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烈著的《祖荫根脉乡愁--广府民居肇昌堂文化遗产的守卫与传承》是一部怀着浓浓的“乡愁”记述中国古村落丰富文化遗产的著作。这本书以解剖麻雀的手法,紧紧抓住一个在城镇化浪潮的大拆大建中,好不容易幸存下来的古村落历史建筑案例,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追根溯源,正本寻脉,把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与特色展现在人们面前,去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留住乡愁的情怀。这不仅是一本规划建筑方面的学术专著,而且也是一部极为丰富生动的乡土文化教材。
| 书名 | 祖荫根脉乡愁--广府民居肇昌堂文化遗产的守卫与传承 |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作者 | 杨宏烈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杨宏烈著的《祖荫根脉乡愁--广府民居肇昌堂文化遗产的守卫与传承》是一部怀着浓浓的“乡愁”记述中国古村落丰富文化遗产的著作。这本书以解剖麻雀的手法,紧紧抓住一个在城镇化浪潮的大拆大建中,好不容易幸存下来的古村落历史建筑案例,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追根溯源,正本寻脉,把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与特色展现在人们面前,去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留住乡愁的情怀。这不仅是一本规划建筑方面的学术专著,而且也是一部极为丰富生动的乡土文化教材。 内容推荐 杨宏烈著的《祖荫根脉乡愁--广府民居肇昌堂文化遗产的守卫与传承》选取广州沥滘古村一栋普通民居——肇昌堂为例,采用“解剖一个麻雀”的手法,清理其所蕴藏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厘定这里是一块考证广府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一方萌发工商文明史迹的热土;鼓励有勇于历史担当的业主,立志打造一座值得坚守的岭南水乡民居文化博物馆。作者深情呼吁社会多方关注类似古村落的进步,聆听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经典祖训,认定传统文化基因,以尊重自然生态、科学民主为宗旨,搞好美丽城乡的保护规划建设,“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诗意地栖居,过上有人格尊严的日子。 本书可供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旅游开发、风景园林、文物收藏、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管理人员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千年古村落的生态文明 1.1 岭南特色的水乡村落 1.2 聚族而居的一方热土 1.3 有机增长的规划模式 1.4 历朝历代的祠堂集锦 1.5 天人感应的宫观坛庙 1.6 “沥滔八景”的文化要义 1.7 榕阴渡口的浓浓乡愁 第2章 农耕时代物质文化遗产 2.1 农耕转工商的肇昌堂 2.2 三间两廊的广府民居 2.3 广府民居的装饰艺术 2.4 卫家花园的遗址遗韵 2.5 劳作耕耘的农具收藏 2.6 乡村作坊的加工器物 第3章 世贸经济活动的纪念物 3.1 初涉海外贸易的物证 3.2 印章实物的考古价值 3.3 度量衡器的稀缺精品 3.4 财务账簿的历史记录 3.5 国际金银货币的集锦 3.6 契约文化的历史碎片 3.7 国际往来的明信片 第4章 可移动的文化艺术珍品 4.1 端庄典雅的家具组合 4.2 门堂厅室的楹联宫灯 4.3 祖传戢存的万卷家书 4.4 雅俗共赏的字画影本 4.5 色彩鲜明的广彩广绣 4.6 古朴雅致的陶瓷漆器 第5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5.1 纪念祖德的族谱家乘 5.2 弘扬孝道的清明祭祖 5.3 “扒龙舟”的民间赛事 5.4 “猫祭拜”的遗俗风趣 5.5 饮食文化与“贤寿宴” 5.6 服饰文化与乞巧节 第6章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6.1 乡土建筑的文物价值 6.2 规避文化遗产的危机 6.3 坚持保护为主的方针 6.4 鼓励民间自办博物馆 附录 关于将肇昌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 关于沥溜古村保护规划给市长的信 关于沥溜古村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线索专家评审会 代跋 切不断的根脉忘不了的乡愁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