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软和硬的最大区别:前者总能因人而异,总有办法撩拨消费者的心;后者则一样的文字走天下。
软文从消费者的心理去诉说产品的功能或者产品的溢价值,让消费者产生信赖、真实等感觉,从而产生购买行为。硬广很明确,立足于产品本身的角度而非消费者的角度,一一列出产品优势。前者是营造一种体验,产品只是工具;而后者是售卖一种产品,体验的效果为零。
但在产品功能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很多时候产品优势是一个支撑点,打动消费者的是心理突破。比如两束相同的鲜花,一束只有鲜花这个物体,另一束有着花语的说明,代表爱情、天长地久等,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同等价位和无法对比的产品功能(产品功能过于微小,以至于可以直接忽略),自然会选择体验更好的后者。
纵观互联网火热之后迅速崛起的裂帛、韩都衣舍、茵曼等服饰品牌,无一不是利用“软”取胜。以下为裂帛的软文字——信心之地:
依靠直觉,
成就周折丰盛的十年。
经由相信,
走向内心的圣域。
回首,
年少的身影正清晰,
我们已穿越迷茫,
来到信心之地。
向内行走,即是走向内心;
内心的圣域,即是信心之地。
直抵年轻人心的文字,衬托着文艺风的产品,给消费者一种感觉:这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为文艺青年定制的身份象征。
为什么选择用这样的文字而不是描述服装的材质和做工呢?因为消费者选择一种的产品,考虑不仅仅是功能,还有身份和心理的认同。软文字和图片制造了一种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氛围,是消费者想要达到却尚未实现的一种场景,进而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将消费者的这一选择要素无限放大,使之成为选择的关键,甚至使之丧失选择的理智。
当然,场景化的用户体验不单单是软的“文字”造成的,但文字的“软”代表着整个品牌和产品的格调、品牌主人的品位,乃至产品的质感和可信度。图片的风格由文字的风格而定,图片能吸引眼球,但文字能深入人心。
这也是为什么文字和阐述文字的图片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的原因,也是软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营销魅力所在。软文的作用——悄无声息的营销
我跟你是一类人,都爱喝星巴克,都因为咬着绿吸管走在大街上被叫作宝贝,我们都崇尚孤独和自由,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所以才去星巴克。我不过是说出我的感受,你读得这么开心,甚至还想再读一篇。你怎么可以认为是软文广告呢?
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产生了购买的冲动和欲望,那是因为产品和你的立场一致,是你身份和独特性的代表啊!我们情投意合、三观一致、相互信任,还可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即使你想,但你忍心把我和那些无良的广告相提并论吗?
软文就是这么理直气壮的煽情,不回避广告的商业本性,但穿着迷彩躲在草丛中,伪装得一点广告的痕迹都感受不到。但再好的装扮和粉饰都不能掩盖软文的本质——广告。
身着迷彩服,头戴迷彩帽,脚踏迷彩鞋,脸涂迷彩色,从头到脚的严密伪装,趁敌不备,突然袭击,敌人怎么被杀都不知道。
软文可以是新闻资讯,可以是管理思想、企业文化、运营技术、营销手段,还可以是书评、影评和段子。
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上映前,网络大V都在推一篇署名梁朝伟的文章《听见流星的声音》,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梁朝伟出道时的情况,就是一个路人甲,因为爱上演员这个行业,而甘愿跑龙套、吃苦受累。P12-14
软文是内容创作,软文营销是广告传播。一个优秀的软文写手所具备远远不只是文字驾驭能力和创作能力,还需要具备深厚的营销传播功力。
——资深媒体人、主持人 陈可欣
本书既对软文写作做了深入讲述,又对软文传播做了精彩阐释。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总结,集合众家之长,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对软文写作和传播技巧做深入分析,为软文写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北大商业评论》首席编辑 鲍迪克
软文的表现形式虽然很“软”,但软文的营销力很“硬”。软文将品牌文化植入到消费者的心里,并自愿成为品牌的潜在消费者。
——畅销书作家 水淼
对于软文创业的IP价值来说,更多的是软文高阅读量背后的广告价值,下面来看看软文的营销力便可知道:
1.软文可以直接带动销售
随着流量越来越高,品牌号召力增加,微信公众号大号咪蒙的软文广告报价也从最初的几万元不断上升至几十万元,在报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广告主依然纷纷而来。
2016年3月8日妇女节这一天,咪蒙推送软文《不能买买买的人生,不值得过一生》。这是海淘APP小红书在咪蒙平台投放的广告,当天软文阅读量为110万,点赞量为2868,第一条留言的赞同数高达3398个。
同年4月8日,咪蒙推送软文《谁特么说追星脑残?把这篇甩到他面前》,这篇推文同样是小红书投放的广告,阅读量10万+,当天获赞2880,第一条留言“最后的广告让我猝不及防”获赞3894个。
从应用商城的数据来看,3月8日,小红书在咪蒙投放的软文效果甚佳,下载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从下载量日曲线图上可以看到小波峰。4月8日的投放同样为小红书带来了高下载量,整月下载量有了明显提高。
公众平台老金扯谈曾发布推文,分析海淘APP蜜惠全球购在咪蒙的投放效果,他说:“咪蒙带来的订单可能超过3000单(并未统计完全),注册用户增加超过8000人。”
研究咪蒙推送的这两篇文章可以发现,软文保持了咪蒙软文一贯的作风,犀利的赞同某个众人希望但又不敢赞同的观点,勾起读者的吐槽欲望,与读者站在同一战线:“所以那些不理解女人为什么热爱购物的,你们可以闭嘴了。不服?不服你找达尔文去。,,
这类揣摩读者心思的软文轻易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之产生消费冲动,达到广告目的。从广告的效果来看,软文带来的销售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2.软文可以聚集人气
2014—2015年期间,微信开始成为企业自由平台的标配,主要用于推送企业的软文、活动和新闻。长期、持续优质投放软文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微信公众号伏牛堂为例,伏牛堂最初由企业主张天一亲自操刀上阵,撰写创业的心路历程和实战经验,随着伏牛堂产品的发展和线下店面的运营,文章阅读量也由最初注册时的零阅读增加到日阅读量近10万。
有意思的是,伏牛堂自知平台粉丝都是品牌的忠诚用户,于是在文章阅读量平稳保持在7000时便成立“蛮霸社”(一个以湖南人性格命名的虚拟社群,以为平台聚集人气),并采取校园活动等方式招募线上社员。 蛮霸社的成员最主要的维系纽带便是伏牛堂微信公众平台,也就是平台每日推送的文章或图片。所以,持续更新的软文也成为社员获取“总部”信息、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起着聚集人气的关键作用。
然而,就是这些虚拟社员将伏牛堂的人气逐渐升高,在短短几个月内,平台推送的文章阅读量逐日攀升,迅速过万。也是这群社员的功劳,从组织小型赛事活动、娱乐活动到召开国际范围内的50万人线上新品发布会,伏牛堂事业蒸蒸日上。
3.软文可以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最好的例子是杜蕾斯。
相比较动辄10万+,100万+的阅读量,杜蕾斯的软文一直不温不火,但人气却非常旺盛,话题参与程度非常高,给消费者留下有趣的印象。这也不得不归功于杜蕾斯的软文作用。
相比较其他企业微信平台推送的企业新闻和产品说明而言,杜蕾斯还增加了话题软文。品牌方根据社会热点邀请时下受捧的小众明星做客回答网友提问,如邀请《奇葩说》新秀姜思达。
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互动使得杜蕾斯的品牌形象年轻化,成为爱好娱乐和轻松的年轻人的首选。
除了话题的年轻化,杜蕾斯的软文质量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直言不讳的谈论男女之情,洒脱地替消费者表达心理,并激励消费者追求真实的本性、不委屈自己、不束缚自己的本真的欲望,这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杜蕾斯年轻自由化品牌形象的树立,其软文可以说占据了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软文的营销力很“硬”,这也是软文内容创业可操作性的基础所在。
形象的包装、流量的引入、爆款的打造、品牌的树立都离不开软文的写作与传播。本书围绕着软文写作与传播,层层深入逐一讲解软文营销的精华思想。
软文写作部分,依据写手的常规逻辑展开:从软文的“软”法,到软文标题的提炼,到软文内容的撰写,到创意的制作,再到一篇软文的成功所在,一一予以阐述。
刘恒涛、杨霞著的《疯转(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精品软文)》将软文传播与写作并重,从软文传播技巧,到软文借势技巧,再到软文与硬广的配合宣传,从技巧和思维两个角度逐一讲解。
营销人员、新媒体从业者可以从本书中获取灵感,打造10万+的软文传播案例,电商、微商等互联网企业,能从本书中汲取能量,吸引更多的流量,打造企业品牌形象。
不管是传统营销、网络营销,还是微营销、大数据营销等,它们或许在手段、方法、技巧上各有侧重,存在很多不同,但营销的本质与核心是一样的,即产品的内容,这就涉及软文营销。可以说软文营销是各类营销的基础。从这一理念出发,刘恒涛、杨霞著的《疯转(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精品软文)》由点到面,由根基到脉络,构建庞大的软文营销体系,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软文营销。本书结构清晰,理论详尽,案例丰富,实战性强,既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掌握软文营销的理论、知识,也能让其掌握到具体的软文书写、营销方法,帮助其快速打下软文营销的理论和技能根基,是一本关于软文营销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