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从军校毕业后,当上了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的小官佐,此后官阶逐年爬升。其时俄国人企图让蒙古独立,吴佩孚当时站在日本一边,在日俄战争中为日本人做谍报工作。1903年吴佩孚被俄国人抓住,凶狠的俄国人想通过火车把吴佩孚从俄国押解到东北哈尔滨,并准备让他接受死刑。普通人听到要被执行死刑肯定吓得毛骨悚然、胆战心惊,但是吴佩孚并没有被吓住。他一路上都在与押解他的两名俄国人斗智斗勇,想办法解救自己。吴佩孚看到他们很爱抽烟,便灵机一动买了两盒香烟给他们抽。见这两名俄国人抽上瘾了,吴佩孚便趁他们抽烟的工夫说要去上厕所,两名俄国人都不想抽空儿去看着吴佩孚,生怕同伙儿把自己的烟给抽了,便向吴佩孚挥了挥手,让他自己去解决,而他们则继续抽烟。吴佩孚意识到逃命的机会来了,于是他顺着火车车厢爬到火车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处跳下来,成功逃离了俄国人的死亡列车。吴佩孚临危不惧,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解救了自己,这也是吴佩孚令人佩服的地方之一。
吴佩孚九死一生的人生阅历,让他敢闯敢干。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吴佩孚与死神都擦肩而过了,还怕什么。到1924年,吴佩孚作为中国的一代枭雄,其势力范围之广,是其他军阀都难以比肩的。吴佩孚的势力处于巅峰时,北从山海关,南至上海,全由当年这个小秀才掌控。如果没有惊人的军事才能,吴佩孚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人生高度的。吴佩孚在中秀才之前,迫于生计做过水师营学兵,当时的他就有了军旅生活的实践,而且对古代兵书和军事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看抗倭英雄戚继光所著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同时迷上了《三国演义》和《精忠说岳传》。胡适曾在日记里这样记载:“吴佩孚用兵确有天才,全是从《三国志》《列国志》《说岳》《水浒》等书得来,但变化应用全是他的天才。”
吴佩孚研习中国古代兵法,结合近代战争的实际特点,在数次重大战役中运用的战略战术,体现了一个近代军事家的智慧。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主要采用地雷来消灭敌人:他用树枝装扮成士兵,燃放鞭炮,诱使奉军放枪炮,消耗其弹药;以少数兵力分散引诱敌人,待奉军中计前进,就会误踩地雷而被炸死。吴佩孚在战术上善于先用弱兵,后用强兵,这一战术在大会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直皖战争中,吴佩孚采用“掏心战术”,亲率士兵为主攻,直杀皖军大本营,并令军队分东、西两路配合主攻包抄。这种“擒贼先擒王”的战术,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各个击破,可是吴佩孚往往出敌不意,大获全胜。据当时的目击者说,吴佩孚用兵:诚有天才,临阵如无事,兼旬不暇而不疲,精力胆量,实少其比。吴佩孚派兵打仗,还非常注重舆论战,从精神上瓦解敌人。如直皖战争之前,他接连发出指责皖系之通电、檄文,列举段祺瑞、徐树铮罪状:“祸国殃民,卖国媚外”“把持政柄,破坏统一”。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采用了类似手法,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另外,吴佩孚治军也很有一套。在他看来,得一良将,等于得无数精兵。吴佩孚选将标准严苛,他认为,凡为将之道,冬不披裘,夏不衣葛,暑不挥扇,寒不围炉,必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方足以得士心。他不允许部将敛财私蓄,要求将领有钱就必须用在养兵练兵之上。因此,吴佩孚有倡廉的美名。吴佩孚要求手下的将领爱兵,注重官兵之间的感情交流,要求将领与士兵要“一力一心,生死相依”;在战斗中,将领要一马当先,冲杀在前。吴佩孚本人就是如此,他曾说,在战场上就是碰到拿破仑,他也不会害怕,以此来鼓舞士气。吴佩孚为了驾驭部将,把将才分为“天将”“地将”“神将”“威将”“猛将”“勇将”“儒将”“大将”八种,每一种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以此来激励将领进取向上。吴佩孚用兵极注重部队的整体素质,他认为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一支精锐的部队,除了训练有素以外,还必须纪律严明。他还认为兵不可富,因为富则思家;兵亦不可穷,穷则生怨;兵不可闲,闲则生惰心;兵不可浪,浪则放心生。所以,训练部队要“教法善,操法勤,立法严,立赏宽,令出肃,成功巧,法之明”。他要求士兵实行“六戒”,即戒酒、戒色、戒财、戒气、戒烟、戒赌。在纪律方面,吴佩孚本人就是一个严肃的纪律执行者。在军事教育上,他要求自己的部队“既是民国人,即当立志恢复民国之真正共和,要想恢复民国共和,须先恢复中国一贯相传之忠孝”。
P5-P7
第一章 吴佩孚:“中国最强者”
1.吴佩孚档案
2.敢闯敢干:从笔杆子到枪杆子的功名路
3.助五四,救故宫:爷们儿也爱国
4.不贪财、不好色、不纳妾、不嫖娼:男人中的正人君子
5.知恩图报:利人才是最大的利己
6.乱世枭雄的民族情结:誓死不做日本走狗
第二章 蒋介石:中国乱世中的历史谱写者
1.蒋介石档案
2.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了蒋介石的命运,也影响了国家和民族
3.黄埔军校:蒋介石的第一桶金
4.蒋介石对美的财经之道:美元,你到中国来
5.新生活运动:花架子的民族复兴运动
6.蒋介石与南开之情:有中国就有南开
7.蒋介石的民族情结:大敌当前,终究握手言和
8.抗战胜利:百姓享受暂时太平,蒋介石由盛而衰
第三章 冯玉祥:中国的基督教将军
1.冯玉祥档案
2.以身作则:我也可以吃烟头
3.为了抗日:金子就献了吧
4.两戏蒋介石:玩的是心跳,保的是老命
5.武将魅力:铁血丹心精武魂
6.戒酒恨赌,手不释卷:好男儿
第四章 阎锡山:玩中庸之道的山西王
1.阎锡山档案
2.太原兵工厂:阎锡山与他的军事王国
3.纵横捭阖的不倒翁:混战中原
4.山西王:站在三颗鸡蛋上跳舞的土皇帝
5.电报大战:1500输给了2000万
6.治国如治家:一手托起山西
7.中庸之道,善纳良言:只认对的,不认贵的
第五章 汪精卫:历史漩涡中的“鲸须”
1.汪精卫档案
2.密谋策划:献身革命,刺客的道路
3.总理忠实的信徒:汪精卫与孙中山
4.被暗杀的暗杀者:“鲸须”彻底弯曲了
5.辞职事件:汪蒋之间的一场游戏
6.“曲线救国”:身后骂名滚滚来
第六章 陈诚:重庆城的保卫者
1.陈诚档案
2.炮兵武将:三炮定江山
3.淞沪会战总指挥,武汉会战大长官
4.重庆保卫战:陈将军打得漂亮
5.鄂西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6.抗日大团结:与周恩来相处的日子
7.任重如泰山:战到力竭时
8.一身正气:蒋介石政权中的特殊人物
第七章 宋美龄:她和中国知道忍耐意味着什么
1.宋美龄档案
2.你在我的日记里:蒋介石为宋美龄写日记
3.西安事变:交给我来解决
4.组建中国空军:谁说女子不如男
5.领导妇女运动:女同胞们,时刻准备着
6.最美外交官:西方人眼中的埃及艳后
7.一个中国:我的眼里只有你
第八章 宋子文:通往胜利的路在峭壁之上
1.宋子文档案
2.中央银行筹措:经济能够拯救民族
3.经济政策:金融界的理财能手
4.玩转金融实业的工商界领袖:有一颗爱国之心
5.对日态度:不与倭寇谈判
6.叱咤风云:重返政坛的外交部长
7.西藏:你还是个孩子
8.“世界首富”:我没有那么多
第九章 陈立夫:走在中西融合道路上的道德家
1.陈立夫档案
2.抗日谈判:不辞辛苦
3.第二次国共合作:我来牵线搭桥
4.近代中医药学的创始人:中医药能救国救民
5大陆教育:中国不能再当东亚病夫
6.养生之道:折射出陈立夫积极的生活态度
7.中西文化的碰撞:跨越世界的观点
8.《时代》周刊对陈立夫的评说
参考文献
美国《时代》周刊以其独特的视角铭记世界历史发展的片段和瞬间,也是对世界历史进程的鲜明写照。而中国作为《时代》周刊一直关注的对象,处于其政治、社会旋涡中的核心人物不免多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
纵观中国的历史,它犹如奔腾不止的江河,有时浩浩汤汤、一泻千里;有时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有时波涛汹涌、浊浪翻腾……
当历史的脚步走进民国的门槛,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波折、大动乱,也注定这个时代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人物和事件。
在这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出现许多对国家命运有重要影响的实权人物,他们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比如那些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民国政要,他们的社会地位极为显赫,有的独霸一方,有的号令全围,有的操控中国的钱袋子……尽管他们的身份各异,但在世界影响力上各有千秋。可能有人会问:这些人当中,有的实力并不是当时最强的,为何也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他们靠什么得到《时代》周刊的关注?
本书以《时代》周刊封面所登载的民国政要为主角,以他们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缘由为主线,来讲述一些能展现他们人物个性和影响当时社会进程的事件,其中包括当时的社会风情和政治内幕等。书中也叙述了这些民国政要为人处世的细节,并加上微型的生平简介,以便我们对这些民国政要和当时的政治风云有更真实的了解。
本书依据海峡两岸和香港的历史档案资料以及蒋介石、冯玉祥、汪精卫等民国政要的日记撰写而成,展现了这些民国政要的内心世界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本书不是传统的学术著作,但所依据的史料有据可查,行文通俗,是一本适合床头休闲的通俗读物。
何小兰、上官人所著的《封面民国(说说那些上了时代周刊的民国政要)》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时间为顺序,描写了九大民国政要:吴佩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陈诚、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作者以这些民国政要为主角,以他们荣登杂志的理由为主线,选取了能够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影响当时社会进程的重要事件来重点叙述,披露了他们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和一些与他们有关的事件的内幕。透过这些描述能够让我们对这些民国政要和当时的政治风云有更清晰的了解。
本书稿共九章内容,分别为“吴佩孚:‘中国最强者’”“蒋介石:中国乱世中的历史谱写着”“冯玉祥:中国的基督教将军”“阎锡山:玩中庸之道的山西王”“汪精卫:历史漩涡中的‘鲸须’”“陈诚:重庆城的保卫者”“宋美龄:她和中国知道忍耐意味着什么”“宋子文:通往胜利的路在峭壁之上”“陈立夫:走在融合路上的道德家”。全书内容丰富,视角新颖,语言通俗、幽默,叙述生动、流畅,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民国是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年当中,思想、文化五彩缤纷、灿烂辉煌的年代。
政治上风云突变,思想上百花齐放,名家辈出,影响了中国百年历史进程。
何小兰、上官人所著的《封面民国(说说那些上了时代周刊的民国政要)》讲述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是名人们公认的荣耀,九位民国大佬级人物为世界带来了不一样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