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化妆的冬天/常新港励志作品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常新港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化妆的冬天》是“常新港励志作品系列”中的一册,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常新港的自选集,包括《承诺一星期》《燃烧的太阳》《化妆的冬天》等十篇。小说通过冷峻犀利的文字,道出了当代青少年成长中所遭遇的种种困惑与失落,以及他们对生命、自由和梦想的追寻与渴望。同时,这些作品也透露着青少年对自身成长的反思、师长对固有教育思维的反思等。作者以其独有的人文关怀,通过对故事深入浅出的有效讲述,触探到了人性的最底部、成长的最深处。

内容推荐

你有没有这样一群朋友?在学校里,他们勤奋好学,他们礼貌待人,他们聪明机智,他们堪称完美。然而,一个寒假过后,在家中,在朋友面前,他们一个一个都好像换了一个人。

到底是冬天化了妆?还是我们在伪装?

《化妆的冬天》由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常新港荣誉奉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倾情作序强力推荐。

目录

承诺一星期

燃烧的太阳

狗标本

我的经历和你的故事

积雪的舞蹈

化妆的冬天

阿不传

橡树籽重生

男孩的街

疯狂

试读章节

承诺一星期

这个故事让我自己听着都觉得有些怪。

有时,我生自己的气,为什么要知道这个故事,而且成了这个故事里的一员——重要的一员?在生活中,有时我们就像乘坐着一辆速度很快而驾驶员又喝了许多酒的车,提心吊胆。你想忘记某一件事时,根本做不到。就像逃避一个难看的鬼,你玩了命地朝前奔,可是,你离那个鬼东西却越来越近了。我熟悉这个故事的细枝末节,就连弥漫在故事周围的空气都熟悉了,我一闻到那故事的气味,就开始打喷嚏。当然,它不是一个恐怖故事。

妈妈是医生,见我在大热天里打喷嚏,就显得极为敏感:“你真是弱不禁风啊!我带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吧,看看是不是缺少营养。”

我说:“妈,你别提这事行不行?我没病。”

有一天的深夜,我失眠了。那是真正的失眠,我成了一条被捞出了鱼缸的软肚皮的鱼,在缺水的地上折腾累了,就瞪着大眼珠子喘气。我心里很清楚,那个故事醒着,我就睡不踏实。我开始打一个叫“午夜跟我倾诉”的热线电话,却打不进去。打这个电话的人太多了!最后,我终于打进去了,那个亲切的女主持人用近乎耳语的口气说:“打这个电话的听众,请你说话,我想知道你现在的心情。”

我放下了电话,因为我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我还是先说说我们班里一个特殊的人吧。因为这个故事跟他有关。他的特殊在于他在任何时候都很风光,而我从心里又十分讨厌他。有一点我要解释,那就是我不嫉妒他。我们都叫他名人西关。西关是他的全名,名人是大家送给他的,他欣然接受。从平时的做派来看,西关就认为自己是名人,他没觉得哪儿不合适。他有一次还说过这种话:“现在有谁还能管得了一个人要出名呢?”

西关的爸爸在航空公司工作,妈妈在航空公司下设的一个不小的公司里当经理。当同学们对马路上飞驶而过的各种小汽车直咽口水时,西关却说:“我现在最想得到的是飞机驾驶执照。”

先不说西关这话是否有些吹牛,单凭他敢朝这上面想,就说明他跟我们这些人拉开一定的距离了。现在的人是不一样了,越来越不一样了。仅仅是中午的一顿便餐,就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西关经常扶贫,领着一些大嘴巴、整天馋兮兮的男生去过嘴瘾。山东济南的警察出名,老百姓有困难就找警察,我们班的男生馋了就喊西关:“西关,你就请我吃一顿吧!”

有一次,班主任边小玲动员大家为西北地区贫困学校自愿捐款,同学们纷纷把身上的零花钱塞进了募捐箱。当然,有的同学对自己的零花钱恋恋不舍,最后还跟募捐箱告别一句:“这可是我半个月的零花钱。”我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西关没有任何举动,一直保持着沉默。他渴望着一种完美的戏剧效果。边小玲老师说:“我们班的同学今天一共捐款四百九十八元。”

西关这时候说话了:“边老师,我捐五百零二元,给咱们班的捐款凑个整数。”我发现边老师的脸兴奋得红了起来,然后就带头鼓掌。同学们也跟着拍巴掌。

我没拍巴掌。还有一个叫马多的男生没拍巴掌。那节课,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马多的脸部侧影上。我头一回发现马多长得很帅气。

不久,我跟马多成了最好的朋友。是那种我打喷嚏他就肯定要感冒发烧的朋友。

还有件事情,我必须提一下。我们班里有位女生叫陈芳,父母都下岗了,生活挺困难。不幸的是,她父亲又患了病,要做手术,急得全家团团转,拿不出这笔钱来。西关在班里号召大家捐款。这一次,西关又捐了五百元。

P1-4

序言

常新港的意义

曹文轩

常新港是一个有明确方向的作家,多少年来,无论这个不安分的世界如何翻新花样、反复无常,都没有能够改变他的文学初衷。他按他对文学的定义、理解,按他心灵的无声指引,在寒冷而寂寞的北方,不动声色且又十分潇洒地走自己的路,用他特有的文字,为中国的儿童文学构造了一个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部落。天空下,这个经营有道的部落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道常看常新的风景线。

独特也许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品质。

文学不是一般的日常用品——日常用品只要质量是上乘的,无数的人使用同一个品牌都是无所谓的,而且名牌货色还是人们羡慕、争相购买的。此时,居于同一生活档次的人们恰恰满足于日常用品的雷同。“我用的也是这个牌子。”说话者,有相遇知己的欣喜,并因层次不俗而暗暗自得。但文学讲究的是独一份、“这一个”。相似和雷同是注定了难以出息的。哪怕这个人的作品幼稚一点、粗糙一点,只要这个人的作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就有了存活的可能。最近随手翻看村上春树的《1084》,看到里面一个情节,对其所阐释的意义很有同感。故事大致是:一个年轻女子写了一篇叫《空气蛹》的作品,就文字而言非常业余,但它的品质与路数却是绝对独一无二的;作为有多年编辑经验的小松先生,深知这部作品的内在价值;它纠结于小松的心头,最后他竟然出招搞了一个撮合的勾当——让一个文字老练的人改写这部作品。为了这一旷世奇书的问世与流传,也为了拯救这一不会再有的艺术品,一伙人合谋,不惜搞了一个日后终成悲剧的大骗局。

常新港写了几十年的“空气蛹”,更令人感叹的是,它们一开始就是成熟的。他的“骗局”是由他一个人独自完成的。“独船”也许是一个隐喻——关于常新港作品之独的隐喻。这只船在文学的河流上行驶了这么多岁月,始终没有改变它的航线。他也看到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热闹,但他还是只在自己的航线上一意孤行。

这是一个他精心选择的航线。在他看来,这才是一个可望到达文学彼岸的航线。当那么多的船只虽然很有阵势却离彼岸越来越远时,他守着一番孤寂,将帆高扬,双臂抱于胸前,迎风倚着桅杆,眺望着似有似无的海岸线。海以及海岸是他的风景线,而这个驾着独船的常新港则是儿童文学的风景线、我们的风景线。

我们不缺甜糯的作品,不缺温柔的作品,不缺秀美的作品,不缺嬉闹的作品,但我们却缺有力度的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曾有过强悍之风,那时,有一批作家倾向于苍茫、冷峻、严厉、深沉的叙述,但后因世风和文风的转变,此风日见衰退。大多数作家的姿态不是下沉,而呈漂浮,叙述渐趋浮光掠影、轻描淡写、嘻嘻哈哈。时至今日,快乐至上已成定局。浅浅的故事,浅浅的文字,浅浅的情感,浅浅的题旨,我们不假思索地附和了这个浅阅读时代。整个文学如此,儿童文学尤其如此。据说,儿童文学终于回到了正道。理由是:儿童文学本就是快乐的文学。而快乐无边的那一边,就是力度的消失。难道儿童文学就注定了是一种没有力度的写作吗?似乎一部儿童文学史所记录的经典并非都是这般。儿童文学史并非是一部轻飘飘的历史。

常新港的意义就在于他对儿童文学力度写作一脉的承续。对比《独船》前后的常新港,看得出他尽管有文学上的变法——事实上,他一直都在变法,但千变万变,力度却始终是他文字的归宿。无论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为之,他的文字都是北方的,是广漠的土地上长出的,是在凛冽的寒风中锻炼过的。他作品的思考性是始终如一的,思考社会、人生、生命,思考一切需要思考和值得思考的。他一直处于一种下沉的姿态——当很多人尽量漂浮于水面时,他与这些人是逆行的——逆行,是他给我们的形象。他写过一篇作品叫《逆行的鱼》。为了繁衍生命,那些逆流而上、阵势壮观的鱼,无疑是他所欣赏的生命境界。他的文字是有目的的。他以他数以百计的短篇和大量的长篇,反驳了当下无目的的写作思潮。他给我们的是一些可以称出重量的文字。难道中国的儿童文学不需要这样的文字吗?我无法相信一个总在轻飘飘的文字中进行所谓阅读的人日后能成为一个有质量有分量的人。

我们的儿童文学也许有好的故事,也有好的文字,但激情没有了。这是十分糟糕的事情。我们的大量作品,其动力只在游戏上——文字的运行是依靠游戏的欲望推动的。在这个放弃激情的绵软年代,常新港依然常常以激情来推动他的文字,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居然还有怒气!文字有怒气,是我们的文学的希望所在。怒气意味着对未来的关注和向往。一个关注和向往未来的人,自然就会对现实不满,因为现实与未来之间总会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使他不快,不快就会产生怒气。文学总得有点怒气,因为文学既是作用于现实的,更是作用于未来的。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常新港是平和的,很少看到他有怒气,而在文学中,却时不时地看到他的怒气。这份怒气在儿童文学普遍没心没肺地傻乐的今日,是十分珍贵的。

相对于今天成百上千的不痛不痒、不成不淡、不温不火、不上不下的作品,常新港的作品是那种写得比较狠的。他的作品敢于登高,也敢于探底,不留余地。他就敢将人性底部揭开来看,就敢将事情闹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我在读这些作品时,常常担忧他最后该怎样收场。通常,一般的作家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总会有所保留的,轻易不敢推到极致。常新港却喜欢极致——在极致处做文章,又在极致处智慧地了断在一般人看来很难了断的故事。在儿童文学这一块,是有许多禁忌的,一般总要回避掉许多东西。这也是对的,但许多时候,我们将这些禁忌扩大化了,结果使儿童文学真的成了到处莺歌燕舞、流水潺潺的“童话世界”,没有尖锐的善恶对峙,没有大起大落的人间悲剧,这种糖化了的儿童文学,是否有助于阅读者的健康成长,难道是完全不需要思考的吗?常新港的锐利早在独船时代,就让整个儿童文学界领教过了。其后,无论写现实还是写幻想,常新港式的锋芒始终闪着亮光。

常新港是一个勤奋的作家,除了写作就是写作。写作既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的职业。他的文字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业内屈指可数的。但无论他写了多少,行家还是一眼就能判断出这些文字出于谁手。这些作品留下了他思想上的、美学上的深刻印记。这些作品互相照应,互相解读,产生了整体共鸣,从而扩大了它们的力量和效果。整体共鸣,是一个成熟作家的标志。

常新港的作品理应产生重大影响、得到应有的荣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