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帝内经教你学养生/高利教授谈现代保健养生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高利主编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是《黄帝内经》中一段关于养生与长寿关系的讨论,意思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贤人,年纪活到了100多岁,而形体、动作不显得衰老;但现在的一些人,往往不到50岁,形体就衰老了,是时代不同了吗?人们就早早失去生命了吗?”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法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运用各种养生方法,调摄精神,锻炼身体,能够节制饮食,日常生活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过分地操劳,精神与形体能够保持协调一致,因此能享尽其生命年限,活到百岁才离世。现在的人不是这样,他们把酒当作一般饮料,嗜酒无度,把不正常的当作正常的,酒醉后肆行房事,耗散精气使其枯竭,不懂得保持精气充满,不善于统摄自己的精神……所以五十来岁就衰老了。”

生长壮老本来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人自有天年之限,因此生理性衰老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养生活动保持身心和谐、躯体与机能和谐,预防早衰,即病理性衰老,这也是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上古之人”,由于遵循养生的法则,故人至老年虽然形神皆不及少壮,但仍可以维持相应水平,生活自理,精神不败,度百岁乃去;而“今时之人”违背了养生法则,则半百而衰,不能尽终其天年。这段对话通过古今寿命的鲜明对比,说明了养生对于延缓衰老、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何谓养生?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早在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繁衍,在与大自然搏斗的漫长岁月里,从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逐渐摸索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学会了一些防病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并相互传授。发展到后来,人们把这种自觉的保健延年活动叫作养生。以后,人们又将这种保健延年活动加以理论上的归纳,称之为养生之道。经过长期的运用和不断充实,后人将偏于养生保健方面的发展为养性、摄生、道生、保生等;把侧重于老年延年益寿方面的又衍生出寿老、寿亲、养老、寿世等。这样就基本反映了养生的主要轮廓。因此,所谓养生,实际就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养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古义和今义之别。古人以“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辞源》)为之养生,这是古义的养生,也是狭义养生。而广义的养生,是指现代养生学中养心、养性、摄生、道生、卫生、保生、保健、防病、寿老、寿亲、寿世等防病于未然、养病复康,使人身轻体强、耳聪目明、益智明心,并能陶冶性情、身心康乐、延年益寿诸方法之总称。养生的目的是达到“康”“乐”“寿”的境地,因此,凡令人健康、快乐、长寿的理论和方法均谓之养生。

养生包括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很多人把二者等同起来,其实不然。中医将养生的理论(即要达到康、乐、寿之境地所必须遵循的养生原则)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即为了实现康、乐、寿的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手段)称为“养生之术”。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是养生活动进行的前提。而“养生之术”则是在养生之道指导下的具体实施办法。这种“道”与“术”相结合的养生既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内容丰富的、优秀的文化瑰宝,又是一门当今人类急需的、急待发展的学问和实践活动。

根据《国语》和《史记》记载,彭祖是我国最长寿的老人,其养生之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第一,他十分重视运动锻炼,坚持每天清晨练功。他的健身方法,被后人概括为“导引法”,至今仍被人们用以强身祛病。第二,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彭祖坚持顺乎自然的信条,他认为,长寿的关键在于不伤身体。比如顺应四季节气的变化,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另外要劳逸结合,心情舒畅,用脑适度。第三,创造和谐的夫妻生活。彭祖认为,禁欲是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的,对身心健康有害无益。男女相需好比天地相合,而和谐有节的夫妻生活能够增加人的精神活力。他同时还指出当人们酒醉、饭饱、忧悲恐惧、喜怒失常时不该同房。只要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能“避众伤之事”,延年益寿。他的这些观点,与《黄帝内经》中的某些养生原则桴鼓相应。

P3-5

目录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 养生与健康长寿

第二章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

 整体观

(一)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

(二)人身一体观念

 精气观

 动静观

 防治观

 食疗观

第三章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

(一)适应自然

(二)利用自然

 协调脏腑

(一)要使五脏藏、六腑泻

(二)要及时纠正脏腑的偏盛偏衰l

 协调阴阳

(一)存阳气

(二)固阴精

(三)调阴阳

 精神内守

 动静结合

 预防疾病

(一)顾护正气

(二)防止病邪侵害

下篇 衣食住行

第四章 饮食与养生

(一)饮食有节,利身益寿

(二)进食有时,三餐有别

(三)合理搭配,不可偏嗜

(四)食宜清淡,避免过咸

(五)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六)饮食中的五色食疗

(七)饮食宜顺四时

(八)一日三餐中的误区

(九)饮食营养固然重要,因人而异不应

 忽视

第五章 运动与养生

 五禽戏

 太极拳

 八段锦

 易筋经

第六章 环境与养生

 气候环境与养生

 空气环境与养生

 土壤环境与养生

 水环境与养生,

 地理环境与养生

 居住环境与养生

第七章 起居与养生

 起居有常

(一)合理作息的保健作用

(二)生活作息失常的危害

(三)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

 劳逸适度

(一)劳逸适度的保健作用

(二)劳逸失度的害处

 服装顺时适体

(一)服装的保健意义

(二)制装的原则

(三)增减衣服的宜忌

 排便保健法

(一)大便通畅的保健法

(二)小便清利的保健法

第八章 睡眠与养生

 睡眠的规则

 睡眠与疾病

 睡眠的方法

 医学对睡眠的阐释

(一)中医学对睡眠养生的阐释

(二)西医学对睡眠养生的阐释

 睡眠的宜忌

(一)睡觉方向宜南北

(二)睡觉时注意手臂摆放姿势

(三)猫形睡姿好

(四)睡眠良好有利于减肥

 睡觉前应做6件事

(一)刷牙洗脸擦身

(二)梳头

(三)散步

(四)喝杯加蜜牛奶

(五)开窗通气

(六)洗(搓)脚

 装睡觉时5种东西不能戴

(一)不戴手表

(二)不戴假牙

(三)不戴乳罩

(四)不带手机

(五)不带妆

第九章 休闲与养生

 酒与养生

(一)酒之性能

(二)药酒常用制备方法

(三)注意事项

 茶与养生

 书法与养生

 绘画与养生

 垂钓与养生

 育花与养生

 旅游与养生

 音乐与养生

(一)抒发情感,调节情志

(二)调和血脉,怡养五脏

(三)动形健身

 舞蹈与养生

 弈棋与养生

 穿衣与养生

第十章 四季与养生

 春季养生

(一)注重调摄情志

(二)保证睡眠质量

(三)宜吃温补食物

(四)坚持运动

(五)克服春困

 夏季养生

(一)精神调养

(二)起居调养

(三)饮食养生

(四)运动调养

(五)防病保健

(六)夏令进补

 秋季养生

(一)调和情志,远离悲秋

(二)秋冻有节,加强锻炼

(三)饮食调和,润肺防燥

(四)健身锻炼,动静和谐

(五)注重预防,和而安康

 冬季养生

(一)慎房事,保精血

(二)平衡膳食,广开食路

(三)清心寡欲,意守丹田

第十一章 精神与养生

 保持乐观的情绪

 心理平衡

 正确对待衰老

 少思寡欲,静养心神

 克服抑郁

 正确对待疾病

 调摄情志

 尊理习法,客观选择

 调摄七情

(一)节制法

(二)疏泄法

(三)转移法

(四)情志制约法

第十二章 房事与养生

第十三章 时代与养生

(一)时代与生病的关系

(二)时代与养生法

序言

如何才能健翩怎样才能长寿?自古至今,养生保健一直是人类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特别是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不断被大量开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不科学、不文明行为等因素导致环境质量急速下降,使得很多城市的天空不管晴天、阴天总是雾蒙蒙的一片,“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仿佛成了在梦中才能看见的美丽画卷,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类的健康又从何而来呢?

再者,随着科技的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很多人都在超负荷地透支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工作负担过于沉重,兼职过多_形成角色冲突,事业上竞争过于激烈,人际关系过于复杂等,这些因素都无情地损害着人类的健康。可以说,尽管有史以来人们追求“寿而康”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摧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为维护机体健康而不懈努力。在纷繁忙碌的现代社会中,伴随着“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回归自然的呼声也日渐强烈,人们又开始把目光投向我国自古就有的医疗宝库——中医学,并从中获益匪浅。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康复学著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康复学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庆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素问·上古天真论》即论述了人的寿命长短不在于“时世之异”,而在于个人是否善于养生,并且把养生的典范分为四个档次:上古真入,中古至人,后世的圣人和贤人,并详尽论述了养生以祛病延年的重要意义。

再如《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些精辟的论述既是中医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对当今人类进一步探求健康长寿起到现实指导作用。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以《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为主旨,适当引用古代医家及养生家的学术观点为佐证,从养生理论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下篇从衣、食、住、行等角度结合当今社会人群现状分别进行讲解,力求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尊重现实,借鉴古训,掌握方法,达到保健养生之目的。

编者

2015年5月

内容推荐

由高利主编的《黄帝内经教你学养生》从《黄帝内经》出发,从各个方面教给人们养生的方法。全书分为两篇,上篇以《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为主旨,适当引用古代医家及养生家的学术观点为佐证,对养生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下篇从衣、食、住、行等角度结合当今社会人群现状分别进行讲解,力求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尊重现实,借鉴古训,掌握方法,达到保健养生之目的。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康复学著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康复学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庆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由高利主编的《黄帝内经教你学养生》教你如何因时、因季安排生活、饮食、锻炼,成就健康长寿梦!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