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坤道(中国女人的修养)/罗浮山国学院藏书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曾仕强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女人决定了上一代人的幸福,这一代人的快乐,下一代人的未来。

在《坤道:中国女人的修养》中,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用丰富的事例告诉我们,女人如何为人女、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婚姻爱情、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与事业等诸多关系。作为一个女人,无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会大受裨益。

内容推荐

在《易经》中,乾代表男性,丈夫,刚健,主动;坤代表女性,妻子,柔顺,主静。二者兼顾并重、刚柔相济,才能动静咸宜、和谐共生,才是常道。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有着精深的理解。《坤道:中国女人的修养》中,曾教授将以易理为标准,从为人女、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等角度解析乾道与坤道。曾教授认为,坤道的修炼不仅赋予女性魅力、品位和气质,更赋予女性拥有圆满婚姻、家庭及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无论你是还未开始恋爱,或是身在其中,或是已经走进婚姻的殿堂,或是有了孩子,都能从书里大量的事例中获得经验借鉴,以防患于未然,考量自身现有的处境,获得调整改良的方法。

目录

壹 为人女,孝敬父母如敬天

 婚姻大事要禀告

 听听父母的婚恋建议

 不盲目顺从,也不过分敬重

 子女尽孝的三个犀次

贰 为人妻,为天所敬更高明

 夫妻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姻缘皆是自作自受

 相互配合与成全

 相敬如宾才坚固

 求同存异,彼此包容

 夫妻沟通有技巧

 相互规劝是责任

 用“家长”头衔套牢男人

 孕育下一代意义大

 为夫所爱,为夫所敬

 妻子的笑容是最大的鼓励

 用关心牵住他的心

叁 为人媳,秉持孝道是根本

 秉持孝道,敬老爱老

 时时维护先生、孝敬公婆

 儿子是婆媳沟通的枢纽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保持三代同堂精神

 福气需要家庭传承

肆 为人母,有所爱也育所限

 教养的关键在妈妈

 教女更需格外用心

 男女最好分别教养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宠坏子女及时补救

 亲子关系以人为本

 尊重子女的个性目标

 当好子女的引路人

 有所爱就该有所限

伍 终身大事,不求最好但求合适

 择偶观念需厘清

 恋爱开始需谨慎

 婚恋对象要多方考察

 恋爱之中要守贞

 门当户对十分必要

 结婚典礼有深意

 把握“一生一世”的时机

 因了解和相爱而结婚

 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

陆 家庭教育,子女的“第一课堂”

 家庭是子女最重要的“教室”

 父母必须达成教育共识

 理性关爱从婴儿时期开始

 尊重成长中的个体差异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约法三章”,教会选择

 打与不打不是目的

柒 习惯培养,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

 奠定子女一生的基础

 立规矩从婴儿开始

 三岁之前多正面教导

 入园后适时鼓励、适当奖励

 小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青春期需适时进行性教育

 高中培养独立思考、自律自治

 大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捌 坤道修行,让一切趋于圆满

 合理把握家庭事业

 事先防范,冷静对待

 夫妻吵架的六个原则

 应对外遇的六个原则

 面对离婚的六个要素

 理性对待婚姻失败

 理性看待过程与结果

 凡事看开,不要看破

试读章节

听听父母的婚恋建议

动物有性的本能,但它是纯粹生物性的。人类到了某一个年龄段,也会开始爱慕异性,追求不同性别的另一半。人类需要这种本能,否则根本没有办法生生不息。但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是万物之灵,我们除了生物性,还有文化性,会产生爱情的观念。

爱情是需要学习的,我们最好先搞清楚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爱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会获得有价值的爱情,然后再开始恋爱比较稳妥。如果一切都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就开始恋爱,实在很危险。想想看,没有充足的准备就上战场,当然屡战屡败。

如果我们把恋爱看得很简单,把婚姻看得很容易,那么离婚也会跟着简单容易起来。其实离婚这种事情,讲起来还是西方传进来的,可是我们现在的离婚率快要超过西方了,这不是很可怕吗?很多年轻人不敢谈恋爱,也不敢去想结果,就是因为看到周遭太多这种失败的案例。也有的女性经过了一次两次恋爱的失败,到了第三次就对异性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这样又怎么会有美好的爱情与婚姻呢?

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恋爱是恋爱,婚姻是婚姻。所以很多人会说:“结婚还早,先找个人谈谈恋爱,享受享受年轻的生活再说。”甚至还有人认为婚姻只是一种形式,是对爱情的一种不信任——我们的爱情是很纯洁的,难道还要怀疑吗?两个人相爱,一定要用一纸文书来证明吗?

这些话听起来好像很时尚,但时尚多半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想想看,为什么“时尚”常常变来变去?因为它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认为很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就会纰漏百出,所以流行一阵子就不见了。婚姻是一种社会文化,对男女双方都有安全保障,而不是枷锁和约束。没有经过时间验证的理论,最好不要随便相信。如果听了就相信,听了就去做,听了就尝试,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尤其现在是一个资讯爆炸的多元时代,什么话都有人讲,什么理论都有人拿出来,而且听起来都还蛮有道理的。怎么可能没有道理呢?因为人往往都是在讲自己的道理,从他那个方面来听,当然会认为是对的,当然听起来有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很可能是局部的片面的,甚至是歪理。我们所要寻求的应该是正确的道理,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原则,而不应该是部分的道理或阶段性的时尚。

中国人在姻缘方面有些基本原则,被很多年轻人认为是陈旧和过时的,甚至是错误和害人的,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国人最了不起的智慧,就是持经达变。什么叫作“经”?就是不变的原则。我们常常以古圣先贤的原则作为根本,因为这些原则经过长期的考验,不会错到哪里去。什么叫作“变”?就是权宜的应变。我们会根据时局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态度,改变应对的方式。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就是几千年来既坚持不变的原则,又会不断地随时代做出权宜的应变,但是始终没有改变原来的精神,这样才会安全,才会可靠,才会有效。

比如“父母之命”好不好?有的年轻女性抱怨,说父母总是催她找对象,催她结婚,但从来没有真正帮助过她。处于恋爱过程中的人,需要别人的指导,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父母。但是现实中,大多数的子女都很回避跟父母谈这种事情。

父母是过来人,既有感情的经验,也非常了解子女,更不会存心相害。为什么一定要把父母之命解释成不重视子女的幸福,完全以父母的利害强制子女去承担不喜欢的爱情和婚姻呢?我们不否认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父母都是为了子女的幸福,帮助子女寻找适合的对象,希望子女有一个稳定的家庭,这样的父母之命难道也不好吗?

做父母的也应该想一想,一味催促是没有用的。如果以子女的终身幸福为立场,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配合双方现有的条件,并且和子女共同商量,充分地交换意见,适时地加以辅导,相信这样的父母之命,必能获得子女的欢迎。子女也要明白,既然父母是最好的指导者,为什么不向他们请教呢?如果把父母之命当作是父母的指导,这不是很现代化的观念吗?

说到父母之命,我们也会想到“媒妁之言”。其实媒妁之言就是现在的婚介,既然可以委托婚介所找对象,为什么不能找人做媒呢?如果做媒的“月老”,不但德高望重,而且热诚待人、实事求是,绝不过分夸张或借机谋利,完全站在客观的立场,认为合适的才加以介绍,尊重当事人和双方家庭,一切顺乎自然,丝毫不加勉强,那么这对男女的交往会带来很多方便。可是现在很多人宁愿登报征婚,然后吃亏上当,也不相信媒妁之言。

我们常常扭曲古圣先贤的主张,不能予以时代化地好好发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食古不化、望文生义、自以为是。整个环境已经改变了,当然不能因循守旧,否则就是食古不化,就是回到从前。原则不能变,但是方式一定要改变。很多人都是望文生义,比如父母之命永远是对子女的限制,媒妁之言就是媒人为了自己的好处,不顾惜两家将来的幸福。这都是望文生义导致的不求甚解,进而使太多人产生自以为是的误解。

也有人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恋爱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别的事情或许可以,但是爱情方面也如此,所付出的学费未免太高了一点。因为恋爱虽然可以承载幸福的爱情,但有时也会像一个迷人的漩涡,将人整个席卷进去,最后甚至惨不忍睹。

恋爱不能走一步算一步,不能试图在做当中学、在失败当中获取经验。我们需要慎始,把恋爱当作一门学问,体会什么叫作爱情,什么叫作婚姻,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合理的原则,寻求正当的途径,然后身体力行,才能得到圆满的善终。  P9-12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3: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