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主编的《途径生命里的风景》是从辽宁人民出版社在2007-2016年度的太阳鸟文学年选作品中选出来的文学精品,主要是从最佳散文,最佳随笔,最佳杂文中选,最终汇总为精粹。以前按照体裁来分类,这次按照内容的不同来归类。本书是以歌颂、讲述中华江山之美的角度书写的文章的汇集。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热爱我国的大好河山。
| 书名 | 途径生命里的风景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王蒙主编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蒙主编的《途径生命里的风景》是从辽宁人民出版社在2007-2016年度的太阳鸟文学年选作品中选出来的文学精品,主要是从最佳散文,最佳随笔,最佳杂文中选,最终汇总为精粹。以前按照体裁来分类,这次按照内容的不同来归类。本书是以歌颂、讲述中华江山之美的角度书写的文章的汇集。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热爱我国的大好河山。 内容推荐 太阳鸟文学年选,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开始创建的文学品牌,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丛书主编,本套丛书大体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诗歌六大分卷,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的厚望,每年都将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这些选本追求精品,但更多体察了民众的心理,内容贴近大众化的生活,行文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风格。至2017年,这套文学年选已经连续出版了20年,其间经受了图书市场的检验,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刻度;为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的中国文学发展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这套文学年选,也将在大众读者的支持与陪伴下,逐步深入,越走越远。王蒙主编的《途径生命里的风景》为其中一册。 目录 米穷日寺 笛鸣香港 月夜三清山 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 丙中洛素描 雁山瓯水 一朵叫紫荆的玫瑰 老地方 古桥上的中国 二十三年进澳门 上海的半空 光禄古镇的如银秋夜 到平江路去 在呼伦贝尔的郊外 上林忆想 春花崇礼 兆言说东吴 海与风的幅面 ——从福州到泉州 腾冲的虹 我怕惊动湖畔那些精灵 黔北故事 西域断章 诗文里的徽州 能不忆江南 试读章节 天色渐晚,风大起来。把放在外面的狗收进来,门一关,城堡里就安静了。灰暗的院落,青石块铺就的天井深陷在暮色中,炉子和大锅就支在走廊旁,炊烟在升腾,三个穿着暗红色袍子的僧尼忙着做晚餐,提水,熬茶,打酥油什么的。她们动作缓慢,没有任何时间在催促她们。弥漫着某种中世纪的氛围,仿佛伯格曼电影中的某个镜头。我拿着照相机,旁观着,就像一个即将犯罪的人,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日常杂事是全体僧尼轮流当值,三个月一换。厨房有两个窗子向着拉萨平原,白色的光芒被窗户上的油腻改变成淡黄色的,犹如灯笼,窗子边插着一个小灵通手机。电话响的时候,接听的阿尼就把窗子开一个缝,似乎这样声音就可以清晰一些。厨房里支着已经被熏黑的大高压锅,西藏的沸点很低,因此普遍使用高压锅。她们用某种古典的方式使用着这些现代器皿,她们并没有因为这是现代之物而对其刮目相看,顶礼膜拜。锅子的盖被擦拭得很亮,茶壶的盖擦得很亮,厨房里可以擦拭的一切:酥油桶、耙巴盒、勺子、热水瓶、碗筷……(都是已经被这个时代视为落后的器皿)都被擦拭得发亮,使这个厨房看起来像一幅19世纪的油画。晚餐开始的时候天已经暗了,虽然点着电灯,但瓦数很低,只是比酥油灯稍亮,厨房的许多角落隐藏在黑暗了,世界被一种外祖母般的温暖包围着。脸膛黑红的老阿尼用勺子把一些糊状的东西舀到碗里,是面疙瘩煮牦牛肉块以及一些蔬菜,味道非常好,我确定是我这一生吃过的永不会忘记的食物。晚餐后老阿尼抬水来请我洗脚,然后带我穿过院落。爬上楼梯,进入一个被布匹包裹起来的房间,这是寺院里最大的一个房间,里面支着四张可以兼为座席的床,平常作为座位,有客人时也可以睡觉。老阿尼为我们铺床,指点厕所的位置,送上一壶开水,把连接电灯开关的线交到我手中,才摇晃着缓缓关门离去。我们言语不通,只是微笑着,像原始人那样比画着手势,心心相印,仿佛我是她的儿子,而我来到此地不过才四个小时。房间的外墙下面就是峡谷的陡坡,来自拉萨的风吹打着城堡。由于海拔高,我在此地的每一个行动都非常困难。总是气喘吁吁,就是翻身也要尽量避免,完全无法入睡。半夜起来去小解,看见月光照着山岗,那些巨石一个个魔相毕露,非常恐怖,而城堡安然宁静,月光下,那四只灰蒙蒙的狗卧在经堂的石头台阶上,听见动静,立即竖立起身子,但没有吠。想起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拉萨,抵达时已是黄昏。我穿过满街乱走的狗和低头缓行的香客,来到大昭寺前面的广场,忽然听见某种天国的音乐传来,香烟萦绕,环绕大昭寺步行的人们仿佛飘着,有一些入盘腿坐在地上,穿着暗红色的僧袍,闭着眼睛,摇晃着手中的转经筒,拨弄着乐器,敲打着羊皮鼓,仿佛风在摇晃春天的灌木,虽然剃了顶,依然看得出她们是女性,她们是拉萨附近群山中前来化缘的尼姑,风尘仆仆,美丽庄严而不妩媚,天真淳朴如石头。我被深深感动,仿佛时间后退了千年,我回到过去时代的世界里,成为从遥远云南来朝拜伟大拉萨的香客之一,我上路的时候可没有想到这一点。围观的人群里有几个头上缠着红带子的康巴人,我忽然想起仓央嘉措,黄昏渐紫,黑暗之舞从大昭寺的门洞漫出来,那个伟大的情种恐怕已经溜出布达拉宫,混迹于人群了吧。后来,尼姑们结队而去,消失于黑暗,听得见她们边走边响起姑娘们的小声说笑。现在她们睡着了。 黎明时阿尼们已经起床漱洗,洒扫庭院,然后坐在经堂里诵读经文。她们背诵一段,喝一会儿酥油茶,说几句小话。念经的阿尼只有四人,其他人忙着做各种杂事。一个僧尼在为酥油灯添油,她用个小铲子把油路疏通,换上灯芯,让每一盏灯的光都重新焕发起来,这简单的工作令她内心光明,充满喜悦,这个光头的园丁一直在无意识地微笑着。就是这个只可以容纳二十多人念经的小经堂,里面的灯也有近百盏,把它们都添加一遍也要个把小时呢。 P7-8 序言 这套“太阳鸟十年精选”所收录的文章均选自过去十年我为辽宁人民出版社主编的太阳鸟文学年选。太阳鸟文学年选作为每年国内出版的多种文学年选中的一种.已经坚持了近二十年。它说明辽宁人民出版社的这套太阳鸟文学年选具有相当的历史性,表现了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辑们的坚持不懈,这也是年选权威性的一个方面。 太阳鸟文学年选近二十年来,纳入其编选范围的文体大致六种,即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随笔和杂文,这一次编辑将选文的体裁限定在了“美文”,杂文记忆中也只选了三四篇。整套书共十三种,包括《途经生命里的风景》《异乡,这么慢那么美》《故乡,是一抹淡淡的轻愁》《这世上的“目送”之爱》《历史深处有忧伤》《愿陪你在暮色里闲坐,一直到老》《你所有的时光中最温暖的一段》《那个心存梦想的纯真年代》《一生相思为此物》《掩于岁月深处的青葱记忆》《在文学里,我们都是孤独的孩子》《艺术,孤独的绝唱》《那个时代的痛与爱》,除《那个时代的痛与爱》主题相对分散,其他内容包括国内国外、故乡亲人、历史人物、童年校园、怀人状物、读书谈艺,可以说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可供阅读群体广泛。集中国十年美文创作于一书,这个书系的作者也涵盖了中国当代文学写作,尤其是散文写作的大量作家,杨绛、史铁生、袁鹰、余光中、梁衡、王巨才、王充阊、周涛、陈四益、肖复兴、李辉、王剑冰、祝勇、张晓枫、刘亮程、毛尖、李舫、宗璞、蒋子龙、陈建功、李国文、刘心武、李存葆、陈世旭、梁晓声、陈忠实、贾平凹、铁凝、张承志、张炜、余华、韩少功、王安忆、苏童、周大新、格非、迟子建、刘醒龙、刘庆邦、池莉、范小青、叶兆言、阿来、刘震云、赵玫、麦家、徐坤等。还有黄永玉、范曾、韩美林、谢冕、雷达、阎纲、孙绍振、温儒敏、南帆、陈平原、孙郁、李敬泽、闰晶明、彭程、刘琼等艺术家和评论家。他们的阵容,令人想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为了“优中选优”,我重新翻阅了近十年的太阳鸟文学年选散文卷和随笔卷,并生出一些感慨。文学应该予人以美,包括语言之美、结构之美、韵律之美,更包括思想之美、情感之美、叙事之美,言之有思,言之有情,言之有恍若天成的启示与灵性。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念念不忘,文章也是如此。重读这些当年选过的文章,依然让人或心潮澎湃,或黯然神伤,或感同身受,或心向往之,一句话,也就是我最入迷的文学品性:令人感动。 大概十年前,为了继承和发扬赵家璧先生在良友图书公司主持“中国新文学大系”的传统,我曾为出版社主编过“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我在序言中曾说,文学是我们的最生动、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我们的“心灵史”。我希望这套选本,也能不辜负读者与历史的期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