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颖著的这本《性别信仰权力--北魏女主政治与佛教》试图从性别角度切入北魏政治史,并探讨性别政治与佛教之间的权力关系,其学术价值与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北魏女主政治与佛教”为研究个案,丰富女性史、政治史、佛教史、艺术史的研究内容,并期望能以此“砖瓦之功”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基础,并对相关问题继续深入探讨;其二,使用“社会性别”、文化的权力性质等研究方法和角度发掘史料价值,希望以此引发学者对学科方法论的兴趣,提高对习见史料的透析功力,并能从不同学科中借鉴、扩大史料范围,打破学科藩篱,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其三,打破以往以男性为主的研究惯性,从女性视角切人北魏史,充分关注女性在政治角色中的独特经验,并关照到政治与文化(佛教)之间的微妙关系,以期把史学研究推进到更细腻、更微观的层面。
陈开颖著的这本《性别信仰权力--北魏女主政治与佛教》认为: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女主摄政自汉代创制延迄清末,绝非偶然现象,但像北魏这样女主前后相继主导政坛并对政治产生持续影响的情形实属罕见。北魏女主的活跃当与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这其中由两种异质文化激荡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显得尤为突出,即少数民族的女主传统与外来佛教文化交汇后产生的性别、政治与佛教三者的互动情形。从“性别”、“信仰”、“权力”角度研究女主政治与佛教关系是一条探讨北魏史的新路径。女主政治与佛教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除女性史、政治史、佛教史之外,尚可从艺术史的角度介入这一课题的研究。出现在北魏后期皇家石窟中的帝后礼佛图,形象地反映了帝后礼佛的真实场景。我们可以联系礼佛图与石窟中的礼拜空间,初步了解北魏帝后从出行到拜佛的连贯场景;同时,礼佛图中所显示的严格的仪仗等级制度是儒礼渗入佛教仪轨的表现,帝后礼佛图是揭示北魏性别政治与佛教关系的图像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