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托利著的《普京传(硬汉普京和他的权力世界)》是一本讲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传记图书。全书以普京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穿插改革、军事、领土争端、等多个方面。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国土面积最大、自然资源丰富的第二大核武器国家……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彼得大帝”、万民倾倒的政治偶像、冷酷强悍的铁血总统,也是无所不能的全能天才。他行事雷厉风行,令出如山,在政坛的影响力超群。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讲述普京人生历程的书。它揭开了普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执政内幕,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立体丰富的普京。
作者阿纳托利以诚挚而平易的态度,讲述普京六十年过往人生历程,娓娓道来,毫无隐瞒,字里行间洋溢其对人生奋斗的执著、对政治抱负的追求、对俄罗斯民众的崇高使命、以及这位铁血硬汉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普京传(硬汉普京和他的权力世界)》自普京的出生着笔,从一名苏联海军的儿子到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从完成克格勃的训练,加入情报机关机要部门,到投身地方政府,就任圣彼得堡第一副市长;从经由同乡丘拜斯的推荐,加入俄罗斯总统事务管理局,到三年后,在叶利钦的支持下,高票当选俄罗斯总统……
从此,普京开启了执掌全国、治理国家的帷幕:他冷酷强悍,以强硬态度面对西方国家,力图恢复俄罗斯在苏联时期一样的超级大国地位;他以铁腕手段打击金融寡头,颁布法令,大幅实施经济改革,八年之间,让俄罗斯经济增长了八倍;他获得国内民众的强烈拥护,被称为“新俄罗斯”的缔造者和总舵手,三次当选总统。
本书历时数年完成,囊括普京的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点,揭开谜一样的普京的真实面目,再现一个有血有肉、立体丰富的普京。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于1952年10月7日出生在苏联著名城市列宁格勒,也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也称彼得格勒。这座城市在俄罗斯人的眼中,是英雄诞生的摇篮,而普京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之一。
1703年,彼得大帝力排众议,在芬兰湾的东部海岸建立起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并将这个新的国都命名为“圣彼得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俄罗斯帝国对德国宣战,将“圣彼得堡”这个德国文化气息浓厚的名字,改为俄罗斯民族意味更为浓厚的“彼得格勒”。后来,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将俄罗斯纳入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之后,这座城市再度更名为“列宁格勒”。直到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又恢复了旧称“圣彼得堡”。
如今的圣彼得堡,已经是俄罗斯仅次于首都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很多名人在此地诞生,并在俄罗斯的史册上熠熠生辉。
普京个人的起点,以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为标志;而普京家族的起点,则源自他的祖父。
普京的祖父,名叫斯彼勒道恩,他是圣彼得堡的普通公民。他虽然不是俄罗斯帝国末期或苏俄时代的政府官员出身,却并不意味着其生平阅历平凡。斯彼勒道恩是一名厨师,就像中国殷商王朝的“厨子宰相”伊尹一样。
斯彼勒道恩的妻子叫奥莉娅,二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便在这个战火纷飞、局势动荡的国度里享受着“一起吃苦的幸福”。与斯彼勒道恩一样,奥莉娅也没有显赫的出身,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
不过,夫妻二人并不为自己的现实处境而感到悲观失望,他们在艰辛中找寻着自己后代的出路。
其时,俄罗斯帝国为了夺取世界霸权,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苦于军事装备的落后和指挥能力有限,在战场上屡次遭到德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不仅军队士气一落千丈,也影响到平民们原本就己拮据不堪的日常生活。
为了躲避国内的兵祸,斯彼勒道恩夫妻在避难过程中,选定了在特维尔安家落户。后来,普京说,祖父之所以会选择这座很不知名的城市,正是出于避难自保的需要。一年以后,夫妻二人生育一子,取名为斯皮里多诺维奇。
长子的降临,让斯彼勒道恩在欣喜的同时,也感觉到了作为男人的责任和压力。在这个小城市里,虽然能够避免兵灾,但毕竟要维持生计,于是找工作就成了这个时候的斯彼勒道恩的当务之急。
早年的斯彼勒道恩,有为各大饭馆供应伙食的经验,所以找工作的方向便以厨师为主。
机缘巧合之下,加之踏实勤恳,脑子灵活,他便很顺利地走到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的身边,由此成为一名“御厨”。斯彼勒道恩厨艺精湛,善于察言观色,这让他很快成为列宁身边的红人,因而为红色政权的高层人物们所熟悉。
就这样,待列宁离世后,斯彼勒道恩成为斯大林身边不可或缺的起居助理。在这位“铁打的人”身边工作数年后,他又在俄罗斯著名的格尔特修道院工作,照顾在那里调养和疗伤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干部、军官及其家属,包括列宁的夫人和妹妹。更值得一提的是,列宁的家眷自从接受了斯彼勒道恩的服务后,竟然没有再想过更换其他厨师。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在修道院工作的时候,斯彼勒道恩把所有心思都用在提高厨艺上,这并不是为了博取高官们的好感与夸赞,仅仅因为他是个做事专心的人。在闲暇的时候,他经常靠读书来打发时光。很难想象一个地地道道的厨子,竟会如此痴迷于阅读。
晚年时的斯彼勒道恩淡泊名利,尽管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120卢布,他却从未对此有过丝毫抱怨。因此,在格尔特修道院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他,可谓有口皆碑,包括列宁的父亲、斯大林的父亲,还有赫鲁晓夫的母亲等,均对其赞赏有加。
普京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爷爷从不谈他自己一生的经历,我父母也几乎什么都不对我说。所以,我所知道的,只是爷爷和父亲一生中的一些片段。充其量,不过一鳞半爪而已……”从这一段简单的回忆中,可以看出普京的祖父确实是一位低调做人、高尚处世的了不起的平民战士。
在工作岗位上,斯彼勒道恩兢兢业业;在家里,他也一样成功。他和奥莉娅一共生育过6个儿女,一家人和和美美,很少吵架。值得一提的是,斯彼勒道恩在修道院里为别人施展厨艺,家里包括做饭在内的家务,却大多由奥莉娅操持,这还真是“男主外,女主内”。
P3-5
2014年年中,莫斯科的繁华与平静,被威武雄壮的军乐和呐喊声打破了。伴随着礼炮齐鸣与军乐奏响,随着普京的一声令下,红场之上即刻开始了卫国战争胜利69周年的阅兵仪式。
气势恢宏、昂扬大气的军事操练,让全世界人的目光几乎在同一时间汇集于此。俄罗斯,这个一贯被认为最富有战斗天赋的民族,如今又回到了世界大国的崩峰位置。如今的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迅猛,政治管理昌明,军事体制的优化更是突飞猛进。俄罗斯的崛起与强大,正是维护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行东方战略的有效力量。
俄罗斯辉煌的今天,离不开以霸气和强硬著称的斯拉夫硬汉——普京。正是在普京的带领下,俄罗斯才拥有今天值得自豪的资本。如今,普京已经是俄罗斯联邦中唯一一位任职期限超过3届的总统,但这并不能让民众满足,有人甚至希望普京能成为俄罗斯的终身总统。
新世纪的俄罗斯离不开普京,正如18世纪的俄罗斯帝国离不开彼得大帝、苏联时代离不开斯大林一样。普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俄罗斯人民对他的拥戴却不输给当年的民众对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拥戴。
言及普京的非凡之处,必须结合俄罗斯的国情。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苏联历经勃列日涅夫的领导后,遭遇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最终在叶利钦时代走向了解体,结束了69年的光辉历程。
苏联的解体,对于俄罗斯来说,意味着数百年来空前的困境与惶恐。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民主体制改革的失败,让这个庞大而又孱弱的国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就在叶利钦交出权柄的同时,一位特工出身的猛汉大声疾呼:“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这句誓言让处在迷茫中的俄罗斯民众油然想到了19世纪末俄罗斯改革家彼得·斯托雷平的名言:“给我20年的和平期,我就能彻底改变俄国。”更让他们无比惊喜的是,正是这位卓尔不凡的总统,带领他们一直走到了今天,并将一个与20世纪截然不同的俄罗斯,骄傲地摆放在世界舞台的黄金分割点上。
外界对普京的称赞绝非粉饰之词,他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脱颖而出,非是个人的幸运或权术运作的结果,而是一种个体力量与民族智慧的合力推动,继而产生出的一种令人无比惊诧的政治效应。
卫国战争胜利69周年的红场大阅兵早已落下了帷幕,但它并不能代表普京精神的所有内涵。本书旨在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多面的普京,他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非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