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津巴多、约翰·博伊德著的《时间的悖论(精)》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经典作品。津巴多教授曾因其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而闻名于世,这次,他专门介绍了“时间观”的概念,并阐述了时间观与人生的关系。
津巴多认为,时间对于我们就是过去、现在和当下,时间观决定了人生观,即一个人对时间的看法以及对时间的利用模式,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与幸福程度。基于多年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拥有平衡时间观的人也将拥有有效、健康的生活。适度的未来时间观加上当下时间观,再辅以固定的积极怀旧时间观,这就是理想的时间观。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时间观,根据情境灵活地转换时间观,就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此外,大部分人都熟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似乎只有三观统一的人才能互相欣赏,和谐相处。通过《时间的悖论》我们得知,三观的本质其实就是时间观,时间观一致的两个人才能够擦出火花,拥有默契稳定长久的爱情。
本书是一本兼具可读性与实践性的经典心理学作品,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阅读菲利普·津巴多、约翰·博伊德著的《时间的悖论(精)》前,你可以先思考如下问题:
你是如何看待时间的?
你的时间观是怎样的?
如何拥有平衡的时间观,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我们知道,财富有价,但时间无价。人生是短暂且有限的,而时间是我们度过一生的媒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时间,那么我们将付出沉重的机会成本。
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形成了时间观。世界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研究伙伴约翰·博伊德对时间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在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重大选择都取决于内在的时间观。有关时间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我们的时间观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们自己却很少会意识到这一点;此外,拥有平衡的时间观预示着我们也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过于偏差的时间观则会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时间的悖论无所不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洞察时间的本质,然后通过塑造全新的时间观,来重塑我们的人生。
通常来看,时间观包括以下6种:关注过去的消极时间观、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关注当下的宿命主义时间观、关注当下的享乐主义时间观、关注未来的时间观、超越未来的时间观。适度的未来时间观加上当下时间观,再辅以固定的积极怀旧时间观,这就是理想的组合时间观。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够调整自己的时间观,从而拥有平衡的时间观。如果你能根据情境灵活地转换时间观,就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拥有健康的生活。
恋爱中的时间观
还记得当你第一次见到你的初恋时—那种温暖、隐约、紧张的感觉,那种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东西的感觉,那种当他或者她不在身边时孤独的、痛苦的感觉吗?在你们关系刚刚开始的前几周里,你们在凌晨三点的时候都还在一起兴奋地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然后睡到中午才起来。世界上其他的东西都不再重要了,恋爱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事情。但是,当时光流逝、魔力褪去之后,那个在床上吃饼干的人突然就开始考验起你的耐心来了。
当你遇到一个新的爱人时,你们之间并没有共同的过去,而且你们的未来尚未发生,你们停留在当下。紧张感、各种情绪,还有荷尔蒙的变化,加剧了你们以当下为中心的时间导向。时间飞逝,最终的激情褪去之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又回来了。你和你的伴侣其实都没有变,你们只是一起创造了过去和未来,而这也需要你们有新的态度去面对时间。
这是事情顺利时的情况。有些时候,情侣向未来导向转型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比如,当一个人是以当下为导向的享乐主义者,而另一个是以未来为导向的时候,这种情况在情侣中很常见。如果一个人的关注点是未来而另一个人的关注点是当下,那么有时候连一些简单的共同决定都很难顺利地完成。比如,晚饭吃什么?(麦当劳还是炖菜),怎么消费(买一辆新车还是用来投资),空余时间用来干什么(继续工作还是玩)?这些都是关系里的雷区。更重要的决定(比如是否要孩子)可能会更加困难。那些自毁的、以当下为中心的享乐主义行为(比如把存款拿去赌博、使用毒品,或者寻找外遇),更不可能帮助你和你的伴侣长期维持关系。
在个人层面上,无论男女,每个人的时间观都非常不一样,但平均而言,男人更倾向于以当下为中心的享乐主义,而女人更倾向于以未来为导向。在多年之前,这种不同无疑是有着生存优势的,因为男人和女人可以平衡对方的时间观。这些不同也许在今天还保留着,但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同的时间观会让他们走向冲突。
在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的关系当中,我们可以预见,会有更少的时间观上的冲突。比如,女同性恋的情侣也许双方都是非常强烈的以未来为导向,而很少注重当下的享乐。相反,男同性恋中的双方可能都有着以当下为中心的享乐主义时间观,而对于未来计划不足。当然,也有很多以未来为导向的男人和注重当下享乐的女人。
我们到现在都还记得一个报纸专栏向小学生们问的一个问题:“什么是‘蜜月’?”一个10岁的小女孩显然也听说了一些她的父母当年度蜜月时出的乱子。她回答说:“蜜月需要预定。你需要提前定很多东西才能去度蜜月。”我们可以打赌她的父母当中负责订酒店或者旅行计划的那一个人,一定是个以当下为导向的人,因为他把以未来为中心的计划能力和责任全都抛之脑后了。而他的另一半决定把这个教训好好地传给下一代,所以这件事就变成了他们的家庭故事。
P277-279
忙,越来越忙
在我们完成了本书的第一版后,这个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变化。全球化经济日趋融化,格陵兰的冰冠也有着相似的灾难性命途。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全球气候变化是为数不多我们可以预见(但没能避免)的事情。我们确信,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依旧在规划人生和塑造世界中起着坚实的根本作用。毋庸置疑,人们的生活和世界是非常复杂的。身体的、心理的、环境的因素都对我们有着显著的影响。此外,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是其他心理过程和态度的基石,也是人们感知和体验这个世界时所用的透镜。庆幸的是,近期的研究阐明了这个透镜是如何塑造和引导人们日常生活轨迹的。
未知世界中的健康与幸福
首先,为大家带来一则好消息。尽管当今世界充斥着喧嚣、无常、焦虑,但大多数人还是快乐且健康的。2008年夏,我们与《今日美国》合作展开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64%的受访者(超过2000人)表示他们“快乐”或者“非常快乐”,只有9%的人在报告中表示他们不快乐。同样的乐观结果也出现在由受访者自我汇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调查中。65%的受访者在报告中称他们身体健康,而报告自己心理健康的受访者比例甚至高达72%。只有不足10%的人们在报告中称自己身体或心理不健康。调查取样并不是随机的(它是基于网络的),并且数据是通过受访者们的自我报告收集来的,所以当我们在概括结论时,的确需要谨慎小心。但是,这些数据的确描绘出了一个有关幸福和健康的美好景象,至少对《今日美国》的读者来说是如此。幸福和健康平均地分布在各个性别和各个年龄阶段——尽管在自我报告中称自己心理健康的年长受访者会稍多一些,(大概是因为)时间确实可以治愈一切伤口!总之,人们在世界上会陷入一些困境,但是他们还是能保持快乐和健康。
然而,健康和幸福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时间观中。正如我们在第9章中所报告的研究结果那样,《今日美国》的调查显示,相较于那些在积极怀旧、未来以及超未来时间观中得分较低的受访者,在这三项中得分高的受访者的自我报告表明他们更快乐、更幸福。相反,那些在消极怀旧、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中得分较高者比得分较低者的快乐、健康程度要低一些。
这个结论让我们确信,理想健康的时间观结构应该包含强烈的积极怀旧时间观、适度强烈的未来时间观、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较弱的消极怀旧时间观和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消极怀旧时间观和人的幸福、健康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就平均水准而言,那些在消极怀旧时间观这一项得分较高的人比那些得分较低的人报告自己开心的比例要低40%,称自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比例分别低38%和26%。
明显加快的生活节奏 大多数人都很忙
我们在2008年与《今日美国》合作开展的调查触及了幸福和健康问题,这项调查大部分内容和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生活节奏联系紧密。除了我们做的有关时间观的精简版本外,这项调查还包含有关忙碌的内容,比如人们在“真的”太忙时会牺牲什么?哪些事情会使人们感到愤怒和不耐烦?以及人们会用什么高科技产品来节约时间?69%的受访者报告称,他们“忙碌”或者“非常忙碌”,只有8%的人认为自己“不怎么忙”或者“完全不忙”。相较于男性,女性的自我报告显示出她们更忙一些,而且在中年的时候这种忙碌达到顶峰。那些30岁以下或者60岁以上的人们大体上会轻闲一些。具有强烈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和消极怀旧时间观的人的自我报告显示,他们认为自己不怎么忙,而具有强烈积极怀旧、未来和超未来时间观的人们更忙碌。
……
未来时间观
具有强烈未来时间观的人们快乐且健康,他们会因为等人而变得不耐烦和生气。对此,放松策略能让他们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以未来为导向。他们会牺牲一些活动,当牺牲程度较轻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他们需要警惕那些短期的牺牲是否会逐渐成为他们的某种生活方式,或者使他们的未来时间观失调。他们同样会获益于探索如何使用高科技来节省时间这一策略。正如我们再三强调的那样,以未来为导向的人们通常会受益于闯入他们生活中的健康享乐主义。
超未来时间观
超未来时间观是最能带来健康和快乐的时间观。具有强烈超未来时间观的人较少可能生气或者不耐烦,在忙碌时,他们也不太可能去牺牲那些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会使用高科技产品,但是不会受到它们的困扰。
多样化和均衡
综上所述,消极怀旧时间观和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会降低幸福感、影响健康。如果你在这两项中得到较高的分数,我们由衷地建议你去强化其他时间观。请记得每天都做出一点儿努力,因为改变需要时间,挫折也会出现。与以上两种时间观相反,积极怀旧时间观、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未来时间观和超未来时间观与幸福和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如果你在这些积极的时间观上得分较高,也请你记得适度即可,过犹不及,如果重心过分放在某种时间观上,同样会带来失衡,影响生活质量。失衡是健康时间观的敌人,而平衡是你的朋友。若你把所有的退休金都投到一只股票中,这是欠妥的行为。同理,如果你过分专注于某一种时间观,这也是很不明智的。
时间为你指明三条通向幸福的道路:过去、现在、未来。最明智的做法是将三条路的优势都充分利用起来。多样性是幸福唯一的“免费午餐”,正如多样性在投资领域中(的角色)一样。在这无常的时代,谁能拒绝“免费午餐”呢?
在平衡的时间观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希望,这个世界也充满希望。当经济焦虑使当下时间观成为重心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未来时间观。我们从当下获得动力和能量去做出巨大改变,并从未来获得清晰的目标和方向,而对于过往的尊重会为获取平衡添砖加瓦。最后,实现对于明天的理想,基于今天对于过去的尊重和对于未来的希望。我们对于未来的希望,是过去、当下、未来三者的平衡与和谐,是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与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以及众生的幸福和健康。
这本书基于翔实的科学研究,告诉你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这个最不可替代的资源。
——马丁·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著有《真实的幸福》
决策者必读书。这本书清楚地区分了即时满足和未来收益中的核心问题。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有《反脆弱》《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