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上帝的神父
梅利叶(1664~1729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利叶早年在宗教学校里受教育,深受唯物主义者卢克莱修的影响。毕业后担任教职,成为一个低级教区的神父。但他同情受大僧侣和贵族压榨的农民,愤怒谴责封建专制统治者,无情揭露封建专制的暴政,主张建立公有制的村社联盟。他论证宗教是人捏造出来的,证明物质是万物的始因,“只有物质才推动物质”,从而否定了上帝作为“di一推动力”的存在。
1689年,梅利叶来到埃特列平教区,负责这个教区的教务工作。本来,梅利叶是不愿意担任教职的,只是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愿,迫不得已当了神父。他说:“在我年轻的时代,人们劝我接受圣职。我的父母很愿意看到我有这个身份,他们认为这个身份比一般人的境遇要安静些、太平些,受人尊重些。为了不使父母难过,我担任了这个职务,但是我可以不昧良心地说,物质利益上的理由,决不能使我爱好这个滋生着谬误和欺骗的职务。”
梅利叶所负责的埃特列平教区,是一个远离省城,只有15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他亲眼看见了自己的教徒——农民们的生活苦难,心中难以平静,深深地同情这些在苦难中煎熬的农民们。因此,执行圣礼时,他都不收酬金,每年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送给穷人,梅利叶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当地农民教徒的拥护,但也遭到了大主教和埃特列平的封建领主安?德杜里的忌恨。梅利叶毫无畏惧,在教会讲坛上斥责德杜里对待农民残暴无道,而德杜里则向大主教控告梅利叶,说他玩忽职守,在教堂里不设忏悔室,违反惯例,只供封建领主坐的席位后面摆了给平民坐的板凳。于是,大主教传讯梅利叶,梅利叶不仅不为自己辩白,反而宣读了大家事先写好的反对贵族阶层的激烈演说。结果,梅利叶受到幽居一个月不许出门,不能回教区的惩处。
梅利叶回到埃特列平教区以后,并没有停止对封建领主的谴责和批判。同时,他明确地告诉教徒们,教会的说教都是骗人的,上帝根本就不存在,他说:“我不得不教导你们信我的宗教……这时候我知道自己处境可悲,我必须做完全违反本意的事,说完全违反本心的活;我必须向你们宣传那些极其愚蠢的谬论和荒唐无稽的迷信,而这些都是我内心所痛恨、痛责和痛骂的。但是我让你们确信我总是很勉强地并且极其厌恶地做这个的。我内心完全痛恨自己的这个荒谬的职务。”
梅利叶这个不信上帝的神父,后来终于和封建领主与大主教彻底决裂了,并与他们进行了公开的斗争。哲学的激情
德尼·狄德罗(1713~1784年),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启蒙思想家、无神论者,著名《百科全书》的主编。在哲学上,他坚决反对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朽之说以及不可知论、二元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他把物质“分子”看作自然界的统一基础。“分子”永恒不灭,为数无穷;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同时间、空间和运动不可分离。
狄德罗年轻的时候,由于不接受父亲为他安排进修道院做修士的工作,使他父亲大为恼火,从此拒绝在生活上接济他。结果,狄德罗生活上无着落,甚至过着流浪汉一样的生活。
狄德罗生活在巴黎的拉丁区,住在离圣日耳曼广场不远的一个破房子里。从圣日耳曼广场走出去,就是奥古斯坦码头街,这条街道上有一个叫巴布蒂的书商,开了一个小书店,狄德罗每从奥古斯坦码头街走过,就要进这个书店去看看。书商的女儿巴布蒂小姐负责取书,接待顾客,她年轻、漂亮,颇引来往顾客的注意。狄德罗经常到书店,渐渐地和巴布蒂小姐熟了起来。后来,狄德罗几乎天天去书店,有时也为了能和巴布蒂小姐攀谈一阵儿。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