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谋者》是《二号首长》作者、中国谋略小说大神作家黄晓阳全新权谋力作。世上皆是无谋之人,只知逆而不知应。初谋应人,中谋应势,上谋应天!
一个五重伪装者的续命之路:本书以个五面间谍为原型,讲述了其在层层伪装的身份下,以高超谋略搅动民国各方势力博弈,掀起一个大时代的军政风云。谋局、布局、设局、破局、套路、反套路……
看惊险刺激的黑白博弈,学高超绝妙的谋略智慧:黄晓阳作品的特点是其对谋略的解读和运用,从政、职场、经商都是一门技术活,不仅需要高智商、情商,更需要对智慧谋略的高超运用。2、一个五面间谍的超级谋略:本书以中共历史上乃至世界情报史上唯一一个五面间谍为原型,讲述了其在层层伪装的身份下,以高超手腕搅动民国各方势力博弈的谋略故事。3、看惊险刺激的黑白博弈,学高超绝妙的政治谋略:黄晓阳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其对谋略的解读和运用,从政、职场、经商都是一门技术活,不仅需要高智商、情商,更需要对智慧谋略的运用。
《深谋者》是中国谋略小说大神作家黄晓阳全新权谋力作,一个五重伪装者的续命之路。
1931年的上海滩暗潮汹涌,各方力量明争暗斗。
上海社会局副局长游再春借刀杀人,抓捕文化界知名人士夏行,将祸水引向空降的新任局长吴品三;
苏航巧用连环计,救出夏行,却先后引起青帮和斧头帮下达追杀令;
更为甚者,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操纵,他一夜之间成了人人喊打的告密者。
敌人已经出招,情况急转直下,苏航将计就计,“走投无路”之下加入社会局,成了圈内人,一个日后游走在中共、中统、军统、日军等各方之间的五重伪装者就此诞生,而等待他的,将是一个个或明或暗的圈套……
初谋应人,中谋应势,上谋应天!看一个小人物如何用高超谋略掀起一个大时代的军政风云……
楔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成立,由汪精卫担任政府主席,胡汉民任外交部长,许崇智任军事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长,后又设置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汪精卫任主席,蒋介石等八人为军事委员,蒋介石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他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为国民革命军。
此时,日本人已经意识到支持北洋军阀而不再支持南方政府可能是一大错误,便开始加强同广州政府的接触。但此时的政府首脑是汪精卫,汪精卫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在他看来,广州政府有今天的局面,得益于苏联。所以,他在情感上更倾向于苏联,和日本人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虚与委蛇。
日本人发现汪精卫可能拉不拢,便在汪精卫以下寻找新的代理人,于是,亲日派蒋介石成了日本人的目标人选。他如果倒向日本,有几大好处:第一大好处,可以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在广州政府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甚至是统治性地位;第二,可以牢牢掌握国民党政府内部的亲日派;第三,从广州分离出去的亲日派同盟会成员,在上海和南京势力非常之大,这部分势力可以形成外援。
于是,蒋介石迅速倒向亲日派,并且借助中山舰事件,对亲苏派大打出手。在处理中山舰事件中,汪精卫和胡汉民均站在亲苏派一边,也因此成为蒋介石打击的对象。最终,亲日派取得胜利,汪精卫见势不妙,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逃到了国外,胡汉民则逃到了苏联,蒋介石由此实际控制了广州政府。
1927年4月初,汪精卫回国,和蒋介石秘密会见。蒋介石公开表示支持汪精卫复职,同时与汪精卫秘密会谈,商讨武力清党。汪精卫意识到,此时的蒋介石得到了几个方面的支持:第一自然是外国势力,以日本为主,加上英美,这些势力全都是以苏联为敌;第二是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和资产阶级以及帮会势力(当初参加同盟会的那些帮会组织);第三是东南沿海的大资本家和黑社会势力。汪精卫非常担心,如果按照蒋介石的方法公开武力清党,主持者是蒋介石本人,结果势必会进一步让蒋介石集权,同时,汪精卫也对和苏联人决裂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因此,汪精卫提出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来解决共产党问题。这一主张自然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南京开始了清党行动,公开抛弃苏联,大肆搜捕屠杀中国共产党人。
此时的国民政府已经由广州迁往武汉。汪精卫错误地以为,这是一次彻底挫败蒋介石势力的机会,因此在汪精卫主持下的武汉国民政府中央发布命令:“宣布开除蒋介石的国民党党籍,免去本兼各职,着全体将士及革命民众团体,将蒋介石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条例惩治。”蒋介石则针锋相对,于4月17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胡汉民任主席。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武汉、南京两个国民政府对立的局面,史称宁汉分裂。(P1-2)