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电影史研究/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陈少舟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电影史研究》选收了作者陈少舟自改革开放以来发表在国内主要报刊上的电影评论和研究文章,以及电影人物特写。本书内容真实,细节生动,文字亲切优美,展现了作者对电影艺术的挚爱和思考,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电影发展的脉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可读性。

内容推荐

陈少舟著的《中国电影史研究》讲述:1984年以后,我国电影艺术的探索向纵深发展,视角的多面性,审美追求的独特性,呈现出多元走向的态势。无论在电影语言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新的发展。如老一代艺术家谢晋的《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凌子风的《边城》等,在艺术上都有较大突破,特别是中年一代导演在这一时期创造出了突出的成绩。如丁荫楠的《孙中山)》,颜学恕的《野山》,张暖忻的《青春祭》,黄健中的《良家妇女》,滕文骥的《海滩》,吴天明的《老井》以及《红衣少女》《湘女萧萧》《人生》《黄山来的姑娘》《失信的村庄》等影片,都表现了第四代导演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以及他们日趋成熟的功力与修养……

目录

影史篇

 中国电影的历程——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一、早期电影(1905-1931)

二、30年代左翼电影(1932-1937)

三、八年抗战电影(1937-1945)

四、战后现实主义电影(1945-1949)

五、新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 

六、十年“文革”电影(1966-1976) 

七、新时期电影(1976-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抗战电影与进步电影

一、抗日战争与中国电影

二、进步电影的勃兴

 论中国20世纪40年代电影的现实主义品格

一、时代

二、品格

三、深化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艺术(1949-1966)

一、崭新起步(1949-1952)

二、稳步发展(1953-1957)

三、跃向高峰(1958-1960)

四、曲折前进(1961-1966)

五、“十七年”电影全面复审

 中国戏曲电影百年

一、萌芽期(10-20年代) 

二、探索期(30-40年代)

三、繁荣期(50-60年代)

四、特型期(70年代)

五、二度繁荣期(80年代)

六、日趋式微(90年代之后)

七、港台戏曲电影

 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的美学特征

 闪烁多民族生活缤纷光彩的新中国银幕——兼及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民族性问题

影片篇

 红旗谱

 红色娘子军

 甲午风云

 早春二月

 小兵张嘎

 烈火中永生

 一直不忘——写在《刑场上的婚礼》上映之际

 情境源——试析《乡情》的艺术魅力

 《巍巍昆仑》的艺术魅力

 武侠电影的新境界——论《英雄》的影像美

 一部别开生面的影片——介绍日本反战人士主演的《东亚之光》

 《清宫秘史》不是卖国主义的影片

 《汪洋中的一条船》

 亲情、友情、恋情——台湾影片《早安台北》赏析

 “酒干淌卖无”——台湾影片《搭错车》赏析

 美国影片《鹿苑长春》艺术琐谈

 苔丝

 美国影片《克莱默夫妇》艺术赏析

 历史,被重新审视——美国影片《与狼共舞》评析

影人篇

 一部珍贵的革命文化运动亲历见证书——评夏衍《懒寻旧梦录》

 夏衍电影改编艺术初探

 论荒煤

 阳翰笙的革命历程

 包天笑:中国早期电影的特别奉献者

 蔡楚生电影艺术成就初探

 孙瑜与电影《武训传》

 杰出的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袁牧之

 从电影《汾水长流》看沙蒙改编艺术

 苦苦的追求,深深的足迹——记导演艺术家李俊

 “走自己的路”——记导演王炎

 中国电影沧桑变迁的见证人——钱筱璋

 自学成材的电影史学家——邢祖文

 钟敬之

 罗光达

 《巴山夜雨》及其导演吴贻弓

 甘愿“做几片绿叶”——记表演艺术家赵子岳

 台湾影坛获奖最多的导演——李行

 论成龙电影的历史坐标

 东方超级功夫巨星李小龙

 台湾的第一位亚洲“影帝”——柯俊雄

 关德兴与“黄飞鸿电影”

 盛名不衰的中国“影后”——胡蝶

 艺术青春长驻人间——夏梦

 一颗璀璨的明星——杨惠珊

 辉煌而短暂的一生——林黛

 台湾最具魅力的影星林青霞

 由“灰姑娘”到“影后”林凤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