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和姐姐一起坐在河边,很快她就感到特别无聊,除了偷瞄两眼姐姐正在看的那本书,她几乎无事可做。姐姐的书上并没有插图和对话,“这样的书能有什么用呢?”爱丽丝想,“一本没有图片和对话的书。”
她开始暗自思忖(她极力保持清醒,闷热的天气让她感到昏昏欲睡、反应迟钝),做一个雏菊花环的乐趣,是否能抵得上站起来去采花的麻烦。就在这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子忽然跑向了她。
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甚至当爱丽丝听见那只兔子竟然在自言自语:“哦,天哪!天哪!我要迟到啦!”她也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事后爱丽丝才意识到,当时她真应该对此感到疑惑,但在那一刻,她觉得一切都很自然。)当那只兔子煞有介事地从自己的马甲口袋里拿出一只表,看了看时间,又急急忙忙赶路的时候,爱丽丝才恍然大悟——她以前从未见过一只穿着马甲,还会拿出手表的兔子。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爱丽丝紧跟着兔子跑过草地,刚好看见他跳进了树篱下面一个大女的兔子洞罩。
就在那一瞬间,爱丽丝也跟着兔子跳了进去,根本顾不上考虑怎么再从里面出来的问题。
兔子洞直直地往前延伸,在某种意义上说很像是一条隧道。很快这隧道猛地往下倾斜,太突然了,以致爱丽丝完全没时间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她就已经掉了下去,像掉进一个很深很深的井。
尽管那井非常深,但是爱丽丝下落的速度却特别缓慢,所以她还算有充足的时间去看看四周都有什么,顺便再去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首先,她试图低头往下面张望,想看清楚她到底要去往哪里,但是井底太黑,她几乎什么都看不见。所以她只好打量四周的井壁,发现那里排满了橱柜和书架;随处可见挂在钉子上的地图和照片。经过一个储物架的时候,爱丽丝拿起那上面的一个罐子,罐子上贴着“橘子酱”的标签,但是令她失望的是,那是一个空罐子,爱丽丝又不愿就那么随手把它扔掉,因为她担心那样会砸到下面的什么人,所以她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它放到了她继续下落时经过的一个橱柜里。
“太棒了!”爱丽丝心想,“经历过这样的跌落,以后下楼梯的时候我再也不会恐高了!以后在家人心中我该是多么勇敢呀!以后就算是从房顶上掉下去,我也不会再大呼小叫了!”(说得跟真的一样。)
下落,下落,下落!这是永无尽头的跌落吗?“我想知道我已经下落了多少英里!”她大声喊道,“我一定快接近地球的中心了吧!让我想想,一定下到地下四千英里了,我觉得——”(所以,你看到了,爱丽丝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尽管现在并不是展示这些知识的恰当时刻,毕竟一个听众都没有,但把它们说出来也算是很好的练习吧)“——是的,距离是不会错的——不过我还是很好奇我现在所在的经纬度是多少。(爱丽丝对经度和纬度并没有太直观的认识,不过她觉得在那一刻说出这两个词语的感觉简直太棒了。)”
过了一会儿,爱丽丝又开始大声说道:“我想我是不是要下降着穿过整个地球呢?等一下我如果出现在那些头朝下行走着的人们中间,想想都觉得好玩!那里会是一个相反的世界,我想——”(这次她很庆幸并没有人听她说话,毕竟她说得不太像是事实。)“我要问问他们那里是什么国家,是吧!你好,夫人,请问这里是新西兰,还是澳大利亚?”(她一边说话,一边行着屈膝礼——在空中下落时的奇特屈膝礼,想象一下你能做得到吗?)“她一定觉得我很无知,会问出这么肤浅的问题!不,我不能这么问,也许我能看到地名,会写在哪里的。”P2-5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文末,经由姐姐的视角,刘易斯·卡罗尔想象了爱丽丝长大之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女人——保持童真,始终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能在琐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和美的存在。译完最后一段,我特别一厢情愿又羞涩地觉得,自己就是长大之后的爱丽丝吧!是的,我已经完全爱上了这个小女孩,并在她身上,回看到自己经历的童年。同时,这本可爱的书,也让我思考了诸多关于“生活的乐趣”“性格与结局”之类的抽象问题。
昨天在地铁上,因为拥挤和无聊,我只能盯着一个报站小喇叭看,数了好几遍,数清楚那上面有一百七十七个孔。我就那么一路看着那些芝麻大的小孔,想象它们能够忽然变大,变成像爱丽丝不假思索就闯入的兔子洞。我想象着在那些小洞的后面,有一百七十七个异彩纷呈的小世界正等待着我。那该多么奇妙,随便走进一个,都能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
当然,在万千种可能性中,我扪已经选择了今天的生活(或者说被现在的生活和命运所选中),于是就应该像爱丽丝一样,在其中探索,并在一些微小愿望(对于爱丽丝来说是到那座有鲜花、有喷泉的花园中去)的驱动下,倾注无限的热情和智慧完成这段奇妙的旅程。
去年七月到十二月,爱丽丝陪伴我度过了半年的时间,那半年的处境对我来说,算是迄今为止较为艰难的吧。我一边工作,一边处理一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但又必须做完的事情,但幸运的是,我同时也开始翻译《爱丽丝漫游奇境》。最初陷在那个旋涡中无计可施的时候,我时常会紧张焦虑到崩溃,我在几首诗里都写过那种情绪,其中在《天命》里,我强烈感觉到自己被带入爱丽丝的角色:“悲哀已经使我飞了起来/在这小小的居室/我太大了/直到我大得没有了眼睛/哭声才止住/被淹没的危险才解除,等水干了我又落下来/就是在此刻我坐着的角落/我看见,一群干燥的蝴蝶/飞人了我的天命”。当时正好翻译到“泪之池”那一章,巨大的爱丽丝无望地面对着一扇小门不停地哭泣,直到泪水几乎充满了整个大厅。其他时候爱丽丝也会孤独地一个人痛哭,但好玩儿的是,每次哭过之后,她总会自责并提醒自己:“像你这么大的女孩,就知道在这里哭!你真应该为自己感到惭愧。”
我喜欢爱丽丝自言自语、不断激励并安慰自己的样子。她让我觉得,其实没什么真正大不了的麻烦,这一切不过是一个逼真的梦而已,或者就是一个规则奇怪的游戏罢了,但无论如何,混乱的状态总会结束,最后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爱丽丝的梦幻世界里,除了无法控制的身体变化,她还遇到了许多性格古怪的人和动物,比如暴躁的公爵夫人、容易神经质的大白兔、冷漠又有智慧的毛毛虫、动不动就要砍人脑袋的红心王后、神秘但可爱的柴郡猫……这些角色几乎都能够对应到现实世界中形色各异的人,而对于所有像爱丽丝一样尚在幼年的孩子,或者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年轻人来说,外部世界往往既丰富又充满危险。爱丽丝很少有畏惧的时候,她是直率的、优雅的,她有她的幽默和小聪明,最关键的是,她一直保持着乐观、善良和充满正义感的品性。她幼小的生命,就是生命之初该有的样子;她的成长,当然也会有一个令人期待的结局。
正因为如此,如果我真是爱丽丝,那该会有多好!
最后,要特别感谢魏凡的信任,他仅仅看了一些我写的诗,就大着胆儿让我来翻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他说相信我的语言能赋予爱丽丝一些新的生机和性格,希望我没有辜负他的期待。校译再三,但难免会有纰漏和失误,在此也一并恳请读者朋友们的批评指正。
我们总认为刘易斯·卡罗尔著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就是童书,就是孩子们读的故事。但当你拿到这个版本的书稿时,就会发现这是一本适合7-99岁阅读的书!光听我说没用,你一定要开卷才能有相同体会!
150年以前,一只匆忙经过的白兔引起了爱丽丝的好奇心。这个女孩决定跟着兔子跳进洞里展开冒险150年了。疯帽先生、红心皇后、柴郡猫这些超现实的人物已经存在150年了。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西班牙桂冠插画师插画家茱莉亚·桑卓的全新的画风和天才诗人里所的全新翻译共同重新体验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奇幻故事吧!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叙述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从兔子洞进入一处神奇国度,遇到许多会讲话的生物以及像人一般活动的纸牌,最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这童话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纪的读者爱戴,相信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