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伐齐,周国和突厥出动二十万大军,杨忠亲自统率十几万人马并十余员大将走北路进攻,太保达奚武率马步军三万,由南路前进,两军预期于晋阳会合。一路上,杨忠攻无不克,接连攻陷齐国二十多座军镇,如期抵达晋阳城外,而达奚武却迟迟不至。眼看着齐国救援的兵马逐渐赶到,本来由周军形成的包围圈之外,又被齐军围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现在的周军,内不能攻克晋阳城,外难以突破齐军的合围,简直是腹背受敌,叫他如何不心焦?
战场上,齐国将领终于被慕容延挑下马来。慕容延已经连胜两场,杨忠盘算着,己方兵力虽然不少,但突厥军见齐国援军赶到,心生惧意,引兵不战,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只等慕容延再胜一场,他便率周军乘胜突围,做背水一战,未必闯不出去。
正思量间,齐国阵营中已驰出一骑白马,马上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少年,银色盔甲,紫色披风,杨忠虽然距那少年有一段距离,但他日力极好,依然可以看清楚那少年清秀得如同江南山水的眉眼,和白皙得仿佛蓝田美玉的脸庞。杨忠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有些嘲弄地想:这个漂亮得像瓷娃娃一样的孩子,难道是来打仗的吗?
战场中的慕容延似乎也存了这样的念头,他呵呵笑着,对来人说:“齐国没人了吗?怎么派个不男不女的人上阵?”
那少年剑眉一拧,厉声道:“少废话,有本事过来与我一较高低!”说罢催马迎上前来。
那少年使一条十三节亮银鞭,只见他鞭头一扬,一招蛟龙摆尾朝慕容延扫了过去。慕容延来不及格挡,忙将身子贴在马背上,勉强避过了这一招。
第二个回合,慕容延不等那少年近身,便举大刀朝他头顶劈过去,那少年也不躲闪,右手一挥,长鞭如同银龙出海,在空中打了个旋儿,朝着慕容延的脖颈缠过来。慕容延慌忙回刀自救,兵刃相交之时虎口一阵发麻,大刀差点脱手而出,不禁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少年,臂力竟然如此之大!
第三个回合那少年长鞭一层,竟然当枪来使,径直戳向慕容延面门。慕容延回刀格挡,谁知少年这一招乃是虚招,他见慕容延上当,微微一笑,手腕轻抖,长鞭瞬间垂落下来,少年身子往前一倾,鞭头裹住慕容延战马的马腿,使力一拉,那匹高头大马竟被他生生拉倒,慕容延随之摔下马釆。
周国大将军田弘见势不妙,忙拍马入场,掩护慕容延撤回周军阵营,田弘遂与少年斗在一起。
杨忠见那少年心思敏锐,鞭法精妙,鞭影晃处,当真是矫若游龙,翩若惊鸿,情知田弘也未必是他的对手。举头看向齐国大旗,旗上龙飞凤舞绣的是一个“高”字。杨忠心下思索,这少年姓高,当是齐国皇族,武功又如此出众,莫非,他就是兰陵王?
杨忠这里暗中揣度对方的身份,战场那边已经分出胜负,堂堂周国大将军,在那少年手下竟然只走了十余招。
那少年顷刻间便连胜自己两员大将,杨忠不禁技痒,这时扬烈将军王杰请命出战,杨忠摇手制止了他,一提马缰,正要亲自迎战那少年,忽听身后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道:“元帅请少安勿躁,让丹阳来会会他!”
不等杨忠应允,一骑战马已经飞驰而出,此人金甲红袍,骑一匹火红战马,如一团红云冉冉地飘过去。
驰到少年近前,红衣人勒住缰绳,向少年上下打量一番,只见少年手持长鞭策马立于漫天飞舞的雪花之间,恰似白玉雕成的塑像,冷淡疏离,清雅出尘,虽处于乱军之中,但他身上一点喧嚣的气息也没有,仿佛冬曰清冷的月光,皎洁明亮,却透出丝丝寒意。
那齐国少年连胜两员周将,面不红,气不喘,悠然端坐于马鞍之上,眼见周国主帅就要出马,正等着与杨忠一较高低,不料杨忠身后忽然钻出一个人来,此人有一双对于他的脸蛋来说显得略大的眼睛,双目微育,眼珠漆黑,定神时,清亮幽深得像疏星寂寥的夜空,闪动处,光彩流转,恰如精光在利刃上流动。少年倒吸一口凉气,这人的眼神好生锐利!
只一转瞬,红衣人已经收起凌厉的目光,微微笑道:“你是何方妖孽?”
少年没想到红衣人居然如此无礼,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这么美丽的脸,不适合出现在战场上,且让我擒了你回去做郡马吧。”红衣人调侃了两句,忽然压低声音说道,“我叫郑丹阳,别人都叫我丹阳郡主,你叫什么名字啊?”
少年皱了皱眉,暗想:原来是个黄毛丫头,看她年纪也不大,又是女郎,周国元帅怎么允许她出阵?心下思量着,手上便一抱拳,说道:“本王姓高,名肃,字长恭。”
P2-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