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Ⅱ)
分类
作者 (美)默娜·B.舒尔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Ⅱ)》是全美畅销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作者默娜·B.舒尔的又一部全新力作,教8~12岁孩子学会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培养一个快乐、自信、社会适应能力强、情商高的孩子!

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将“我能解决问题”法运用于8-12岁孩子的具体方法。

内容推荐

8-12岁,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反叛之前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孩子身体、行为、情感和社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同时,这也是父母的一个极好契机——教会孩子自己做出正确决定,自己解决与同龄人、老师、父母的冲突,培养一个快乐、自信、社会适应能力强、情商高的孩子——以便孩子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习上,为中学生活做好准备。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Ⅱ)》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图书,在本书中,默娜·B.舒尔博士介绍了将“我能解决问题”法运用于8-12岁孩子的具体方法。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1章 行为不同的孩子思维不同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一: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二:理解别人的动机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三:找到可替代的解决方法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四:考虑后果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五:分步计划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的实际应用

 能力强的孩子为什么仍然需要“我能解决问题”法?

第2章 四种养育风格

 权威法

 建议法

 解释法

 解决问题法

第3章 我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受?

 孩子怎样看待情感?

 谁应该参加?

 学会“解决问题法”

·什么时候开始学?

·如何谈论情感字词?

·“担心”和“宽慰”

·“同情”和“共情”

·“不耐烦”和“失望”

·其他情感字词:“孤独”“嫉妒”“尴尬”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感受

·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受

 游戏和活动

·模仿电视抢答游戏

·索引卡片

·填写卡通气球

·编情感故事

 情感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有关情感字词的另外一些小对话

 小结

第4章 有人在听吗?

 教孩子学会听

 为什么要倾听?

·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完整信息

·了解别人的需要

·注意重要的线索

 在现实生活中

 运用解决问题法:现实生活中的“我能解决问题”对话

 小结

第5章 事情总是如表面那样吗?

 某一时段的行为:“他为什么那么做?”

·收集足够的信息

·解读可见线索

·解读可见线索的活动

·实际生活中的某一时刻的行为

 长期的一惯行为:“为什么他会那样?”

·理解一惯行为的活动

·现实生活中的一惯行为

 小结

第6章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还能怎么做?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会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虚构的情境中运用多种解决办法

 在现实生活中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问题

 小结

第7章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学会考虑后果

 学会考虑行为的后果

·思考需要时间

·虚构人物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和父母们谈谈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

·孩子们之间的问题

·兄弟姐妹之间的问题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小结

第8章 我的计划是什么?

 培养制订分步计划的技能

·实现目标的步骤

·会遇到什么障碍

·行动的时机

·实现目标需要多长时间?

 综合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

 小结

第9章 “我能解决问题”的高级技能:综合运用多种技能

 在虚构情景中

·关于友谊

·对付欺负人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

·交朋友

·终止友谊

·应对恐吓

·当父母要求孩子终止友谊时

 处理失望情绪

 应对必须等待的情况:在虚构情景中

 现实生活中的等待

 小结

第10章 “我能解决问题”法适合我吗?父母们关心的一些问题

 “对话可以缩短些吗?”

 “让孩子自己思考,岂不是对他失去控制了吗?”

 “用这种方法,孩子会认为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

 “这种方法任何时候都适用吗?”

 “我的孩子有多动症,这种方法会有帮助吗?”2叭

 “这种方法适合我吗?”

 小结

第11章 一份“我能解决问题”测试卷

 孩子们之间的问题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后记 预防十几岁的孩子出现严重问题:吸毒、怀孕、暴力

试读章节

第1章 行为不同的孩子思维不同

解决“人”的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同等重要。

在8~12岁这个阶段,孩子们要经历生理、人际交往、情感和认知能力方面的迅速变化。而且,各个方面的变化不是同步的。我们经常会遇到六年级的学生外表上看上去像八年级的,但行为和思维却像五年级的学生。

在如何处理问题方面,孩子们也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让我们来看四个12岁男孩的例子吧。如果一个男孩儿的朋友拒绝了他放学后一起回家打电子游戏的邀请,这个男孩儿可能会感觉被朋友抛弃了。第二个男孩儿可能不接受朋友的拒绝,并以威胁相回应。第三个孩子在遭到朋友的坚决拒绝时,可能会再寻找另外一个办法劝朋友改变主意,因而可能不会放弃努力。第四个男孩儿可能会问朋友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邀请,在考虑过朋友的解释之后,会找新的理由再次向朋友发出邀请。

一个孩子对典型的人际交往问题——比如自己的邀请被拒绝——的反应方式是很重要的。那些有解决人际问题能力的孩子往往能够茁壮成长,而那些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日后可能会出现交往问题。

父母如何对这些典型问题作出反应,对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反应能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行为,而有些则不能。在下一章,我们将看看父母处理孩子们冲突的几种不同方式,以及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三个孩子,并比较一下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是如何反应的。这三个孩子以及本书中重点提到的其他孩子,是我在工作中打过交道的很多孩子综合起来的;然而,所有的情境和对话都是真实出现过的。

尼古拉斯,一个10岁的男孩子,很受同龄人的欢迎。不但在放学后有很多孩子找他玩儿,而且他在学校也有许多玩伴:他的同学不但想让他加人到自己的功课互助小组中来,而且还想让他加人他们的运动队。他偶尔也会发脾气,或者表现出不耐烦——尤其是对他8岁的妹妹——但大多数时都能够控制自己的脾气。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知道如何处理无法立刻得到想要的东西时的失望情绪。

莎拉,一个11岁的女孩,她想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儿,但经常被拒绝,她既不要求也不接受同龄人的帮助。当她想得到什么的时候,就会做出攻击性举动,而当她不能如愿时,就会发脾气。莎拉是许多攻击性强的女孩的一个典型,她对别人的恐吓更多是口头上的,而不是身体攻击。如果同龄人不把她想要的东西给她,她就冲她们大喊大叫,争吵,威胁。如果被激怒到极限,她也会对同龄人进行身体攻击。在班里,她常常扰乱课堂并撒谎。

唐娜,一个很聪明的9岁女孩,非常渴望和其他孩子交朋友、一起玩儿。没有哪个孩子是真正不喜欢她,他们只是不知道她的想法。她会站在一旁观看,等着其他孩子邀请她玩儿,而想不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邀请的办法。很快,她就会放弃并走开。她的感情会受到伤害。

研究表明,一些像唐娜这样胆怯或害羞的孩子并非遭到了其他孩子的拒绝,而更多地只是被其他孩子忽视了。这种孩子可能会害怕加人到同龄人中去,并且在被老师叫到时,害怕大声回答问题——这对于那些害羞的8~12岁孩子来说,尤其困难。通常,他们会放弃与其他孩子建立良好关系、表达自己的情感、维护自己权利的努力。

在“我能解决问题”的培训中,在给孩子们及其父母进行培训之前,我会先评估一下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让他们考虑可能会遇到的几种社会情景。目的是想确定他们对引言中提到的五项“我能解决问题”能力——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理解动机、寻找多种解决办法、考虑后果、分步计划——掌握到了何等程度。

序言

当我在写第一本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时候,我就想知道,是不是就像我希望看到的那样,那些3~7岁孩子的父母们会认为“我能解决问题”法将对他们有帮助。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是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不但获得了1996年美国“家长的选择(Parents' Choice Award)”图书奖,成为全美畅销书,而且许多父母还写信告诉我,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会了做事前先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是多么高兴和惊讶啊!

当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许多行为就开始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了。那些采用了“我能解决问题”法的父母们注意到,自己孩子的行为问题也消失了。但是,他们还注意到,孩子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了改变。

·我的儿子现在不再害怕其他孩子了。他学会了如何融入到他们当中,而不是躲避。

·我的女儿不再只是想到她自己。她现在似乎真正关心起别人对事情的感受来了。

·我原本认为“我能解决问题”方法并不适合我。我喜欢向儿子解释,为什么他应该做某些事情。但是,我们现在彼此更加尊重了。过去,我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常常心不在焉,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现在,我们能相互倾听了。

也许最令人感动的是,父母们发现他们在和孩子一起改变。

·在接触“我能解决问题”方法之前,我总是希望我的孩子顺从我。现在,我很高兴,她学会了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敢让儿子自己做决定。现在,我更相信他能做出正确决定了。

·“我能解决问题”法,使我反思了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我现在知道了,遇到同样问题的父母不止我一个。我对孩子的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

·现在,我明白了孩子也有感受,而且他也理解了我的感受。

·过去,我常常认为,替孩子做决定就是保护孩子。现在,我明白了,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才是对他更好的保护。

正如你看到的那样,“我能解决问题”法不仅能帮助孩子更清晰地思考,而且加强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连结,建立对彼此的信任,让父母和孩子都更自信。

一个在3~7岁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孩子,长大后会继续如此。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做决定的能力在很多方面会面临新的挑战。例如,一个能用“我能解决问题”方法解决和朋友之间为玩具而发生争吵的学龄前儿童,随着他的成长,必须学会更多抽象的技巧,才能解决将来会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比如当一个朋友背叛了自己的信任时该怎么办。

这就是我为什么决定写这本书的原因。在本书中,我将向你解释,8~12岁的孩子如何利用“我能解决问题”技巧,来处理他们在学校、家里以及和朋友们在一起时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本书将对上一本书中介绍的那些技能进行扩展,并新增了一些经过我研究证实的、在孩子8岁开始时就可以指导他们的行为的技能。

幸运的是,“我能解决问题”法非常方便实用,并且可以在小学阶段和学龄前使用。事实上,8~12岁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这几年正好是青春期的反叛还没有开始,而父母们在说服孩子时又遇到了更多困难的一段时期。

无论你是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个方法,还是第一次使用这个方法,本书都将证明其价值。它会帮助你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怎样才能学会解决现在和将来所要面对的问题呢?”

任何时候学习“我能解决问题”方法,都不算太晚。

后记

预防十几岁的孩子出现严重问题

吸毒、怀孕、暴力

现在能解决重要问题的孩子,在将来也能解决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问题。

本书关注的是一般家庭中出现的日常问题。我们已经看到,“我能解决问题”法如何帮助像尼古拉斯那样已经具备较强社会能力并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变得人际交往能力更强。这种方法也帮助像莎拉那样攻击性强的孩子变得更能共情,更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更善于解决问题,更好地与人相处。而且,这种方法还帮助唐娜以及像她那样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能更好地与人相处了。

尽管莎拉和唐娜在情感和与人交往中还有困难,但在以后的成长中,她们将能够找到自己的方法。但是,有些孩子,尤其是那些攻击性更强以及社会退缩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帮助的话,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有些十几岁的孩子很早就会辍学、怀孕、开始吸毒,而且会越陷越深。

在这个后记中,我们要来看看如何用“解决问题法”预防十几岁的孩子中出现的更严重的问题——吸毒、怀孕和暴力。

但是,在此之前,我想让你关注一下预示着孩子在十几岁时有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的警告信号。我们已经讨论过一些这种信号:非语言线索的变化,比如面部表情、语调和身体姿势;以及长期的反社会行为或退缩行为,包括缺乏交朋友的能力。

其他一些重要的信号包括:

·不会或者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儿童抑郁症

·在学校的成绩下降

·疏远家庭、学校和社会

·成为暴力的受害者

·抑制不住地发怒

·与有严重问题的同龄人交往

·折磨或杀死小动物

·接触或拥有武器

正如美国联邦教育部在其发送到全国学校的《早期警告,及时应对:校园安全指南》的出版物中所讨论的那样,如果一个孩子有上述风险因素中的某一个,并不意味着他在未来几年肯定会遇到严重问题。大多数在十几岁时吸毒、怀孕或者(以及)使用暴力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不止一种上述危险信号。

然而,研究也确实表明,这些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即使那些表现出极端高风险行为或经常有高风险行为的学龄前孩子,可能也需要专家的帮助,以及来自家庭、朋友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情感支持。了解“我能解决问题”法能怎样使专家的帮助和情感支持更为有效,在帮助孩子为青春期做好准备并成长为一个健康、出色和成功的成年人方面,会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

吸毒、吸烟和喝酒

“你就说不。”

“绝对不能做。”

这些口号都太熟悉了,并且使问题听上去简单了——但是,我们都知道,吸毒没那么简单。

口号是“建议法”很绝对的例子——它们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方法是无效的。首先,建议常常不被接受。此外,口号不会鼓励孩子自己想想为什么他们应该或不应该吸毒,也不会鼓励孩子考虑他们能做什么别的事情。

最后,简单化的口号忽略了同龄人压力这个现实。为什么孩子感到自己必须向同龄人的压力屈服呢?他们可能只是不喜欢自己。或许是他们没有交到想交的朋友,或许是感到孤独和沮丧,才转而去寻找他们认为有可能成为自己朋友的那些同龄人。但是,要保证让那些刚刚认识的孩子接受自己,惟一办法就是受他们的摆布。

……

要让孩子寻找一些共情的后果,比如“我可能真的会伤害他,”或者“我内心可能会感到很难过,”而不是外部后果,比如“我可能会被停课,”或者“我可能会惹上麻烦”。丹尼尔·哥尔曼在一次为“全国学校心理学学会”作主题发言时,给我们讲了一个杀了人的男孩子的故事,他说:“如果我能感到他的痛苦,我就不会那么做了。”

如果你的孩子是受害者,就问他:

·当有人欺负你或作弄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你认为他的内心可能会有什么感受?

·你能想一想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吗?

·当你被别人欺负时,你能做什么或说什么?

然而,如果孩子处于真正的危险中,就要告诉他们,应该把情况通知老师或者其他权威人物。孩子们需要能够区分那些用“我能解决问题”法自己就能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大人的干预才能防止造成伤害的情景。

最后一些想法

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们毒品、不安全性行为和暴力的危害,不会有什么作用,因为孩子们根本不听。也许是因为孩子们不喜欢由别人来告诉自己该做什么。

这就是“解决问题法”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不论问题是滥用毒品,怀孕(自我伤害),还是暴力行为(伤害别人),孩子们必须要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让这些事情“任其发生”。通过“我能解决问题”法,他们将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并培养一种内在的力量,知道什么时候要跟随别人,什么时候要走自己的路。你的孩子现在想到的那些方法和计划,也许永远都不会在实际中用上;有一些最终可能会被证明是无效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你的孩子在小时候——在有严重后果的大问题侵入其生活之前——就学会了解决问题,就对日常问题作了练习。

那些既在意自己又关心别人的爱思考的孩子,在交朋友上会更加成功,在根据潜在的后果做出负责任的决定上会更加成功。他们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而不是对自己的失败感到沮丧。他们不会屈从自己不想拥有的那些“朋友”的压力,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

或许,我在第10章提到的那个六年级的学生说的最好:“我们必须学会自己思考。别人不会总是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