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
要认真对待宗教——纪念复旦大学开设宗教课50周年
黑名单上的总统牧师——周联华与台湾基督教的政教关系
台湾地区宗教的历史发展与组织类型探析
民国时期中国基要派的圣经主义研究
贾玉铭的释经方法初探——以灵意解经为例
20世纪圣经研究方法的前设:以福音书的研究为例
恶是怎么来的?——从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和熊十力的“大用流行”来看
如来藏的空与不空
爱的堕落——《忏悔录》卷二释义
基督徒所信的是三个神吗?——从开帕都先教父和奥古斯丁开始
上帝与人类认知——托马斯论抽象与神圣光照
马丁·路德的良心观——与托马斯·阿奎那的良心观对比分析
数学与信仰——对帕斯卡尔的多重解读
帕斯卡:护教论与“机遇的几何学”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化危机救赎三途——从纽曼、阿诺德到切斯特顿
理性信仰的悖论——青年黑格尔对康德实践理性公设学说的接受与批判
叔本华的罪责观——基督神学背景下的一种考察
反基督教道德的“非道德主义”——论尼采“贵族激进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
作为义务的爱——从康德到克尔凯郭尔
维特根斯坦的“上帝”
理查德·斯温伯恩的“上帝存在之论证”以及对此的反思
启示与历史——潘能伯格早期历史神学概观
教谕的图像与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论基督教题材艺术
神学家的责任
权威的生成和维持——一个天主教村落中“神父权威”的考察
基督的新娘——孙帅《自然与团契:奥古斯丁婚姻家庭学说研究》述评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
对一本朋霍费尔传记我们应有何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