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雨季的感觉/大家大奖小说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格非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名叫胡惟丏的奇人。他的年龄比我们大个四五岁,好谶纬之术,落拓不羁,一副名士派头。“丏”这个字不算冷僻,老师在点名时常将它读成“丐”,从而引发哄堂大笑。因此,尽管这个人沉默寡言、独来独往,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了他的存在。由于早早白了头发,班上的女生都叫他白头翁。他听说后似乎也不以为意,用《列子》中“不斑白,不知道”一类的古训来自我解嘲。博识通人邓海云为了卖弄学识,叫他怀特海(White head),实际上不过是白头翁的英文翻译,并无多少新意。

也有人叫他“蒙娜丽莎”的。开始我们都有些不明所指,可时间一长,就渐渐知道了这个绰号的奥妙所在。原来,胡惟丏不论何时,脸上总洋溢着一种既暧昧又神秘的笑容:雾非雾,花非花,似喜若嗔,似有若无。简单地来说,由于嘴型的特殊,他没法不笑,即便是生气的时候也是如此。久而久之,我们的心里都有了这样一个疑问:要是胡惟丏真的笑起来,那会是什么样子呢?可惜,一直等到毕业离校,我们都难得一见。我们刚进大学的那会儿,七七、七八级的同学尚未离校。这些年龄比我们大上一倍的大哥、大嫂们,非常擅长于用傲慢和自负来打击我们脆弱的自信。他们常常主动造访我们的寝室,以长辈的口吻向我们传授他们的学习心得,不无戏谑地拨弄我们的脑袋,并亲热地称呼我们为“小赤佬”。从他们口中蹦出来的名词和术语,没有一个是我们能够明白的:什么普鲁塔克呀,什么澹台灭明呀,什么奥伏赫变呀,再有,就是什么“美是没有目的的,却是符合目的性的”等一类谁也听不懂的鬼话。到了晚上,名词和概念都变成了面目狰狞的鬼怪,伴着初秋的绵绵细雨让我们噩梦不断。他们大多插过队,当过知青。有人在省级文工团弹过琵琶,有人在云南思茅割过橡胶,有人在木兰围场的三北防护林种过树,有人在青海的果洛当过兽医,还有人据说是在殡仪馆当过焚尸工。他们当然不会将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小赤佬”放在眼里。可是他们对惟丏却另眼相看,十分敬慕,甚至多少还夹杂着一些谦卑,一度令我们大惑不解。

到了周末,高年级的同学常常会举办一些小型的学术沙龙。由于那个年代特有的政治氛围,也由于举办者的矜持和傲慢,沙龙带有隐秘的性质,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参加。为了挤进这个学术圈子,我和邓海云合伙买了一条光荣牌香烟来贿赂主持人,才得以以一个端茶倒水的杂役的名分混迹其间。可惟丏就不一样了。他通常总是在聚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到场,静静地在某个角落里坐一会儿,不到结束往往就会提前离去。我记得他总是斜挎着一个洗得发白的旧书包,他来的时候有人会给他让座,走的时候讨论甚至会暂时中断。不过他总是笑眯眯地来,笑眯眯地离开,几乎从不发表个人意见。即便主持人出于对他的尊重,临时打断了某位同学不得要领的长篇大论,请惟丏“发表高见”,他也总是连连摆手,不置一词。    有一次,我记得他们是在讨论什么“双向同构”一类的问题,主持人恳请再三,与会者热烈鼓掌,惟丏这才红着脸站起身来,说了一通“胡话”。说来也奇怪,惟丏说出的每个字、每个句子,我都能听得懂,似乎无甚高明之处,可是把这些字词、这些句子连成一大段话,我立刻就不懂了,把脑子想穿了,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在说话时,眼睛看着天花板,不时陷入

停顿,有时声音低得让人听不见,大部分时间都在自言自语。好不容易等他说完,大家面面相觑,会场里鸦雀无声,似乎大多数人都没听懂。主持人当然是听懂了的,为了便于大家对惟丏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他用自己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把惟丏刚才的发言又复述了一遍。

蒙娜丽莎的微笑

他还没说完,惟丏就情绪激动地站了起来,突兀地打断了他的话:“话是这么说,可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么一来,主持人立刻面红耳赤,有些下不来台了。但他毕竟见多识广,善于变通,立刻又改了口,将刚才的那一番话又反过来说了一遍,希望以此来取悦对方。不料,胡惟丏再次站起身来,急道:“是这个意思,可话却不能那么说。”

 话音刚落,大家全都笑了,主持人也只得讪讪地笑了笑,宣布散会。从这件事情上,也能够看出胡惟丏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的一面。从那以后,沙龙的时间、地点都改了,我们再也没有在周末的讨论会上见到过他。P183-186

目录

凉州词

迷舟

相遇

风琴

大年

蒙娜丽莎的微笑

序言

当代中国文学有没有经典?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然而与古代几千年留下来的经典相比,与欧美众多国家民族文学的精华相比,当代中国的经典还没有经过更长时间的淘汰和检验,更多的还是“在经典化的过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文学就没有足以傲人的作品,相反,当代文学对我们来说或许是更重要的,因为它所书写的人与事物离我们更近。一千八百年前的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中说: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意思是,一般人的思维逻辑是厚古薄今,是崇尚名声而轻视事实,是相信“远处的和尚会念经”。这或许有些理由,但鄙薄近人和轻贱今人并不总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每个人毕竟都是活在当代的,而古代的文学也曾经就是那个时代的“当代文学”。

因此,在当代文学中寻找经典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我们的青少年读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作为置身当代的人,我们值得花时间去阅读和了解这些作品,因为它们负载着我们当代社会的历史、政治与文化,负载着现实的复杂以及人性与精神的状况。阅读它们其实就是阅读我们自己,阅读它们就是感知我们的时代。这一点,或许是从古代和外国的经典中所无法获得的。

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们策划了这套“大家大奖小说”书系,“大家”自然是指入选的作家,都是卓有成就、享有盛誉、在当代文学的谱系中占据经典和重要地位的作家; “大奖”则是指这些作家所获得的国内外的认可程度,作为一种标志,他们在各种文学奖项中都有斩获,这表明他们的作品确已产生了广泛的传播与影响。以此为标准,我们从浩如烟海的作家作品中选出了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最能代表当代文学的面貌与成就的、最能体现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与实绩的部分,依次将其呈现于读者的眼前,希望能够借此为广大青少年奉献一套可以信任的系列读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陆机的《文赋》中有这样的句子,言文章之妙,文学之美,让人欣悦而感奋,流连而忘返。相信我们陆续推出的这些作品,会让热爱文学的年轻读者们领略到近几十年文学的精华,读出其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感受到其在思想与形式、语言与艺术上的升华与蜕变。小而言之,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会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因为只有大量阅读优秀的作品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水平;大而言之,对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综合素质的积累,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2015年1月20日,北京清河居

内容推荐

格非编著的《雨季的感觉》收录了六篇格非的中篇小说,《凉州词》《迷舟》《相遇》《风琴》《大年》《蒙娜丽莎的微笑》。格非始终坚持用规范、纯正的语言写作,他立足于语词本身的信息量,以繁复、深邃、多层面的叙述保证了意义的储留,同时赋予文字以特殊的魅力。他的文字确切而细腻,丰满而华美。

编辑推荐

作为当代文坛罕见的具有存在向度和精神探索的作家,格非的作品《雨季的感觉》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睿智和优雅。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缓慢的浸润下,他的文字又流淌着典丽和神秘的美感,兀自有一种沉静的力量。该作品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4年老舍文学奖、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第二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