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些年那些事/南阳作家自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同宾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周同宾所著的这本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南阳作家自选集》是“南阳作家自选集”之一,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优秀散文60余篇。作品多以深厚的南阳文化为背景,描写南阳大地乃至中原大地上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无论记叙还是问答,无论回忆还是思考,皆透出隽永与老辣。无论记叙还是问答,无论回忆还是思考,皆透出隽永与老辣。无论记叙还是问答,无论回忆还是思考,皆透出隽永与老辣。

内容推荐

由周同宾所著的这本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南阳作家自选集》收录了《答《中国百位作家教授谈日记》编者问》、《一片蜡梅叶——凭吊冯友兰故居》、《隽永的别意——再记痖弦先生》等63篇作者精选散文作品。

目录

闲居小品

乡间的小路

山野笔记

关于父亲

石头三记

饭事杂忆

旅途看树

河畔柳

阳春日记

土地梦

怡园记

拜访达摩

龙潭沟石头记

乡关回望

江淮岭上说文章

常忆当年夜读时

饥饿中的事情

历史的乡野

烟雨少林寺

乔典运辞世五年祭

骡马牛驴及其他

鹅鹅鹅……

我读孙犁

我读王蒙

归田赋

驴上日记之一

驴上日记之二

驴上日记之三

老屋

山中读树

那些天,吃饭不要钱

深山别墅记

打油一曲戏赠二月河

我和鸟

答《中国百位作家教授谈日记》编者问

还乡杂记

再读齐白石

流沙河先生

梦回坐禅谷

乔典运坟上开满迎春花

卖屋记痛

1959年的高考

父亲的春天

绿荫日记

落花

散说南丁

荒唐梦

两本旧书

六十年,片片断断

真不该忘了他们

答《散文世界》记者问

痖弦先生

隽永的别意——再记痖弦先生

游记二篇

我的《好的故事》

一片蜡梅叶——凭吊冯友兰故居

一个人的编年史

诸葛庐与子云亭

曾经的风景

那些年,那些事

久违的星星

奶奶本纪

答评论家孙晓磊问

后记

试读章节

闲居小品

树上的鸟儿

当初种树,只为遮阴。庭院不大,原想只种一株,妻说,四堵墙围一木,是个“困”字,不吉利。于是就种两株,一槐树,一柿树;种时细如擀面杖,寒暑十易,今已碗El粗,亭亭如盖矣。即使三伏天,小院也有一方清凉,赤膊树下坐,读书写作都惬意。

想不到,树一长大,就引来了鸟儿。有时十只八只,有时一对两对.或在密叶中栖息,或在枝丫间蹦跳。一来就唱,歌声有尖有憨,有刚有绵,有长有短;都是天籁,都很好听。声声鸟啼,直把寒舍唱出了一汪诗意,一派生机,一片令人心清神爽的宁谧。鸟声中读书,即使枯燥文字,也能读出趣味。鸟声中写作,即使平淡题材,也能写出韵味。鸟声中过日子,虽然布衣粗食,清贫清苦,却也过出了滋味。也常站廊下看鸟,看久了,认识了,鸟不惊不飞,照旧独唱、对唱、合唱、二重唱,为我这唯一的听众开专场音乐会。我看鸟,鸟也看我,看成了朋友,看成了脉脉的和谐。

去年三月末,飞来一对黄鹂,落槐树上,落罢这枝落那枝。终于,在绿荫深处,三股权上,选定一个合适的位置,做了窝。窝很质朴,又很精致,如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钵。不久,窝里多了两只美丽的小鸟,老鸟一飞回,便张开蜡黄的嘴,等待喂食。筑巢,孵卵,育雏,黄鹂真忙,忙也误不了唱歌;唱得委婉娇媚,是美声唱法。夏天一过.那鸟夫妻领上一双儿女回南方了,带走了朝朝暮暮的歌声,留给我丝丝缕缕的怅惘。而今,又是春天,槐树已生出簇簇新叶,绿荫一天天厚了;旧巢犹在,小院如昔,爱鸟人正殷殷渴盼,久别的鸟儿该如期归来了吧?

那日,清晨起床,枝头就有喜鹊叫,喳喳喳喳,叫得吉祥,人心里就不禁喜洋洋的。妻说:“嗬,今天有喜事!”我说:“咱一不会升官,二不会发财,能有啥喜。”殊不料,饭后上班去,收到某刊一信,通知我,拙作小文一篇获奖,奖金五百元呢。嗬,果有一喜!

去年秋后,柿子熟了,挂一树红灯笼。收摘时,特地留下几颗,想让鸟儿吃。鸟儿果然爱吃,一下子来了十几只争相啄食。吃罢。叫声分外甜美,像沾了蜜,悦耳又润心。真后悔,留的柿子太少;鸟儿对我那么好,我竞如此小气。便决定,今年柿子成熟,要把一半留在树上,犒劳我的鸟儿们。

邻家的少年爱唱歌,常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但他家没有树.就没有鸟儿。他的鸟儿只在他的歌里。我有鸟儿。我的鸟儿在我的树上,成对成群,飞去飞来。我不会唱,鸟儿会唱。我即使会唱也永远唱不过鸟儿。人的歌,唱的是世俗生活,总是平庸而肤浅;鸟儿的歌,唱的是天道自然,最为深切而悠远。

删竹

我养有花木多种,庭院里到处都是。闲时常常看花木,把它们当作画图欣赏,当作诗词吟咏,更当作文章阅读。看来看去.就常常看出些意思。

独有那丛竹子,越看越不顺眼。(P1-2)

序言

总序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辈出。理清南阳文化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探寻南阳文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通过这几年对南阳的了解与感受。我认为文化是南阳最突出的城市符号,是南阳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南阳是汉文化的昌盛之地,其标志性无可取代。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就是全国的冶铁中心,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故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经济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昌盛。两汉三国时期南阳名人荟萃:张衡的科学成就举世称誉,因而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汉代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诸葛亮成为人类智慧的化身。南阳的文学、乐舞、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在整个汉代文化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最能反映汉代艺术水平的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朴素而不单调,豪放而不粗疏,被世人称为“东方艺术宝库”。

南阳是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的荟萃之地,其多样性特色鲜明。南阳文化既有河洛文化的典重质实,又有荆楚文化的清奇灵巧.还有秦巴文化的苍凉豪放。这是南阳自古以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南阳境内山川秀丽,河流纵横.分属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南阳郡为秦、楚等国与中原各国的交通枢纽,由关中向江淮此乃孔道,由伊洛向荆襄此乃要)中,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西北通往东南的必由之路。发达的水陆交通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南阳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为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在这里的交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阳是文脉相承的兴旺之地,其稳定性十分罕见。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并且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自古以来南阳文化都十分发达,兼容并包,千姿百态。兴旺的文脉如长河奔流滔滔不息,从未中断。自两千多年前到现在,南阳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这四圣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二十四史”里有记载的南阳历史文化名人超过800人。到了现当代,南阳名人仍然层出不穷。目前,仅南阳籍两院院士就有19人,占河南籍两院院士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以姚雪垠、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等。

先辈留下的丰厚文化资源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南阳厚重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使文化成为实现南阳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南阳城市发展的终极竞争力,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人类前行到今天,“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的共识更有力地彰显出文化本来应有的鲜明印记。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一个国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肯定是文而化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无疑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民族精神最形象、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而且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毫无疑问,南阳作家群在南阳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南阳现有国家级作协会员30人、省级作协会员340人、市级作协会员450人,其中在全国知名或有相当影响的就有十数人。南阳作家群以整齐的阵容、众多的人数、独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南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和南阳人的骄傲,堪称南阳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南阳作家群的发展。为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文学新人,南阳成立了南阳文学院,加强了《躬耕》杂志、《南阳日报·白河副刊》等文学阵地的建设,为南阳的文学创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市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这次我们从南阳老中青三代作家中遴选出35位代表,将其优秀作品以“南阳青年作家丛书”和“南阳作家自选集”两套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这是南阳文学发展史上空前的举措,旨在助推南阳文学创作,全面系统地展示南阳当代作家的整体实力,为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希望这种助推能够成为南阳作家投身文学创作的新动力,期盼各位作家在个性化的文学创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新会

2015年11月19日

后记

后记

有必要交代几句话。

这是一本自选集。15年前,河南文艺出版社曾出过《周同宾散文自选集》。这本书,接着上次编选。书中文章,基本按发表先后为序。这样做,一来读者可大体上了解我这些年来的写作轨迹,二来不同题材不同样式的作品交叉编排,可减少阅读时的审美疲劳。编选前自己定个原则,已经编入别的集子的尽量少选,尚未人书的则多选,为的是读者买书时少花冤枉钱。

忽然有个想法:自选不如“他选”。自己对自己的东西,难免偏爱,甚至溺爱:如果找一个高人来选,可能弄得更精当,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嘛。但是不行,一来高人难请,二来这套丛书都是自选,我不该破格。只能如此了。

恳请读者批评。

2013年12月17日于南阳豆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