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的十字架/巴金经典主题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巴金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因《灭亡》、“爱情三部曲”轰动一时的缘故,走上文坛之初的巴金,在青年读者心目中一直被视为擅长写爱情的作家。本书就是其受西方爱情小说影响,择选生活片段,以忧郁和淡淡的哀伤叙述中外年轻人的爱情经历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共计17篇,包括《初恋》、《爱的十字架》、《某夫妇》等。

内容推荐

巴金曾说:“我写小说从没有思考过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技巧等等问题。我想来想去,想的是一个问题:怎样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

《爱的十字架》辑录了巴金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创作的多部优秀短篇小说。一样的赤子情深,一样的文学水准,让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巴金。他的短篇小说也是一片赤诚之心,表现普通人的可爱,表现女孩的孤独,抨击残酷的战争对人情和亲情的毁灭……

目录

初恋

丁香花下

洛伯尔先生

父与女

爱的摧残

某夫妇

夫与妻

哑了的三角琴

亚丽安娜

爱的十字架

天鹅之歌

未寄的信

母亲

玫瑰花的香

化雪的日子

春天里的秋天

试读章节

“又过了两三天,房东请姑娘全家吃茶点。下午两点多钟客人就来了。我在楼上看书,其实不过是在消磨时间而已,我的心早就不能够关在书上了。然而我没有听见门铃响的时候却极其希望她们早来。但是听见了门铃声,知道她们已经来了之后,我又忽然胆小起来,又不敢下楼去见她们了。我只有躲在房里看书。幸而不久房东女儿上楼来了,她好像知道我的心事一般,一定要我下去。我起先推口说我是外国人,夹在她们中间会使她们不方便,又故意找了些不大近情的托辞,但是终于半推半就地被房东女儿拉下楼去了。

“客厅里的三位客人正在跟房东讲闲话,一见我同房东女儿走进去,便站起来带笑带说地欢迎我。姑娘正坐在门边不远的一把椅子上。她今天更美丽了。除了那天见过的她的婶娘外,还有一个中年男子。房东介绍他是某某先生,就是姑娘的叔父。大家握了手,说了几句客套话。房东给我指定了一个座位,恰恰在姑娘的上手边。

“房东女儿说:‘唐先生本来不好意思下来,还是我把他拖下来的。’大家都笑了。我特别注意她,她笑得确实动人,身子微微颤动,尤其可爱的是她那张时开时阖的小嘴,和从嘴里露出来的白玉一样的牙齿。我等大家笑够了,便红着脸把我不下楼的理由说了出来。她的叔父便说:‘这并没有什么。在法国,外国人就像在自己的家中一样。我们法国人对待外国人跟自家人是没有分别的。你们中国人又很客气,我们也很愿意跟你们往来。只要你愿意,请你常常到我家玩,我是再欢迎不过的。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你如果要借书看,我也很高兴。’

“‘是呀,只要唐先生肯来,我也高兴得很呢!’姑娘说了又笑,多么洁白的牙齿!

“房东母女跟她的叔父夫妇谈得很起劲。我也就逗引姑娘说话。起先是我问一句她答一句,后来她也向我问长问短了。我觉得她的举止和表情上都带有不少东方少女的文静。房东看见我们谈得很好,也不来打岔我们。

“我们谈的大半是彼此的身世,说到得意处彼此代为欢喜,说到心酸处又代为悲伤。这一点同情心就把我们两个联系得更密切了,况且她又是一个多情善感的法国少女呢。奇怪的是彼此的情形差不多:母亲早死,父亲在京城经商,从小就寄住在亲戚家里。

“我爱看她笑,常常用话逗引她笑,她果然每次都笑了。她笑的时候脸上便现出一层薄薄的红晕,雪白的牙齿也从红红的小嘴里露了出来。她这一天穿的是紫罗兰色的透出淡白色小花的衫子。颈项上戴了一个金锁链。颈项和膀子的藕白色皮肤都露出来了。

“四点钟的光景房东女儿把客厅中间的桌子整理好,我们就开始用茶点了。两位女主人坐在那张长方桌子的左右两端。她的婶娘同我坐在上面,她同叔父坐在下面。我同她正是斜对着。用茶点的时间差不多有一个钟头。她很少说话,只有别人问起她,她才答应一两句,不然她就只有笑的份儿。她的叔父跟老房东谈得起劲。我一而听着,一面偷偷地望她。不知道为什么,她也时常望我。有几次我们两人的眼光对射着,成了两根平行线。我的心突然跳得很厉害了,她的脸也发烧了。我故意对她笑了一笑。她并不把眼光避开,只是脸上多染了淡淡的一层玫瑰色。可惜我不是画家,不能够把她那时的神态画下来。

“五点钟一到,她同叔父婶娘就向房东母女告辞回家了。

P4-5

序言

青春是美好的——“巴金经典主题系列”总序

算算日子,一九七八年岁末我与陈思和兄商量一起开始研究巴金,竟然已有三十八年。时间快得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当年不到三十岁的我们,如今已进入花甲。青春不再!

可是,青春怎么可能离我们远去呢?

“青春是美好的!”这是巴金在一次演讲中说的话,这也是他的作品沛然而至的青春气息。应该感谢巴金的作品。读巴金作品,总是强烈感受到他的青春活力。即便人在晚年,他仍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又一次成为“五四时代”的那个青年巴金。“文革”浩劫之后,在八十年代历史场景里,一位八旬老人发出一次又一次的青春呐喊。颤巍巍的他,坐在轮椅上的他,没有让读者感到他的衰微与苍老。相反,他在《随想录》里的历史反思,他对社会的敏感与关注,他对现实问题的干预与介入,总是让人感到锐气、胆识与坚韧,甚至有深刻的苍凉。这一切,因为在他的心中,漫溢着青春生机。

晚年巴金,以他的笔,再一次拥抱青春!

谁说衰老就一定意味着精神活力枯竭?

三十八年时光流逝,年届六旬的我,并不觉得青春已经远去。一个人,因青春而充满活力,因青春而不会与年轻人存在代沟,因青春而拥有透明,拥有真诚。

青春是美好的!

美好不是因为年轻,美好在于生命的蓬勃生机,在于虽然衰老却如同年轻人一样勇敢面对现实,以勇气、坚韧、坦诚,写下心中最想表达的思想、情绪。巴金一直说“把心交给读者”。与读者同在的人,永远年轻!

去年秋天,万玉云姑娘前来约稿。聊得开心。我说,何不编辑一套巴金作品主题系列,由她所在的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一位总是把心交给读者、从未衰老的巴金,应该以不同方式走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读者,相信他们会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他们或许缺少的另一种青春活力。很高兴,这一想法很快得到落实。这套书确定为“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并得到小林大姐的全力支持。

“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分为六种。

1、《风雨故人》

巴金散文写作中,故人往事与追思,占据相当大的篇幅,从鲁迅、沈从文、老舍、胡风、赵丹、曹禺等文坛同仁,到二叔、大哥、萧珊等亲友。特从中挑选若干,按照所写人物的出生年月排序,好处在于可以有相对清晰的历史脉络。巴金笔下的这些人物,或伟大,或普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是他们的人格与故事,构成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场景。我很喜欢“风雨故人来”五个字,故将“风雨故人”作为书名。历史风雨,潮起潮落,故人的生活细节与精神状态,写作时的纷繁心绪,读者的情感呼应,尽在风雨之中。  2、《短章》

我一直觉得巴金的散文短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一九二七年离开上海前往法国留学途中,在轮船上写的游记,如《海上的日出》等,巴金已经证明自己擅长写千字左右的短章。《醉》、《生》、《梦》、《死》、《醒》、《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诸多短章,是巴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界的瞬间捕捉,文字优美而清新,可谓精粹之作。这类短章,包括短小精美的序跋,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和年轻人阅读。微信阅读时代,这些短章,更适合以新的形式予以传播。

3、《说真话》

晚年巴金痛定思痛,深刻反省与解剖自己,对多年来的人云亦云为之汗颜。他在《《随想录》中,反复强调“独立思考”,执着地呼吁“说真话”。九十年代初,曾有人批评巴金“真话不代表真理”,也还有人认为“说真话只是小学生一二年级水平”。来自不同方面的指责,其实都回避了“说真话”对于一个正常社会的应有之义。选择《说真话》为书名,其实也是为了突出真实、真诚在我们心中应该占有的重要位置。同时,特地选择一组文章列入“把心交给读者”。早年巴金喜欢与读者交心,他所写的《我的呼号》、《给一个中学青年》等,倾诉苦闷、忧郁、创作心绪……晚年巴金呼吁“说真话”,其实是与过去的一种衔接,只不过因为历史沧桑感的增加,而更加具有沉甸甸的现实力量。

4、《海的梦》

这是一本童话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巴金创作的一组童话,第二部分是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巴金喜欢童话,他写《长生塔》、《隐身珠》、《能言树》等,假借童话,写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实现的梦想。巴金童话的偏于成人化,现实性、政治诉求更为强烈,巴金选择王尔德童话翻译,其实也体现他的这种标准。他写道:“我喜欢王尔德的童话,喜欢他那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严正控诉,对贫苦人的深刻同情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灵魂。”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堪为译文精品。

5、《爱的十字架》

因《灭亡》、“爱情三部曲”轰动一时的缘故,走上文坛之初的巴金,在青年读者心目中一直被视为擅长写爱情的作家。《爱情三部曲》等小说中的爱情,总是与社会革命相关。爱情是载体,指向是革命,陷入爱情中的青年人,情感令其困扰,他们在挣扎中而不得不放弃爱情。其实,巴金的一些短篇小说,《初恋》、《丁香花下》、《哑了的三角琴》、《天鹅之歌》、《爱的十字架》……受西方爱情小说影响,择选生活片段,以忧郁和淡淡的哀伤叙述中外年轻人的爱情经历。三十年代初,在翻译世界语作家巴基的《秋天里的春天》小说之后,巴金在泉州听到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遂以《春天里的秋天》为题,创作这一中篇小说,语言的敏感与哀伤,恰与主人公的爱情遭际相吻合,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

6、《憩园》

从《家》开始,巴金对家庭题材的成功描写,奠定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推移,十几年后,巴金在《憩园》和《寒夜》中,对家庭的看法有了新的变化。“家庭”这个概念,在巴金早期作品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体化,与青年所走的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其实,如果细细阅读巴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乃至对大哥等亲人的叙述,可以明显看出,巴金内心里未必对家庭完全抱有敌意。年轻的他对家庭形式的抨击,对高家大院种种不肖子孙的声讨和谴责,也许正包含了他对这种家庭形式的本能关怀。实际上,即便在《家》中,他也没有对于家庭的瓦解完全冷漠。相反,他一直赞美母爱,赞扬兄妹、兄弟、父女之间的平等友爱的关系。另外,他对挥霍祖产,倒卖家宅的行径,始终充满鄙视和反感。正因为这种对家庭的矛盾感情,才使他在《家》中能够动人地写出高老太爷弥留之际的感人场面。这种对家庭的关注,在《憩园》和《寒夜》里有了进一步发展。巴金有意识改变以前那种绝对的感情方式,不再单纯以“憎”作为爱的对立形式来表示心中的痛苦。相反,他表现对人类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家庭形式也是如此。《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觉慧那样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维护者。但杨家小孩与觉新也有所不同,觉新是容忍旧家庭的罪恶,杨家小孩面临的不是毁坏,而是建设。在他身上,可以说倾注了巴金对平等、宽厚、友爱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的理想境界。后来生活的巴金正是如此。夫妻之间,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从未听说有过彼此矛盾。他以建设性的姿态,拥有了所期待的理想的家。巴金曾经说过,《憩园》可以看作《冬》,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憩园》是《家》、《春》、《秋》的自然衔接和发展,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延伸。《憩园》之后巴金创作《寒夜》,小说中汪文宣一家婆媳充满不和与猜疑,但是巴金不再如以往那样谴责家长的保守落后,而是以悲天悯人的态度,叹息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解,最终他为这个家庭的破裂而感叹。这种留恋和哀婉,这种对理想家庭的向往,才使得《憩园》与《寒夜》不是单一的控诉,而是更有人情味的描述。《憩园》作为“巴金经典主题系列”的最后一种,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最好的压轴之作。

故人,短章,说真话,童话,爱情,家庭。

六个主题,涵盖一个人的一生,也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且让我们静下心,阅读巴金作品,感悟生命,永远拥抱青春!

“青春是美好的!”巴金如是说。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五日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