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埃克苏佩里著的《小王子》是一个很美的童话故事。主人公,一个幼小的外星人,飞离了自己那颗小小的星球,在太空中转了一大圈,拜访了一些其他的星球,见识了不少事物与人物,后来到地球上,与地球人“我”建立了永久不渝的友谊。一年之后,他告别了朋友,又回自己的星球去了。这样一个星际旅行的童话,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可以说是体现了人类对宇宙航行的初期向往。不过,作者毕竟是一位航空工程师,他深知航空飞行的艰难,他笔下的小王子可不像孙悟空那样会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他要从地球上回自己的星球上去,就难得很哟,几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里,作者提醒了读者,人类的宇航道路实在还很漫长!
圣埃克苏佩里著的《小王子》是法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童话小说,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深邃的思索。本书采取英汉双语形式出版,既有利于读者欣赏名家经典的思想与文学精髓,同时又可以提高读者的英语阅读水平,做到一举两得。
第1章
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在一本描写原始森林,名为《百兽生猛史》的书里,看见过一幅令人惊叹的插图。图上画的是一条蟒蛇在吞噬一头野兽,上图是我对那幅插图的临摹。
书里是这样讲的:“蟒蛇吃掉其猎物时,总是囫囵吞入,无须咬嚼。吞下之后,它们就动弹不了,然后一睡就是六个月,躺在那里静静地消化食物。”
看过后,我对原始森林里百兽争斗的情景思索了好久,接着,就用一支彩色笔,画出我生平的第一张图画,即我的“绘画作品第一号”。下图便是:
我把自己这幅得意之作拿给成年人看,还问他们看后害不害怕。
他们回答我说:“为什么要怕一顶帽子呢?”
我画的当然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条刚吞下一头大象的蟒蛇。为了使那些成年人明白,我又画出蟒蛇一侧的剖面图。成年人总需要别人对他们多加解释。以下就是我的“绘画作品第二号”:
到头来,大人们都劝告我,不要再去画蟒蛇整体图、蟒蛇剖面图了,还是好好去学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吧。就这样,在六岁的时候,我就不得不放弃了当画家的远大理想。我的第一号与第二号绘画作品的失败,使我特别灰心丧气。大人们从来都是自己没有把事情弄明白,而总是要我们小孩解释个没完没了,这真是特别累人的事。
于是,我选择了另一种职业,学会了开飞机。世界各地我都飞过。的确,地理知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它使我一眼就能识别中国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不同。万一夜间迷航,这可大有用处。
在实际生活中,我与很多严肃认真的人有过很多很多的接触。我在成年人之中生活了很多年,对他们有近距离的观察。对他们的了解,并没有怎么改变我对他们的上述看法。
每当我遇上一个我觉得还算聪明的成年人的时候,我就拿出我一直保存着的那幅“绘画作品第一号”,做个测试,看对方是否理解那幅画。但是,我每次都得到同样的回答:“这是一顶帽子。”于是,我就不跟他谈蟒蛇了,也不谈原始森林,更不谈星星月亮。我就把自己降到他那个水平,跟他谈桥牌,谈高尔夫球,谈政治,谈领带。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总感到很高兴能结识我这么一个通情达理的朋友。
第2章
我就这么孤独地活着,没有遇到过一位我能推心置腹交谈的成年人。直到六年前,我的飞机在撒哈拉沙漠发生故障,发动机里不知什么零件坏了。飞机上既没有机械师,也没有乘客。我只得单枪匹马,自己试着进行修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大考验。飞机上携带的饮用水很有限,只能维持一个星期。
第一天夜晚,我睡在远离人烟的沙漠里。我比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遇难者更为孤立无援。可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有一个奇特而轻微的声音把我弄醒了。请你们设想一下,当时我是感到多么惊奇。那声音对我说:
“请你……请你给我画一只绵羊吧!”
“什么!”
“请给我画一只绵羊。”
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就像被雷电击中了似的。我使劲揉揉眼睛,仔细察看四周。我看见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小男孩,他正认真地瞧着我。请看,下面就是我后来给他画得最好的一幅肖像。
当然,我画的远不如他本人那么生动。这可不是我的过错。早在我六岁时,那些大人就断送了我当画家的前程,所以,除了蟒蛇整体图与蟒蛇剖面图以外,我不会画任何别的东西了。
我非常惊奇,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这显形的神童。请你们不要忘记,那时我正远离有人居住的地方十万八千里,而我眼前这个小人儿,看来并不像是迷了路,他不疲惫,不饥,不渴,也不认生害怕。他丝毫不像一个在荒凉可怕的沙漠中迷了路的小孩。当我定下神来能够说话时,就对他说:“怎么回事……你在这儿干什么呀?”
他用轻柔的声音,依然重复着他那个要求:“请你……给我画一只绵羊。”
神奇奥秘的东西一旦使你感到震惊,你就不敢违抗,尽管当时我觉得自己身陷渺无人迹且有生命危险的地方,遇上此事甚为荒唐可笑,我还是从自己衣袋里拿出一张纸和一支钢笔。不过,我想起了我过去专攻的课程是地理、历史、数学和语文,而不是绘画,就带点遗憾的心情对那小人儿说,我是不会画图画的。他回答说:“这不碍事。请你只画一只绵羊。”
因为我从来没有画过绵羊,就把我仅仅会画的那两幅画中的一幅,重新画了出来交给他,也就是那幅蟒蛇整体图。他的答复使我特别惊讶,他说:“不!不!我不要一头在蟒蛇肚子里的大象。一条蟒蛇太可怕,一头大象太庞大、太拥挤。我家里非常狭小,我需要的是一只绵羊。给我画一只绵羊吧!”
我只好给他画了一只。P1-11
写这个童话故事的是20世纪的一个法国人,他的中文名字请见本书的封面。如果小读者要知道他的原名,那就是:Saint—Exupery。
这个人有那么一点点特别,他从四五岁起,就梦想将来能翱翔于蓝天之上,这在20世纪初航空飞行技术还很不发达的时代,要算是一个很“新潮”的理想。他十二岁时,就被一个著名的飞行员带着第一次飞上了天空,这事在当时也很不简单。经过长期的努力,他终于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获得了飞行驾驶员的资格证书,以后,他就一直在空军、邮政航空队以及航空公司任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一次值勤任务中牺牲,时年四十四岁。
他也是一个很有文学成就的作家,写了好些小说、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都与他的航空生涯有关。《小王子》是他唯一的一篇童话,内容也多少与航空有关。看来,这本书很可能是从他自己的职务生涯中获得灵感后写成的。他这些作品都很出色,早已在世界各国流传,拥有千千万万读者,凡稍有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法国20世纪文学中有这么一位专写航空题材的大作家。
《小王子》是一个很美的童话故事。主人公,一个幼小的外星人,飞离了自己那颗小小的星球,在太空中转了一大圈,拜访了一些其他的星球,见识了不少事物与人物,后来到地球上,与地球人“我”建立了永久不渝的友谊。一年之后,他告别了朋友,又回自己的星球去了。这样一个星际旅行的童话,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可以说是体现了人类对宇宙航行的初期向往。不过,作者毕竟是一位航空工程师,他深知航空飞行的艰难,他笔下的小王子可不像孙悟空那样会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他要从地球上回自己的星球上去,就难得很哟,几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里,作者提醒了读者,人类的宇航道路实在还很漫长!
这个童话故事并没有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千奇百怪的东西,主要是写外星人小王子与地球人“我”的交往与友谊,他们的相遇相处,就像一个小孩与邻家叔叔、伯伯在一起时的那样,平淡而感人。特别是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井,成了生死之交。他们最后分手告别的场面是很悲壮、很动人的。我译的时候,就有些难过。小读者看了,也许还会落泪。但使人欣慰的是,小王子回到自己的星球上后,他们相距千万里太空,却仍互相思念,互相关心,遥遥相望,心心相印。于是,浩瀚的太空里,无垠的宇宙中,也都充满了他们之间的感应电波,他们的友谊气息。这是多么美好、多么和谐的关系!这是作者在人类的宇航理想之外所表现的另一种理想,即人类的人文理想。
《小王子》中的宇航理想与人文理想,都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在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的今天,在地球上仍存在着矛盾、冲突、对立、仇视与迫害的时代,这两种理想,都将感召和鼓舞人类奔向更美好的将来,即便这一路途仍很遥远。
小王子非常可爱,他天真、善良、单纯、敏感、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成年读者看了,一定会觉得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副叫人怜爱的模样;小读者看了,一定会觉得他就像自己的小弟弟,亲切而招人喜爱。这个童话故事既是写给小孩看的,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既有丰富有趣的想象,也有深刻的哲理,可以说是老少皆宜。这并不矛盾。因为成年人需要有童心与童趣,这样可以年轻些,纯净些;而小孩毕竟将长大为成年人,他不能不懂得成年人世界里的事情与道理。
柳鸣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