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灾难
分类
作者 (美)苏珊·W·基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有些人嘲笑拉姆斯菲尔德,英国简明英语运动组织2003年颁给他“笨嘴拙舌奖”,认为他的话是“一个公众人物的一个莫名其妙的评论”。而其他人,包括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这句话引用了一个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时代的重要而古老的概念:“我知道我非全知”或“我知道有不知道的东西”。明白、不明白,知之、不知之是重要的议题,大量的经济、军事、法律和科学文献都讨论过。要在这个我们称之为家的活跃星球上做好防备灾难工作,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拉姆斯菲尔德的陈述可以应用于两个框架:集体知识状态的一般框架和个人知识状态的独特框架。总体上我们知道什么?我知道这个总体知识的哪些碎片?我如何从总体智慧中获得知识,以减少我一生中不知道的未知事情?我如何将我的所知融入集体知识框架,使之为他人所用?

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知道的已知之”是几乎全人类都熟知的基本知识,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长短、家庭成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礼仪、典礼的规程和我们周围世界的日常运转等。

在细节上,我们每个人“知道的已知之”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地球是如此之大、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生活在沙漠的人对风沙的性状熟识,生活在河岸边的人知道河水的丰枯。大多数人本能地知道他们周围的正常世界。我们步行、骑单车或开车穿过我们熟悉的世界。在简单情形下,我们表现为独立的个体,因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知识,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运转,我们会躲避沙尘暴,会保护自己以免溺水。

当复杂情况出现时,我们就会发现集体知识状态和个体知识状态之间的反差会越来越大。一些罕见的事件,我们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可以通过历史上传承下来的集体知识知晓,在今天,也可以通过电视或互联网播报来了解。这里举两个例子:龙卷风搅动平静的大气形成持续数日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几十年一遇的9级大地震。我们从集体意识处知道“陆地”也并不是一成不变。

有一些事件,虽然极少发生,但又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清楚它们随时会发生,也不清楚会是什么样的。这些就是“已知的未知”。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已经发展了多种方法以应对这些事情,例如,公共政策、备灾、保险。事实上,保险业就是为应对已知的未知事件而专门设计发展的。两件事催生了保险业,首先是1666年烧毁了13000多栋建筑的伦敦大火,然后是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

一个悲剧性的已知的未知事件的事例就是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我们知道会发生大地震,但我们知识中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无能力确定它何时、何地及如何发生,也无法预知灾难的规模会有多大。反过来,这些不确定性,使科学家忽略了另一个事实:地震引发的海啸会摧毁日本本州东北部的很大一部分。

在20世纪,关于地震,主流的观点是认为地震的规模取决于断层的破裂长度,所以科学家忙着在地壳中寻找老断层存在的证据。小、短的断层应当只产生小到中等强度的地震,只有大断层才有可能形成大的地震。2004年的苏门答腊大地震,据估计震级达到了9.1~9.3级(平均为9.2级),似乎就很符合这一模型,它是由沿一条长约800英里(1英里=1609米)的大断层的破裂形成的。在日本,在东京西南方向就发现过这样的大断层。大断层与大地震之间的相关性是如此之高,使得日本议会于1978年通过了一项法律,决定在该地区提前进行地震灾难预防。

P6-7

书评(媒体评论)

强烈的地震、恐怖的滑坡、夺命的巨浪!地质学家基弗冷静而清晰地解释了这些灾难是怎样发生的,又为何成为这颗动荡星球的组成部分。她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比所有末日电影更加精彩绝伦、生动有趣的真实境况。

——肖恩·卡罗尔

《勇敢的天才》与《非凡的造物》的作者地质学家基弗以她锐利的双眼,分析了近年来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事件,以加强人们对这些必然事件的防患意识,使我们在真正身陷囹圄之时也能有所行动。

——《探索频道》

目录

第一章 地球的恩赐——有还是没有?

 1.状态的悄然之变

 2.灾难:自然的,非自然的;技术的,隐形的

 3.知道知道的,知道不知道的,不知道不知道的

 4.灾难概览

第二章 动力与灾难

 1.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

 2.自行车胎爆:状态之变

 3.足球、银行账户和珍宝

 4.瀑布:流势之变

第三章 当大地不再是磐石

 1.海地、基督城、陕西和……华盛顿特区?

 2.地震、小提琴和家具移动

 3.颠簸、摇晃和翻滚

 4.微颤、嘎吱作响和微动

 5.颤抖、烘烤、摧毁和地震光

 6.反思:偶发事件、高风险和危险预警

第四章 埃尔姆的飞毯

 1.漂浮的农场和飞毯

 2.各式各样的滑坡

 3.危险的组合:地质、气候和人类

 4.走……不走……走……不走……逝去的

 5.岩崩和飞毯

 6.滑坡之源:心形山

 7.反思:地质学,一门双焦点科学

第五章 那一天,火山爆发

 1.卟啦——轰!

 2.酝酿了一个危险组合

 3.圣海伦斯暴风雨前的宁静

 4.风暴:灰飓风

 5.远走高飞

 6.间歇的爆炸:火山爆发指数VEI,火山里氏震级

 7.反思:链式反应

第六章 水的力量:海啸

 1.巨型海啸:立图亚湾的脱缰野马

 2.印度洋大海啸和东日本海啸

 3.引论:波涛与少年

 4.海啸的形成

 5.自由奔驰:洋中海啸

 6.海啸的消亡:冲上岸

 7.反思:何时、何地?不能有“如果”!

第七章 超级巨浪,暴风雨天气

 1.哎呀,我的直升机飞得太低啦!

 2.引论:风动波

 3.畸形浪与单纯大海浪的区别

 4.环流

 5.中纬度环流与旋转的陀螺

 6.海洋环流和洋流

 7.故事的其余部分

 8.反思:畸形浪、光纤和超流氦

第八章 空中激流

 1.乔普林的玻璃屋与凿冰“炊事”

 2.引论:水流

 3.气流

 4.随地形起伏的风:焚风、奇努克暖风及福塞特

 5.吹过山谷的风:山口风

 6.空中最大的气流:高空急流与桑迪飓风

 7.龙卷风与乔普林

 8.反思:是否应发出警报?

第九章 水……泛滥成灾抑或焦金流石

 1.蛇之瘟疫

 2.2011:亿万又亿万

 3.镜像:干旱和洪水

 4.热带之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5.旋转升腾

 6.有些能说,有些不能说,为什么?

 7.反思:预防原则

第十章 地球和我们

 1.拉奎拉:被审判的科学家

 2.现代社会的风险

 3.关于建立全球灾难防控机构的倡议

注释

致谢

序言

大灾难,有些是未知的已知,知道有这样的灾难,但不知道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如地震;有些是未知的未知,如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出现之前并不知道会有这样的灾难,刚开始发生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但是,在经历一次灾难之后,它就成了已知的灾难。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非典是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本书的着眼点是介绍已知的未知,探讨未知的未知,即介绍已知但不知何时会再次降临的灾难,为未来未知的灾难的预防做准备。从这个角度讲,本书值得每一个有责任感和危机意识的现代文明人,特别是决策者一读。

地球是一个既小又大的星球。通信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遥远天边发生的事瞬间就会经由现代通信技术传送到你的眼前耳边。从这个角度讲,地球很小很小,地球那边的风吹草动瞬间就有可能影响你的生活与心绪。尽管24小时,甚至2小时你就可以绕地球一圈,但是,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走出过方圆一百里。从这个角度讲,地球很大很大,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没有经历过,唐山人、汶川人经历过大地震,但从没有经历过火山喷发与海啸。要了解地球,熟悉它的秉性,唯有读书,读像《大灾难》这样的书。

本书原著书名的直译是《灾难动力学》,一个典型的科学著作的名称,但它又是用科普的文笔写的,全书以三量守恒(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为指导,以状态变化为主线,引用了很多数据资料,却没有一个数学公式符号。本书是科学著作中的休闲读物,休闲读物中的科学著作。

本书从科学的视角讲科普,用科普的语言讲科学,涉猎的学科与主题之广、跨度之大,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从地震、火山、滑坡、海啸、泥石流到飓风、洪水、干旱以至灾害预防、灾后救援、灾后重建等不一而足。所涉及的每一个主题都是严谨的科学研究领域,即使一本书也不一定能阐述全面,而要在短短的几个段落就解释清楚,非得有渊博的知识、深刻的领悟、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对比解释不可,这给译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加之译者学识精力有限,读起来似乎都懂,遣词造句准确翻译却又难之又难。我们曾为一个单字(regime)的翻译苦苦思索两周有余,即使如此仍有许多词不达意之处,错谬更是在所难免,诚请读者指正。

文明的存续是大自然的恩赐,而这种恩赐有可能会毫无征兆地被剥夺——这就是大灾难。延续文明,是我们的责任。避免或减轻大灾难的损失,是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大灾难,既有已知的未知,更有未知的未知。作为文明人,作为文明社会的领导者,既是为了人类,也是为了自己,应通晓已知的灾难,预防未知的灾难。

内容推荐

苏珊·W·基弗著的《大灾难》是一部应时而生,阅读过后不禁使人心有余悸的科普作品。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曾说过:“文明的存续取决于大自然的恩赐,而这种恩赐会毫无征兆地被剥夺。”近些年来,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种种灾害频频发生似乎印证了这句话。

本书为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提供了必要的入门知识,展示了自然灾害为何比我们预想的更加常见,又是怎样通过深藏于地质学幕后的成因而曰渐频繁发生的。

若你想了解大灾难发生时,地球内部的种种机制与过程,你会爱上它的,因为你总能在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描写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

编辑推荐

近年来,地震、海啸、龙卷风等灾难事件不断在全球各地上演,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面对灾难的肆虐,人们不禁要问:灾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人类在灾难面前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苏珊·W·基弗著的《大灾难》用浅显的语言,从地质学的视角,揭开灾难发生的原因,书中就常见的灾难如地震、火山、海啸、滑坡、飓风等形成的原因作了详细介绍。了解灾难发生的机制,人类就能更好地做出准备,防范灾难的发生或将此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本书也促使读者思索地球上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人类作为其中的主角如何在确保现在和未来的地球健康方面发挥作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3: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