绝。
桑九三是个老水手,这一趟海路也已走了五六次,走得都已熟了。听得海鸥叫声,他抬头看看天,叫道:“小汪,快下了主帆!”
小汪是个新来的水手,是江西人。江西人当水手的不多,不过小汪身体灵便,爬上窜下甚是灵活,虽然上船时日未久,却已经很熟练了。听得桑九三的叫声,小汪答应一声,解开主帆缆绳,将帆放下了,过来道:“九三哥,现在正是顺风,为什么要解缆?”
桑九三看着天,道:“这天色有些不对,风越来越大。等一会儿起了风暴,再解帆就来不及了。”
小汪吓了一跳,道:“要起风了?”
桑九三道:“是。你和几个弟兄一块儿下舱看看,把货物捆紧点。”
丝绸不怕撞,不过瓷器可是撞不得的,不然半船货撞个稀烂,这一趟出海实在血本无归。小汪答应一声,正待下去,这时从舱中又钻出两个人来,一个正是蓬莱号船主陈耠。陈耠见甲板上乱糟糟一片,叫道:“九三,出什么事了?”
桑九三道:“耘公,要起大风了。”
陈耠虽是商贩,少日却是业儒,应试不第,这才弃儒从商。儒是弃了,却一直不改儒士打扮。因为他表字耘甫,便一直让手下人称自己为耘公,也算是沾染一点文人雅习。只是叫这个名字的净是些五大三粗的水手,实在不像少年时与同窗砚友结诗社时称呼这名字的样子。
陈耠闻言,抬头看了看天,道:“要起风了么?小汪,叫几个人与我下舱看看货物。”他扭头对边上那人道:“莎琳娜小姐,请放心。无心道长没什么大碍。我要下舱看看,先失陪了。”
与他说话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少女。元时色目人遍及天下,陈耠走南闯北见得多了,也并不奇怪。只是与莎琳娜一同登船的,居然是个道号无心的小道士,不免有些怪诞。不过陈耠也没心思多管这些,这两人说要随船到俱蓝国去,给的船钱不少,对他来说,自然来的都是客,不能怠慢了。这莎琳娜似乎已坐惯了船,只是那个无心道长出海时还精神甚好,等过了伶仃洋,风浪大作,便吐丫个翻江倒海。陈耠先前见那道士身体灵便,知道道士习武居多,也没想到他会如此不济。本以为过了几日习惯了便好,哪知这两天无心越吐越狠,简直苦胆都要吐得破了,吐得厉害,中气却是不衰,不时放出狠话.说这船是黑船,万一自己病重不起,“三清在上”,定要叫满船上下都吃不了兜着走。海上客人暴病身亡,虽是常事,但这话总不好对那无心道长说,陈耠也略通医术,给无心搭了搭脉,觉得脉象还算平和,问了缘由,方知是因为前几天无心便晕船没胃口,昨天好一些,嘴里淡出鸟来,正好上了烤海鱼肉,狠命吃了一顿。陈耠在海上行走时间不短,知道晕船后要饮食清淡,昨天的烤鱼肉十分肥嫩,滋味虽好,但一旦吃得多了,晕船反倒厉害。知道病因,他便让厨中给无心煎了一服药,无心吃下后已好了许多,见莎琳娜仍有些不放心,便好生解释了一番。
莎琳娜道:“陈先生,谢谢你了。”无心先前说得嘴响,说要护送自己回佛罗伦萨,只是现在好像倒了过来,无心反倒成了自己护送的人。
她回到舱中,轻声道:“无心,你好点没有?”
P2-3
《道者无心》系列的主角无心,出身正一派。中国的术七,一直是一个神秘的群体。身怀奇术的异人,不论是国泰民安的盛世,还是烽火连天的乱世,他们总是走在阴影里,或独善其身,或快意恩仇,不论是正是邪,都留下了种种奇异故事……
一一燕垒生
如果说《天行健》足够厚重,那么《道者无心》则可以说是足够好玩。旁征博引,史料钩沉,术士秘闻,文字古朴,虚虚实实,好不热闹。
一一孔鲤
从青石板铺的街道走过,走上满是落叶的石板桥头,看着河埠上长出的草茎,以及远处鳞次栉比长满了瓦松的黑瓦木板房,斜阳里,时有炊烟升起。
我做过许多次这样的梦,那个渡过了不快乐童年的小镇回忆起来却已是如此令我神往,有时甚至会觉得这些年来倒是一个憧憬着将来的孩子做的梦.也许醒来后我仍然只是一个什么都没经历过的孩子,可就算在梦中我仍然清楚地知道故乡那个小镇早已面目全非,不复梦中所见的情形。庄周梦蝶,栩栩然蝶也,醒来后想不通到底自己是梦见变成蝴蝶的庄周,还是做梦变成了庄周的蝴蝶。这样的迷惘,我在写下这几个字时同样有着。
故乡在明代号称江南四大镇之一,很出过一些文人墨客。只是现在留在记忆中的,除了那些青石板路、石桥,还有屋檐上招摇在暮色中的瓦松,其余无非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了:夏天在沿河的街上坐满了的纳凉人,颓圮的矮墙后种着的丝瓜黄瓜番茄,在树荫下觅食的鸡,停在电线上的麻雀,电线杆上每到黄昏时就播放“公社好比一根藤,社员就像藤上的瓜”的有线广播,以及那座曾号称江南第一道观的翔云观。
这是一座规模非常大的道观,外婆跟我说过,她小时翔云观里非常大,有几百个道士,但我看到的翔云观只剩下一座山门,已改成一个粮仓了,门口的草坪上还有两只伏倒在草丛中的石狮子。这些都很有趣,最有趣的却是山门正中的石梁上那一条裂缝。是张天师砍的。大人那时跟我说。
多有趣啊。这应该是某年某月某曰的某一个人,突然兴起所想出的一个故事吧。他大概也不曾想到这故事会口耳相传,直到今天。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写一下这些故事,那该多好。那时的我这样想着。
时光流逝,翔云观依然破败,那两座石狮子也还在,二十多年后被一座新修的寺庙搬去镇守山门,只是在人海中挣扎了四十多年的我早已不再是一个孩子,也没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剩下的,恐怕只是一点倔强的坚持,坚持着描绘出那些断梦。
……
发起这一击的,是法国国王腓力四世。腓力四世诨名“美男子”,是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能力超群,辣手无情。前代法王为了参加十字军,已经欠了圣殿骑士团一屁股债,让即位后的腓力四世焦头烂额。把法国当大本营的圣殿骑士团坐拥如此巨额钱财,简直就是一块送到嘴边的大肥肉,在腓力四世看来不吃实是暴殄天物。以中国的传统,弄倒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搞臭他。腓力四世虽然是高卢人,却也深通此道,打倒圣殿骑士团的切入点就是指认他们崇拜偶像、搞同性恋。圣殿骑士团因为标榜“贫苦”,徽章是两个骑士同乘一马,既表示团员的贫苦,也表示团员之间的团结。但腓力四世却宣称这标志就是在宣扬同性恋。这显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莫须有,但在宗教势力达到巅峰的中世纪,却是最为可怕的罪名。加上觊觎圣殿骑士团财产的大有人在,墙倒众人推,教宗克莱门特五世早与腓力四世联手,宣布圣殿骑士团非法。就这样,圣殿骑士团在王权的打击下很快灰飞烟灭,最后一任大团长雅克。德.莫莱被活活烧死。不过,莫莱在上火刑柱前破口大骂,诅咒腓力四世和克莱门特五世不得好死。神奇的是,就在莫莱被烧死之后的半年里,克莱门特五世和腓力四世也相继横死离世。这一直是个疑案,很多人怀疑是漏网的圣殿骑士报复所为。因为克莱门特五世还则罢了,腓力四世却是一代雄主,史称他身材高大,力能扛鼎,史载却是打猎时被野猪撞死。这种非常不自然的死因非常自然地给后人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传说腓力四世消灭了圣殿骑士团后,却仅仅是赖掉了自己的欠账,骑士团本身积聚的财宝却一直未能找到。于是“圣殿骑士团的财宝”成了后来小说家屡屡涉及的一大关目,恐怕也是圣殿骑士团与腓力四世都不曾想到的。
四
计划中,《海外篇》之后则是《欧洲篇》,无心抵达佛罗伦萨后,一方面要得到美第奇家族的承认,另一方面也仍要周旋于中世纪欧洲的王公贵族之中,杀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来。这个故事盘旋在脑海中也有近十年了,但一直不曾落笔。不过假以时日,我想总会写出来的。
描画出自己的梦,有时比美梦成真更令人兴奋,就算这一切都是虚妄,都是泡影,又有什么要紧?即使我的笔太拙劣,但只要活着一天,梦就做不完。
只要你还有梦。
燕垒生著的《道者无心(海外篇)》共分为《踏海》《蹈火》《破石》《征天》四卷,每卷独立成篇,却又层层勾连,伏线千里,共同凝练成一个绚烂瑰奇的奇幻世界。主人公无心在第一部《道者无心·海内篇》的最后被师门误会,发出鹤羽令追杀,不得已和恋人莎琳娜一起乘船出海,先后到达单马锡、古印度、埃及等地,遭遇一系列危险,也破解了一系列阴谋。南宋宗室遗民、火天宗、那伽隐者团、圣殿骑士团十二使徒等多方势力卷入,无心以道法不变应万变一一化解。故事主人公无心是个年轻的火居道士。道法高,心思敏捷,虽然有贪财好色的毛病,但大关节无亏。他被逐出龙虎山后,浪迹天涯,虽然信守“法不空施”的原则,但见义还是忍不住勇为,历经重重凶险,斗一体双分秦明容、荀明赞;大战火天宗尊者桑波底;乱斗独石堂;智斗思密兰公主。无心一路走来用自己的道术和机智拯救了很多无辜的人,虽然贪财好色但正气凛然。《道者无心·海外篇》描述了无心和莎琳娜乘船离开了中原,第一站到了单马锡。当地有宋室遗族净海王,出重金要求无心帮助消灭前来当地寻找阿耆尼珠的天竺人婆摩罗耶。无心会同净海王的国师一同与波摩罗耶恶战得胜,却发现落入了净海王的算计,幸好被不放心而赶来的莎琳娜所救。离开单马锡到了印度的俱兰国,又遇到天竺火天宗的袭击。无心意外地卷入其中,又是一番苦战才逃脱。一路上无心和莎琳娜历尽千辛万苦,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无心也从一个普通的小道士成长为一名仗义仁德的少年英雄。
《道者无心》系列的主角无心,出身正一教。中国的术士,一直是一个神秘的群体。身怀奇术的异人,不论是国泰民安的盛世,还是烽火连天的乱世,他们总是走在阴影里,或独善其身,或杀人越货,不论是正是邪,都留下了种种奇异故事……
燕垒生是中国网络奇幻文学的开拓者,更是同类作家中的佼佼者,以笔法冷峻克制而备受读者推崇。作者通过本书深入描绘了中国术士这样一个神秘的群体,被誉为“道教神秘文化普及读物”,让渐渐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术士文化重回读者视线,并为后来者开辟了新的创作道路。
小说行文流畅,古典文学积淀深厚,以平实严谨之语书写传奇;情节一波三折疏密有致,想象瑰丽,以东方之技击法术驰骋于欧洲世界。人物角色复杂而有层次感,塑造了道士无心“伏魔辟邪,扶危救困”,满怀赤子之心的人物形象。
燕垒生著的《道者无心(海外篇)》为该系列的其中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