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总会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想方设法[尽量想办法。]地逗我开心。因为她经常听我讲海上航行的事,就想在这方面下些功夫让我高兴。在她了解到我会划桨使帆之后,她就提议由我设计,她手下的细木匠制作,来造就一个划船的场所。工匠十几天就做好了一艘能容纳八个我的游艇,而且船具齐全。王后很高兴,抱着船就去见国王。国王下令让我在一个盛满水的水箱里试试,奈何它太小,我使用不了桨。还是王后足智多谋,吩咐工匠做了一个大小合适的木头水槽。它被放在王宫外殿的地上。这水槽外面涂着沥青,既可以放出臭水,又可以在半个小时内被注满。我经常在这个水槽里划船解闷,也给王后她们消遣。有时我张帆,贵妇们就用扇子扇风助阵,累了就让侍从吹气,我则只负责掌舵,十分惬意。我的技术和动作让她们非常开心。小保姆则负责在我划完船后把船晾干。不过,我还是出过事故,虽然只有一次,责任并不在我。一次,侍从把我放进水槽后,女教师非得多管闲事,要亲手把我放到船上,结果我不小心从她指缝滑落,差点摔死,还好被她胸衣的一根别针挡住,才幸免于难[幸运地躲避了灾难。]。
一次,一位仆人换水时,不小心把一只青蛙倒进了水槽。当我上船后,它以为那是可以用来休息的地方,就也跳上了船,结果把船弄得东倒西歪[站立不稳,位置不正。],我不得不使劲地维持平衡。它甚至还到我头上乱跳,弄得我浑身上下都沾满了它令人作呕的黏液,这使我很不舒服。但我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击败了它,逼它跳出了小船。
其实我遇到的最危险的一件事是拜御厨的某管理员养的一只猴子所赐。当时小保姆不在身边,我被锁在她的小房间里。房间的窗户和我住的那只大箱子的窗户都开着,结果那只猴子就跳了进房间里。虽然我很害怕,但还是忍不住向我的箱子外看,不过我没敢动。谁知道它发现了箱子,还向里面探头探脑[形容鬼鬼祟祟地探望。],吓得我大惊失色[极度惊恐。],忘了可以躲到床底。最后它还是发现了我,把我拖出箱子,抱在怀里,我越反抗它抱得越紧,似乎把我当成一只猴崽子了。它玩得兴起时,门口传来了动静,它立刻做出反应,带着我一直爬到邻屋房顶。小保姆要急疯了,大家也都闹哄哄地,好多人都看到了猴子把我当婴儿抱着,还要喂食的画面,感到滑稽又好笑。有人想往上扔石头赶猴子,但被怕我受伤的人阻止了。等有人顺着架好的梯子爬上来时,猴子早就丢下我跑了,我在离地三百码的一片瓦上坐了半天,最后,我保姆的一个跟班爬了上来把我安全带回。我差点被猴子塞的食物噎死,很是虚弱,还被它捏坏了腰,这使我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每天都有人探望我,国王和王后还亲自来看望。至于猴子,则被杀死了,宫里也不准再养这种动物了。
身体刚一康复,我就去向国王谢恩。总之我的这次经历让他很是开心。他还开玩笑地问了我一些问题,他想知道要是我在自己的国家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办。我告诉他我们那的猴子都很小,我自己就可以对付十几只。我还说,要不是我当时被吓坏了的话,就该给它一刀,把它砍伤,那样就不会闹出这番笑话了。虽然我语气坚决,态度严肃,但还是引起了哄堂大笑[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这使我明白,人若处在一个比周围任何人都小,无法与任何人比的境地里,就不要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那太徒劳了。回到英国才发现这样不自量力[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的人还真是很多。
矮小的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少笑料。小保姆虽然爱我,但为了讨好王后,只要我一犯傻,她就会立刻向她报告。[可以反映出王后喜欢“我”出糗给地带来的乐子。]有一次,我们去田地里呼吸新鲜空气,我想跳过一堆牛粪显摆一下身手,但悲剧的事发生了,我落在了牛粪中间,陷得很深,好不容易才爬出去,很是狼狈。王后不久就知道了这事,同时它也被传播开来,使我成了大家好几天的笑柄。
P62-64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由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是一篇长篇小说。斯威夫特本人是一个十分幽默而又擅长讽刺的人,他把自己的幽默放在了他的作品里,并用这些来讽刺社会,揭露荒诞,在《格列佛游记》中,他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在18世纪,斯威夫特作为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向往着自由的流浪生活。他勤劳勇敢、机智善良,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顾惜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和那些无耻的人(正如文中的“野胡”)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和知识丰富的学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认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这也在文中反复被暗示。
小说中的格列佛不斤斤计较,对别人关怀备至,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却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从不自暴自弃,纵使把他当作玩物供人观赏,他仍然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进行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意欲实施侵略扩张政策的小人国国王效劳。
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当时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的钩心斗角。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并对当时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对拉格奈格的研究院的描述,目的是讽刺当时的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史学家等。不得不说,《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它的批判锋芒集中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上。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利里普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驷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并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当时的英国是斯威夫特抨击和挖苦的对象。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这个微缩版的国度里,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不但想战胜而且还要奴役对方。小人国的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不惜小丑似的做着各种可笑的表演。这个小朝廷是当时英国的缩影,连利里普特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也同当时的英国政局一模一样;斯威夫特通过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的描写,讽刺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有关勒皮他岛的描绘则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 这篇小说不但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慧驷”国里,格列佛来到一个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地方,他与马主人进行了许多次的交谈。这些交谈都是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金钱关系的批判,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格列佛游记》同时也具备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斯威夫特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英国的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斯威夫特的幻想世界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而现实的矛盾在幻想世界中则表现得更为集中突出。《格列佛游记》的艺术魅力也即在此。斯威夫特的幻想和现实是和谐的、统一的,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马国的遭遇各不相同,但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毫无破绽。他每到一个幻想国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绘声绘影,使作品具有艺术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从而使讽刺达到最佳的效果。作者在对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进行无情、辛辣的讽刺和抨击时,有的直言相讥,有的利用异邦人的唇舌相讽,有的隐喻挖苦,有的以兽讽人,凡此种种,风趣滑稽,神情皆备。
这篇小说的魅力还表现在情节的幻想性与现实的真实性有机结合。虽然作者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现实为基础的。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的描述,使人感觉不到它是虚构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实事。例如,在描述小人与大人、人与物的比例关系时,一概按一与十二之比缩小或放大。小人国里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国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区区的一块手帕,可以给小人国皇宫当地毯;大人国农妇的那块手帕,盖在格列佛身上,就变成一床被单了。在描述飞岛的运行,宫殿的建筑和城镇的结构时,作者还有意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等诸方面的知识与数据。这样,就使人物局部细节的真实、和谐和匀称转化为整个画面场景的真实、和谐和统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笔朴素而简练。尽管小人国、大人国和慧驷国的情景各异,文中的“我”身处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说的布局、风格却前后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后果都有详尽的交代,复杂纷繁的情节均按时间和空间顺序依次描述,文字简洁生动,故事性强。
第一篇 利立浦特游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二篇 布罗卜丁奈格游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三篇 勒皮他 巴尔尼巴比 格勒大锥 拉格奈格 日本游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四篇 “慧骃”国游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后记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知识考点
参考答案
名著阅读考查
答案
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经典著作。它们涉及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学科。这些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日趋繁荣,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而文学作品无疑是人类文明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瑰宝。阅读名著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我们推出了《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系丛书系列之一。这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品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每一章透露着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让人了解了许多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做到无障碍阅读,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的一线教师组成编委会,他们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从宏观阅读和微观阅读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精读赏析,在完整呈现名著原貌的基础上,又从以下角度加以解读。
导读:对作者及其作品做了初步的介绍,便于同学们在阅读前,对作品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旁批:对文中的精彩词句和语段给予提示和解释,以引起同学们由此及彼的思考。
注释:对原著正文中涉及的一些字词、成语、地名、人名等方面加以解释。
名师赏析:具体分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旨精神,并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语言等方面进行了鉴赏。
延伸思考:从作品的实际内容出发,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后做更深入的思考。
留一点儿时间给读书,多一点儿空闲给思考。从名著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读书中感悟人生、成长成才。与名著同行,与经典为伴,相信这样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
斯威夫特著的《格列佛游记(名家精读版)》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品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每一章透露着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让人了解了许多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
斯威夫特著的《格列佛游记(名家精读版)》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利里普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驷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并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